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正最近刚刚发布的由美国科学基金会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简称"井上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太阳表面情况。井上望远镜提供的首批图像显示了覆盖整个太阳、狂暴"沸腾"的等离子体。图像中的细胞样结构(其中每个都与中国青海省面积相当)是狂暴运动的特征,这些运动把热量从太阳内部转运到太阳表面。  相似文献   

2.
嫦娥二号的初步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阳自远 《自然杂志》2013,35(6):391-395
嫦娥二号承担着试验直接奔月的新轨道,试验验证月面软着陆相关的关键技术的使命。嫦娥二号绘制了全月球7 m 分辨率的影像图和嫦娥三号着陆区虹湾分辨率为1 m 的高清图像,圆满完成各项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二号在日地拉格朗日L2 点监测太阳活动,在距离地球700 万km处与4179 “战神”号小行星最近距离小于1 km的交会探测,拍摄到分辨率10 m的小行星形状、大小与表面结构的高清图像。当前嫦娥二号已经远离地球6 500 万km,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小天体。  相似文献   

3.
虽然撞击点处于太阳的光照面,因而从图像上看,"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呈白色,但实际上"坦普尔1号"是一个深黑色的球体,这与科学家以前的观察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科学通报》2016,(8):795
正太阳光球层的米粒组织是太阳对流层中等离子体对流运动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米粒组织的中心区域是上升的热等离子体,而边缘则是下降的冷等离子体.这导致它们在太阳光球层上呈现颗粒或元胞状,它们表征的是太阳能量从亚光球层到光球层的转换过程.研究太阳黑子周围米粒组织形态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黑子形成过程中这种能量的转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为"帕克太阳探测器"做最后的修正准备,7月它将升空直接穿过太阳大气层——日冕,因而将比以往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更靠近太阳。它将在距离太阳表面590万千米的轨道上,每88天绕太阳一圈,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它的最终任务是要追寻并研究太阳风。太阳风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夏威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和欧洲共同研制和发射升空的 SOHO 型航天飞机,对太阳的表面形状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今年6月1日,该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报告说该研究小组最近一次对太阳外形的观测显示:这个太阳系中主要的星球——也是惟一的恒星——的表面如同海洋表面一样,有山峰也有山谷,在太阳表面覆盖有大约100米高的山峰,每个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有90000千米。有关科学家和专家共同分析指出,这一研究成果的得出,将有助于弄清楚长期困扰着科学界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太阳的两极方向旋转得比赤道方向慢。夏威夷大学天文学院的杰夫里·库恩教授说,这项观测活动与一种叫作罗斯比波现象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近年在天文学界对太阳内部旋转方向的研究倍受关注。太阳的自旋转所产生的大气长波,是用气象学家卡尔·古斯塔夫罗斯比的名字命名的,所以称为罗斯比波。这种现象在地球大气中和海洋上都能观察到。这一研究结果显示,罗斯比波现象在太阳表面产生一种微弱的旋风,而这种旋风反过来又使太阳表面形成这种有峰有谷的地形特征。英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专家威廉·帕奇特说:"这个结果对太阳来说非常有趣,因为它告诉我们,在太阳这个原以为是一团糟的星球上,也有它自己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7.
自然信息     
目前物质表面的原子分辨率图像,一般是通过最近研制成功的扫描隧道式显微镜(STM)来获得的。以STM作为高分辨率探针还有改变表面结构的作用。因此,STM竟成了实现毫微米技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乍看之下这张图片像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但事实上,这是美国宇航局绘制的太阳表面的热变化图。这种可视化技术是美国宇航局用于处理海量数据的一种技术手段,比如这张图片展示的就是在24小时内太阳表面发生的温度升降变化。这张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都代表了很多反映温度变化的信息,可以提供反映驱动太阳高温的外层大气——日冕层的温度和运动情况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11,(6):52-52
太阳过渡区和日冕探测器(TRACE)首次拍摄到分布在太阳表面的壮观太阳黑子群。图像中靠近“地平线”清晰可见的明亮区域是AR9169,是近期太阳周期的太阳黑子群。图中相对寒冷黑暗区域的温度达到数千摄氏度,而在太阳黑子周围最明亮的发光气体流温度超过100万摄氏度。  相似文献   

10.
易家康 《世界科学》1998,(12):42-42
今年4月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成功地将"太阳跃迁区与日冕探测器"(乃。TranS女bnR笔向nandO)llu--nalM)送人太阳观测轨道。这枚新型空间探测器利用紫外光望远镜已拍摄和传回地球首批太阳图像照片,并继续以每20秒拍摄一幅照片对太阳进行全天候观测O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太阳大气比太阳表面还热?最新研究表明,关键在于太阳针状物,即从太阳表面向太阳大气(即日冕)喷发的被称为等离子体的炽热气体。  相似文献   

12.
前沿     
<正>人类首个"触日"探测器绕日第二圈2019年1月28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环绕太阳一圈,1月19日抵达远日点;目前开始第二圈绕日,4月4日将再次抵达近日点。"帕克"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有望成为首个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人类探测器,预计在未来7年内环绕太阳飞行24圈,并在金星引力的帮助下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千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米粒组织是太阳表层对流运动所产生的一种形态特征.由于米粒强度分布不均匀以及边缘比较模糊,使得采用传统的基于强度和梯度阈值的方法来准确地识别它们变得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相位一致性的米粒识别算法.选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的新一代太阳真空望远镜(New Vaccum Sloar Telescope,简称NVST)的高分辨活动区观测资料来展示算法的识别过程,并根据识别结果分析了米粒的形态特征.选取了2个目前已存在的米粒识别算法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那些低对比度的米粒特征.同时为了检验算法对阈值的响应程度,分别选取了3组阈值来检验不同阈值情况下的差异性.结果证明所提算法对阈值响应不敏感.为了进一步检验所提算法获取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对米粒的直径、强度、形状以及分形维数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很好地符合了已有文献的结论,这也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健壮性,能够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一种新的技术观察太阳,瑞士天文学家已经获得了高分辨能力的图像。这些图像揭示了太阳表面的小规模的磁活动区,它和太阳黑子活动(日斑)有关。苏黎世天文学研究所的克里斯托弗·凯勒(Chri-stopher U.Keller)说,关于这些叫做磁通量管的理论早就提出过,但至今无法进行直接详细地观察。在9月24日《自然》杂志上,凯勒宣布了第一次同时观察到了磁通量管的可见光和磁场信号。  相似文献   

15.
太阳温度的逆转之谜? 太阳的内部每天都在发生猛烈的核聚变反应,它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但当其高温传递到太阳表面时,温度降至为6000摄氏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位于太阳上空约2 000公里处的"日冕"温度却又升至100万摄氏度,整个太阳的上空被比其表面温度高100多倍的日冕所包围.虽然日冕的部分热量会影响太阳表面,但其温度就是难以上升.仅为6 000摄氏度的太阳表面温度却能使日冕升温到100万摄氏度,原因何在?天文学家对此甚感迷惑.  相似文献   

16.
封面说明     
正高分辨太阳观测图像对研究太阳物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地基太阳望远镜受地球大气湍流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直接获取到高分辨的太阳观测图像.基于大量的短曝光观测数据,Knox-thompson法和重谱法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高分辨重建算法,但存在重建算法运算量大、耗时长、重建速度慢等一系列难题,严重影响了太阳高分辨观测的开展.昆明理工大学王锋教授快速高分辨太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两个研究小组的天文学家们说,来自太阳的中微子到达地球的数目似乎与太阳表面黑子的数目和穿过太阳的声波的传播速度有关。这种看法给所谓的太阳中微子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并有可能揭示太阳深处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旅行者"拍下泰坦的"朦胧"照片近25年之后,"惠更斯"的近距离和实地图像终于初步揭开了泰坦的真实面目, "卡西尼"发回的首批图像模糊不清.科学家们感到担忧:要是橘红色大气层浓密得一直延伸到泰坦的表面,那么"惠更斯"将无法获取关键的图像数据.幸好,到距离泰坦表面仅3旰米的空中后,图像变得清晰了,科学家们得以首次观察美丽的泰坦表面情景.(本文图片由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提供)相关链接  相似文献   

19.
熊大闰 《科学通报》1989,34(14):1082-1082
太阳是目前仅有足够空间分辨率的恒星。日震学提供一种探测太阳内部结构与运动的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太阳成为检验恒星演化和对流理论最理想的试验场。此外,研究太阳对流区结构对揭示太阳磁场起源和太阳活动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成功的太阳对流区的模型要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1)原始太阳经过大约45亿年的演化后,必须具有其目前的光度和半径;(2)它必须给出与观测一致的太阳振荡频率;(3)  相似文献   

20.
探秘冰原 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羌塘的早晨,太阳从苍凉的东部天边冉冉升起,瞬间驱走了普若岗日冰缘前的寒冷,帐篷里里外外被照得暖烘烘的,不一会儿就蒸干了挂在帐篷表面的露水,我一边欣赏着日出冰缘的罕见美景,一边准备今天考察项目所用的仪器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