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之一,海南三亚正持续探索"无废城市"的实现路径。减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烧发电;引导垃圾分类,实现从源头上减量;促进公众参与,提高环保意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近年来,垃圾围城、固废难消,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无废城市",则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无废城市",指的是持续  相似文献   

2.
无废城市     
正什么是"无废城市"?据统计,我国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超100亿吨,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如何将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去年初,国务院在全国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筛选出"11+5"个城市和地区作为试点。一年来,试点城市和地区建设情况如何?发达国家在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垃圾分类的历史已经将近20年,但是效果却甚微。那么,为何我国的垃圾分类推进得如此艰难,又有哪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参考呢?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已有18年的历史,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  相似文献   

4.
正"无废城市"被当作一把钥匙,打开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大门。2015年,由杜祥琬院士牵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2017年,"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的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目前,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无废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不同区域国家推动"零废弃"建设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开篇是这样厘清"无废城市"概念的:"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0,(13):12-17
正"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有机构预测,其建设的背后,其实与7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挂钩。一场盛宴已持续了一年,仍在不断地"加菜"。这场盛宴指的是去年1月国务院在全国启动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部门共同推动。深圳、包头、铜陵、威海、重  相似文献   

7.
正有数据显示,目前北京30%的街道、乡镇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今年,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时透露,《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的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拟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是却一直难以推进落实。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着垃圾分类。早在1957年,我国就已经提出垃圾分类。2000年开设八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18年过去了,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时至今日,从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开始才看到曙光。我国垃圾分  相似文献   

9.
习惯成自然     
正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此,无论居民还是单位,都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垃圾,违者将被依法予以处罚。这段时间,上海朋友圈的十二时辰无疑是在轮播垃圾分类。"你(扔的)是什么垃圾",这个"拷问灵魂"的句子,变身为段子满天飞。自嘲带来欢乐的同时,并没减轻垃圾分类带给市民的烦恼。有网友戏言,到了上海都不敢  相似文献   

10.
正徐州是农业大市,打造"无废农业"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的重要一环。正是农忙时节,天蒙蒙亮,家住江苏徐州睢宁县姚集镇高党村的代洪云和往常一样,起来给自己和老伴做早饭。她"啪"一声打开沼气灶,看着"呼呼"烧起来的火苗,突然想到,一旁燃气灶已经"冷落"很久了。自从镇上的沼气工程建好之  相似文献   

11.
正垃圾分类的强制执行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但是却没有获得很好的营收。现如今,或许已经迎来了垃圾分类的"科技时代"。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本文准备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新生意。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与单位共同决策成果的转化和转让。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再度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释放利好。5月18日,科技部等9部委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首次以正式文件明确"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可赋予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3.
垃圾革命     
正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全面推行、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更会在理念上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从不被理解甚至"围攻",到如今得到居民的支持,一位七旬志愿者见证市民对垃圾分类态度的巨大转变。"2019年6月26日,劝导2人,湿垃圾一桶半。今天下雨到现场倒垃圾的人较少,雨停后倒垃圾的人较多;8时35分,街道派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昨天,记者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栖山小区看到,71岁的  相似文献   

15.
正也曾垃圾成堆、污水成河的德国,在摸索了30年之后,成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近30年的垃圾分类不仅让德国成为整洁国度,也让德国跃升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其中很多经验着实值得借鉴。"直到20世纪初,德国城市垃圾都是直接扔在街上或垃圾堆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旅游城市——雅安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进行了垃圾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目前条件下我国同类城市较合理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4-15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集成,使生活垃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管理的社会效益,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日,上海市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专家看来,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怎么扔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仔细倾听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年轻党员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总书记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相似文献   

19.
垃圾分类关乎国家与城市的生态素养与文明程度,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切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垃圾分类术语及现存问题,归纳了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现状,并针对术语不统一、译名混乱、译名错误等问题,从当地政府部门与城市市民群体两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促进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英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为垃圾分类及其他行业领域的术语及其翻译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垃圾分类的概念在中国出现多年却依旧没有顺利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老百姓眼中,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呢?垃圾分类强调了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在不少城市街头,虽然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很多时候形同虚设。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缘何叫好不叫座?一方面,与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或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无垃圾分类常识等因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