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除了面对枪林弹雨外,最难对付的可能就是疲劳与瞌睡,于是,军事科研人员在睡眠上打起了主意,研制出奇异的睡眠武器。  相似文献   

2.
这是个秘密的战场。它的成败得失,公众并不知道。然而,如果你不熟悉它的内容和作用,不会有效地运用它,那么,所有指挥员的卓越才能,所有战斗员的流血牺牲,都将毫无意义。 ——丘吉尔 50年前结束的那场反法西斯战争,大体上分为三个战场:(1)欧洲和大西洋战场;(2)太平洋战场;(3)苏德战场。在各个战场上,密码战始终神秘而尖锐,其中尤以“恩尼格玛”在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上的故事最多。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兵从前不上战场在1992年以前,美军中的女性士兵是不能上前线的,她们只能作为护士或者行政后勤辅助军官在军队中服务。1992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修改了这一规定,使得女兵也可以直接上战场厮杀。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数千名美国女兵出现在前沿战场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时掌握精确的信息已成为战斗决策的关键因素。海湾战争作为数字化战场的“雏形”,充分证明了多国部队获胜的关键因素是夺取战场信息战主动权。因此,对战场信息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重视。目前,美军已建立一支走向21世纪的数字化部队。这支部队于1994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场代号为“沙漠铁锤”的演习。 数字化信息的概念是将以话音、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描述战场态势的信息,变换成“0”、“1”数字编辑经过压缩处理后传输的信息。数字化信息用于战场,将使未来战场数字化。这种战场是广泛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战场,战场上所有的信息传输将实现自动化并在瞬间完成,战场信息将被充分共享,各级作战单位能连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 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一 句名言。这句名言指出了战争中了 解敌我双方实力的重要性,在实际 战场上,区分谁是敌谁是友也属 “知己知彼”的范畴。 日本的一位战史学家曾说过: “战场是人类美与丑、善与恶本性 的赤裸裸的暴露,是错误的积累, 是一个不合理的世界。在战场上, 战局瞬息万变,难以预测。” 战争和体育、竞技有着本质的 区别。战场上交织着混乱与兴奋; 充满着危险和紧张,要在瞬息之间 分出敌友,自古以来就是极其困难 的。 对于被识别的一方来说,他们 希望友军能在远距离迅速准确地认 出自己,但又不希望把自己的身份 暴露给敌人。因此,双方都想方设 法把自己的部队、武器装备等隐蔽  相似文献   

6.
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头盔是一种重要的单兵防护装备。现代战争战伤统计资料表明,破片及直射弹对战场人员头部的伤害是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士兵头部受伤后死亡率高达45%。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美军制造的头盔显示器不仅是士兵的一种防护装  相似文献   

7.
杀气腾腾的战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各种武器好像被施了魔法,:炸弹不爆炸了,坦克原地不动了,价值昂贵的武器好像都成了一堆废铁.你也许会说这简直是白日做梦,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可能要使这些"白日梦"变成现实了.这就是科学家近来发明的战场"魔法师"--炸弹失能武器.  相似文献   

8.
人们很难想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以往战场经验,如果士兵能够在受伤后1h内获得治疗,将大大提高士兵的幸存概率。可是在战场上,救护兵能携带的医疗器材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0.
<正>坦克,作为最强大的地面突击兵器,凭借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三大“看家本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即便在信息化时代,坦克在现代陆战战场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与战争形态变化,为了使坦克更加适应未来战场,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积极探索第四代主战坦克的发展。从近期欧美国家公布的几款第四代坦克来看,其共同特点都是大力提升坦克的信息化水平和战场感知能力,如同让坦克在战场上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通过装备主动防御系统提升坦克生存能力,让敌方看不到也打不到、看到了却打不准。尽管并没有采用传说中的电磁炮、电磁装甲之类过于超前的技术,但也有很多新设计在其中大放异彩,使得各国第四代坦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1915年第一辆坦克出现在法国松姆河畔的一战战场至今,坦克已有83年的历史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进行闪电战。大战中、后期,在北非战场、诺曼底登陆战役、远东战役中有大量坦克参战,而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其中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创下了双方动用1万辆坦克的记录。正因为坦克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军事专家估计,到2030年,无人化兵器将主宰战场,届时的“无人军”将不会再是战争的“配角”,而将一跃成为战场上厮杀搏斗的“主角”。近年来,随着航空、自动控制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其作用日益增强,使用更为广泛,逐步引起各国军界的密切关注。在未来作战中无人机的主要使用方式有以下九种:一、侦察监视空中侦察是贯穿整个作战过程的一项重要作战行动,它能够为指挥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因具有目标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点,故一直是获取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它可以深入敌阵…  相似文献   

13.
任明永 《科学之友》2002,(12):33-33
未来战争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未来战场是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在这种战争、战场的需求牵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推动下,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士兵是战争中最基本的作战单元,因此,从古至今,人类在提升士兵战斗力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随着现代战争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单兵装备正在以前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新的枪械设计理念,令士兵的"第一生命"逐渐"一专多能";而信息技术、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发展进步,则让护具、伪装措施和作战辅助装备的性能得以大大提高……在现代战场上,士兵不仅仅是输出攻击力的单位,也会是战场上的信息节点。曾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未来士兵",也正逐渐走进现实。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残酷性、激烈性,是以往任何战争都无法比拟的.据分析,在战场死亡人员中,有70%是由于战场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伤口感染、呼吸功能障碍、窒息、休克、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原因)造成的"二次死亡".这充分说明,如果战场上的医疗技术先进,抢救方法得当,死亡人数将大大降低.为此,世界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新一代医疗救护药品和器材,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采访九州疏浚工程公司,我翻阅了有关航道疏浚方面的资料,在我两度走访了这一专业疏浚公司,接触到该公司的一些实际统计资料后,港口、航道疏浚等地理学概念成了一种立体的景观。对九州公司全体职工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战士。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是的,他们的战场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武装战场,他们的战场是在长江口,在长江口的通海要道口上。他们处在人的意志与自然力量抗争的第一线,奔腾不息的长江以一泻千里之势挟带着巨量的泥沙下泻、下泻,这些泥沙每天每时每分在淤积、在增生。这种扩展势头对海上航运,进而也对港口城市的生存构成了巨大而现实的威胁。你看,在浩瀚无垠、水天一色的长江口,我们九州的疏浚工人长年坚守在挖泥清道的岗位上,凭任风急浪高,牢牢扎根沉底,不曾退却半步。疏浚工人用长年累月的辛劳、汗水换来了作为港口场市交通咽喉的畅通。如果没有他们,整个城市的经济将直接受到影响,市长办公室的告急电话将铃声  相似文献   

17.
装甲车又叫步兵战车,它的主要作用是配合坦克作战,是坦克的伴侣。它也能独立执行作战任务。作战的时候,步兵可以乘车战斗,也可以用装甲车作掩护,在车下战斗。如果车下有步兵时,车上的人员还可以用车上的武器系统支援车下的步兵作战,成为地面战场上不可缺少的兵器。装甲车的周身有一层厚厚的防护装甲,在战场上可以抵御很多武器的攻击。因此,它总要冲锋陷阵。在现代战争中,步兵战士十分喜爱装甲车,他们给装甲车取了一些十分形象的名字,先让我们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18.
S素有“空中坦克”之称的现代武 装直升机,集灵活作战能力、低空突防能力、全天候昼夜攻击能力、先进的电子对抗能力和强有力的空中打击能力于一身,从而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宠儿”,并在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各国在研制发展和装备使用武装直升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有效方法,武装直升机已成“众矢之的”。 “专业捕手” 同武装直升机较量,首先是发现武装直升机,但目视距离经常受气象条件的限制,给识别带来困难。因此,  相似文献   

19.
"仗是由人来打的",曾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但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条古训看来已不那么全面了.单就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在武器装备上的广泛应用将导致战争形态变化看,在未来战场上,一支由无人操作、集合式智能化形成的新型兵团--无人化兵团,就将打破由人操作的传统作战模式,以未来战场主力军的角色,或单独遂行着各种复杂、艰巨、危险且令人难以想象和完成的作战任务,或与有人兵团一道并肩作战,掀动着未来战争的风云.  相似文献   

20.
避弹衣在战争中的作用可以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战场人员伤亡率,提高作战效果。避弹衣的发展历程比较久远,可以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场上人员伤亡总数的80%是由低速和中速流弹和弹片造成的,战场人员的防护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专家们从士兵的钢盔能防护流弹杀伤和古代铠甲能保护身体得到启发,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研制出第一代避弹衣。这种避弹军服实际上是钢头盔加上一种钢胸甲,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枪弹和碎弹片的杀伤。但由于这种避弹衣重约10千克,极大地影响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