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冯基花  张剑锋 《广西科学》2021,28(2):103-112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暴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医疗、经济和社会破坏。在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预防性疫苗是全球新冠肺炎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国内外已有17个(其中我国5个)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为了应对大规模疫苗接种潜在的不良反应挑战,本文对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其潜在的不良反应,提出加强应对新冠疫苗接种不良事件及医疗应急保障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时候,云南大学师生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专家学者结合自身专业研究方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展开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首次在人类中发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病毒粒子由几种蛋白组成的包膜结构,以及内部正链单链RNA组成。  相似文献   

3.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范畴.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中管局")到全国各省市,均结合各地气候特点、人群体质和患者临床表现,相继发布中医药防治方案.近期,全国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中已显示出明确疗效.笔者通过对全国23个省市区对外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系统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其用药规律,探寻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疗效优势和特色作用,以期为疫情的诊治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2月,一种被命名为SARS-CoV-2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于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以不可遏制的势头席卷全球。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全国万千学子不得不将课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旅程。在通信平台、教育体系、学生及家长等社会各层面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战。但是,这次线上教学模式也同样暴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5.
探讨武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模式下武威医学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无外地旅居史发热患者防控效果及实施综合干预策略后疗效。选择武威医学科学院自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31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就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无外地旅居史发热患者58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武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模式知识宣讲。对照组患者予以武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模式知识宣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第五版)宣讲、常规治疗。发热患者防控效果,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并发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等发生率进行分析。武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模式下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无外地旅居史发热患者精准实策、区域内诊疗、严防疾病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综合干预策略治疗对治疗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发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变化,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新冠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模式下武威医学科学院防疫效果明显,综合干预策略对武威医学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无外地旅居史发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缩写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以下简称动监所)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以及实验动物资源保存与共享、生物医药产品与环境安全评价等工作。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后,动监所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科研团队在短时间内便成功构建出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表达菌株,并将该成果面向社会共享,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自暴发以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研究及预测COVID-19的传播对于疾病防控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人口迁移和城市间的距离,采用机器学习(即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对COVID-19肺炎的确诊人数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之前,我们对相关特征与疫情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疫情数据与人口迁移和距离两种因素之间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综合两个模型来看,随着目标城市迁徙指数高的城市和邻近城市个数增加,预测结果的精度会不断提高.在机器学习预测中,随着作为特征的目标城市迁徙指数高的城市个数的增加,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变差,但随机森林模型的性能变好.并且,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一直优于线性回归.综上所述,人口迁徙和距离等相关数据有助于提高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的确诊人数预测精准度,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或者其他传染性疾病确诊人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湖北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为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国家号召全国各省份选派精锐医疗力量火速驰援湖北。本文比较分析了广东与其他省支援湖北医疗物资等情况,分析了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以扎根理论为框架、合众法为研究模式,基于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访谈材料,多角度发掘中医药防控疫情的作用,寻找中医药方法学研究的新模式.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中医药"为组合检索词,选择百度搜索引擎,检索收集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12日期间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访谈资料,筛选导入Nviv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7篇文本访谈材料和4段视频访谈材料,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名病性均围绕寒湿和疫毒,病因强调内因正气不足和外因疫毒偏盛,病位和病机分别凸显肺脾二脏和气机失司,疾病分期主要划分为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每个阶段的病机和证候均不相同.疾病的中医药防控采用个体化辨证论治和群体化防治方案,一些中成药和草药汤剂发挥重要作用,专家、患者、政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医防治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疏导,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疫情中面对质疑,中医药研究者主动发声、理性分析,有效引导民众、稳定人心,用良好的疗效凝聚了战胜疫情的力量.结论: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深刻,早期介入并联合西医进行防控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庚子年的这个春节,注定让人终生难忘。新冠肺炎让每个城市都严阵以待,每个人都无法躲开。当武汉按下"暂停键"的时候,800多公里以外的宁波,不少企业开启了"快进键",他们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逆行者"提供最大支持。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这家高新区企业在钟南山院士肯定新冠肺炎人传人的同一天,成功研制出了可对该病毒做分型检测的新试剂盒:7种冠状病毒分型检测试剂(RUO)(该试剂仅用于科研)。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RNA)对外公布到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19(COVID-19)基本特征、致病机理、传播途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主要治疗药物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防控措施做简要论述,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冠状病毒(CoV)作为人畜共患病毒,轻可致人出现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重可致高传播性和严重肺部感染等,例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年底新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标志着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在全球的再次流行,目前这种新冠状病毒肺炎被WHO命名为COVID-19.而新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GS-5734)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SARS-CoV与MERS-CoV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本文综述冠状病毒的起源与发展、种类、结构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针对瑞德西韦的分子结构特点、抗病毒的特点及其治疗人冠状病毒感染的国内外新进展做一系统总结,以期为抗冠状病毒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倩  王莹 《杭州科技》2020,(1):10-20
正2019年底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每一个人的心,也影响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统筹推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一些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并对进一步稳企业、稳就业作出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普通民众的居家隔离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建立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控制动力学模型,定量评估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给出了有效再生数的极限范围,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特征.以安徽省为例,利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数值拟合,得到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的基本再生数为0.402 1(95%CI:0.397 3~-0.407 0),有效再生数的极限范围为[0,0.048 745].随着隔离措施的有效实施,安徽省的有效再生数迅速下降到0.05以下并趋于0.048 735,疫情及时得到了控制.如果没有采取这些隔离措施,基本再生数为2.103 0(95%CI:2.080 4~2.125 5),疾病将会在人群中持续传播.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加强密切跟踪隔离力度,即增加染病者的隔离速率系数,能够有效降低基本再生数;加强居家隔离力度,即增加易感者的隔离速率系数与减少易感者的隔离解除速率系数,有助于降低有效再生数极限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肺炎图像分类网络大多采用单分支网络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图像不同维度的特征信息。为了优化这种问题,提出一种融入注意力机制的双分支肺炎图像分类网络,利用VGG16网络和加入可分离卷积以及融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的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双分支特征提取,能够关注到肺炎图像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将2种网络分支的特征进行不同维度的融合,最后输入全连接层进行分类判决。结果表明,该网络在正常肺部、病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X-ray图像组成的测试集上取得了95%的平均准确率。经过消融试验证明,该网络加入的可分离卷积模块、注意力模块和特征融合对减少网络参数、提高网络分类的准确率起到明显作用。与其他网络的性能对比也表明该网络在肺炎图像分类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鹿音 《世界知识》2020,(8):68-69
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各级政府和全国军民共克时艰,到三月底,这场倾举国之力的疫情防控"战役"终于初见成效。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疫情期间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成为科技"战疫"的先锋。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疫情席卷全球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已经席卷全球,造成的全球经济冲击完全不亚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是波及全球范围的一起"黑天鹅"事件,这对于我国而言,是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也引发了新的公共卫生危机。如今,在中国积极抗疫的努力下,国内经济社会已经逐渐回到正轨。但是,新冠疫情还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20,(1):54-55
正华为医疗智能体(EI Health)是基于华为云AI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定位为全栈、开放、专业的医疗行业企业级AI研发平台,服务于基因组分析、药物研发、医疗影像等专业领域。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不断扩散的严峻形势,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团队(以下简称EI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有的15个靶标蛋白进行了蛋白结构同源建模和上亿次小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2019 年 12 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迅速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正常运行。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2)在人及动物中的保守性,有必要对常见家畜及实验动物的易感性进行评估。 方法 基于 ACE2 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其在人、实验动物及家畜等动物中进化关系;根据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结构域( 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与 ACE2 的结合位点,比较其在物种间的变化,推测不同物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性。 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与 ACE2 的结合位点在不同物种间较为保守,且 ACE2 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RBD 的结合位点在人、猴和仓鼠的完全一致。 结论 基于位点比较和 SARS-CoV-2 感染动物特性分析,猴和仓鼠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较为易感,可以优先选择它们作为 SARS-CoV-2 感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