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极,被人类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遥远而神秘的冰雪大陆,冰封雪藏着气候变迁的自然密码。几百年来,人类对南极的认识经历了从探险时代向科学考察时代的重大转变。中国极地科考走过了30多个春秋。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从上海起航赴南极洲;1985年,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全部完成,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的南极实际上是指南极地区,即由南大洋和南极洲组成。南极地区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大洋面积3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相当于中国大陆面积的1.45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1774年1月30日,英国船长库克在南纬71°10′发现了南极  相似文献   

3.
正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后,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已于近日选址南极洲罗斯海。罗斯海不仅是人类航海所能到达的地球最南的海域,也是历史上进入南极大陆腹地最便捷的地方。而且,该区域存在着横贯南极山脉、南极最大的罗斯冰架,以及地球上第二大活火山等因素,一直是各国竞相  相似文献   

4.
行走在南极     
南极奇观 地球七大洲中,南极洲是最高大、最冷酷、最纯洁、最美丽、最神秘莫测、最桀骜不驯的. 南极真是高得出奇,有2350 m,犹如一个巨人.南极又是最低的大陆--南极大陆上的本特莱冰下槽谷,在海平面以下2500 m,比北冰洋的平均深度还要深两倍多呢!这是由于在巨大冰盖的重压之下,大陆地壳产生了向下弯曲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南极洲所具有的独特的构造,是开展地震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引起了地震学家的极大兴趣。但又由于其极端的气候条件,使得地震学家开展南极地震观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和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洲。根据对区域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综合分析,东南极地盾、横贯南极山脉以及西南极造山带是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三大特点。中部为横贯南极山脉造山带,是一个经罗斯运动而形成的早古生代造山带。以横贯南极山脉为界,东部为东南极地盾,西部为西南极造山带,具有独特的构造环境,是地球上唯  相似文献   

6.
颜其德 《科学》2006,58(4):21-21
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南极大陆是与现今的南美洲、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大陆连为一体的冈瓦纳古大陆。古大陆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大约在1.8亿年前开始分裂.经过数次分离并逐渐漂移,南极洲大陆形成并移到现今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冰雪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它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比欧洲和大洋洲总面积还大。南极的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它远离地球上其他大陆,即使距离最近的南美洲,遥遥相望也有960千米。另外,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代来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无人居住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8.
沙克尔顿营地离南极只有300哩,除极地荒漠外,很难把南极洲想象成别的什么东西。这个遥远大陆的98%左右被浩瀚无垠的大冰原覆盖,局部地区其平均厚度达3哩。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风最多的地方,最低温度为-89.2℃。但南极洲并非一直是如此寒冷干燥。在1996年初的最后一个作业季节期间,留在沙克尔顿营地的科学家在附近的多米尼思山区发现了苔藓类植物和海贝壳。他们宣称这些发现物是300万年前该地区曾存在温暖环境的证据。这个发现不但使科学界大吃一惊,而且也使科学家困惑不解。这不仅违背了人们对南极的传统认识,而且提出以严寒的南…  相似文献   

9.
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一个半美国的面积。这本是块起伏不平的高原,有平地,也有山谷,但银白色的冰雪却掩盖了一切,南极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冰原c据统计,南极大陆除了不到2%的地方有裸露的山岩之外,其余超过98%的地方全为冰雪所覆盖。从高空俯瞰,可以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由隆起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就像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地球的南极。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南极大陆上的冰层称为冰共JllLo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冰盖,它堪称地球的冰库…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南极洲,大家的脑海中总会想起白茫茫的冰雪、刺骨的寒风以及那些可爱笨拙的企鹅。那里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也是最荒凉孤寂的大陆,人称"冰雪高原"或"白色沙漠"。南极洲有超过98%的地域都被冰川覆盖着,冰层最厚处超过4000米。可是在这厚厚的冰层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究竟该如何探究南极的地质情况呢?  相似文献   

11.
李斌 《科学之友》2005,(4):40-40
目前有关可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m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m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m的文森峰。  相似文献   

12.
南极洲初访     
打开世界地图,在它的最南端是最晚(1820年)被发现的大陆——南极洲,因此称为“最后的大陆”.南极洲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人口、没有国家的大陆.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南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m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m的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m的文森峰。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并不像山峰的峰顶那样挺拔明显。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10,(7):F0004-F0004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从澳大利亚1954年第一个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常年南极科考站——莫森站——后,许多国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6个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10,(3):F0004-F0004
<正>一提到南极大陆,映入人们脑海的是一片白茫茫的酷寒之地。的确,南极洲大部分地区被厚达4000米的冰层覆盖。但是南极洲有约4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却无冰雪覆盖,分布着许多异常干燥的山谷。  相似文献   

16.
南极大陆和格兰棱岛上厚厚的冰层,不仅是地球寒冷历史的见证人。而且在冰层形成过程中,还封存了地球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以及大气元素含量的变化史的原始资料。为了让这些被坚冰封存的档案重见天日,科学家正致力于在那里钻取“冰芯”。想请“冰芯”讲述那过去了的事情……所以,在南极冰盖钻孔获取冰芯,是各国科学家主要科考任务之一。我国第19次科考队,曾经在埃默里冰架成功钻取一支长301.8米的连续完整冰岩芯,获得许多珍贵资料。最近,欧洲科学家在南极洲东部钻取一根长3190米的“冰芯”。这根“冰芯”上的同位…  相似文献   

17.
冰雪的大陆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有1400多万平方千米,比欧洲或大洋洲的面积都大。南极洲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远离地球上任何大陆,即使其西部的南极半岛,离南美洲较近,但仍然相隔960千米。另外,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代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无人居住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与外部隔绝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南极洲终年为西风寒流包围,年平均气温零下20—70℃。1993年,科学家曾测得那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9.2℃。南极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在133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冰的总体积为2367.2万立方公里,是北极的9倍。南极大陆只有2%的土地没有被冰雪覆盖,那里有险峰、悬崖、湖泊和火山,是冰雪世界中的绿洲。南极尽管没有居民在那里定居,却有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在那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大陆——南极。曾被认为是地球上环境未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大陆。然而,南极如同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面对垂手可得又取之不尽的财富,人们表现得如此贪婪和不顾一切。人类南极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要大大滞后于对南极的开发利用。随着人类南极活动的日趋频繁.南极环境生态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威胁。南极至今是否还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清洁的大地?南极对于人类的生存又价值何在?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而对疑问的解答让人更加重了这种担忧。  相似文献   

20.
南极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比欧洲或大洋洲的面积都大。尽管面积不小,但那里的气候却十分严醣,甚至比北极还要寒冷,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25度左右。在漫长的南极夜里,气温一般都在零下50—60℃,有的地方甚至更低。例如1960年原苏联在南极的沃斯托克基地观察的气温是零下88.3℃,是地球观测史上最低的气温。繁茂的种子植物对于地球上的生物而言,南极可以说是过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因此南极的植物也只限于菌类、苔藓、帅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已。但是,现在南极大陆的植物世界正在发生变异。据英国南极考察队福伯特博士的调查,在南极半岛的南纬68度以北正生长着南极绿石竹和南极发草两种种子植物,而且其分布状况,从1964年到1990年的26年间,分别扩大了5倍和25倍。所谓南极半岛是指西南极洲向北朝南美洲南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