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代谢紊乱引起的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成为继癌症后困扰人们的又一大难题,而AMPK作为代谢调控的核心因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热门领域。对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激活能介导炎症反应.对于高脂饲料喂养导致的肥胖小鼠,TLR4激活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虽然已知TLR4参与病理性代谢反应,但它在生理状态下对代谢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我们将TLR4基因敲除(TLR4~-/-)小...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代谢产物琥珀酸可以通过此前未发现的体温调节途径对小鼠的体温、能量消耗以及重量产生影响。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往往会导致肥胖。一般来说,减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减少食物的摄入,降低需要代谢的热量;二是通过运动等途径燃烧更多的热量。而热量也是米色和棕色脂肪需要的"燃料"。和善于储存能量、易在肥胖体内堆积的白色脂肪不同,米色和棕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这些线粒体在能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在医学上称为慢性应激状态。有研究表明,因心理应激所引发的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激作为人类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早上,上海研究生杨某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媒体称,其自杀的原  相似文献   

5.
正T细胞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但一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T细胞也可能是加速衰老的元凶。而通过阻断细胞引起的炎症或增加关键代谢分子的供应,可以减轻小鼠体内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症状,该研究思路可能使老年人受益。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该研究是"把代谢、炎症和衰老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绝佳结果"。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免疫学家凯丽·奎恩表示"他们做的工作非常彻底",足以证明小鼠迅速老化是T细胞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81-81
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中医药具有综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清的弊端限制了此优势发挥,相关中成药市场份额极低。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此前被证明可延缓老鼠衰老并改善代谢健康的天然化合物,对人类也有相关临床影响. 一项针对绝经后糖尿病前期女性的小型临床试验表明,复合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改善了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能力,而这在肥胖、糖尿病前期或二型糖尿病患者中通常是不正常的.NMN还改善了参与肌肉结构和重塑的基因表达.不过,该疗法并未降低血糖或血压,改善血脂,增加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脏脂肪或小鼠炎症循环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提到肥胖时总和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对肥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肥胖有时是对我们健康有益的.比如在心脏病患者中,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比那些偏瘦的患者活得更长.一种观点认为,体内脂肪包含抗炎症因子和多余的能量,能够支持体内对疾病的防御.而研究也发现人类健康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U型,而非线性.也就是说,与过轻的体重或极度肥胖相比,超重或轻度肥胖的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药物同时针对尼古丁(又名烟碱)和冷暴露信号传导通路,可以降低小鼠体重并改善小鼠的代谢健康。化合物冰素和二甲基苯基哌嗪会刺激食欲抑制通路和产热促进通路,从而调节全身能量平衡以促进肥胖小鼠减重。肥胖是代谢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吸烟和冷暴露是人体能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研究发现肥胖与缺乏运动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即为人越胖越不爱运动。而今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病与肾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亚历克赛·克拉维兹团队发现了造成人们肥胖了却难以"迈开腿"的秘密。肥胖会影响大脑变化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个叫做"纹状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多巴胺和运动控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运动症状,就与纹状体多巴胺的缺失有关。在运动控制的过程里,一  相似文献   

11.
正脂肪组织包括储能的白色脂肪和擅长产热的棕色脂肪,对维持机体的物质和能量平衡发挥着极其重要且精准的调控作用。然而,当人们挣扎着走出温饱线,从面带菜色到体态丰腴,不愁吃穿、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肥胖。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当今人们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发生率逐年攀升,导致慢性代谢病的大规模爆发,严重威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果糖甜度高,有水果香味,热值低,在人体内能促进有益细菌如双歧杆菌类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人肠胃功能和代谢,降低血脂,不致龋齿;是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儿童食品的理想甜味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科学》2012,(1):32-32
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7在宿主对病原的免疫反应中很重要,在各种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发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避免持续的炎症反应,白介素17受体及其衔接蛋白Act1共同参与的信号通路必须被有效地控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与合作者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每日电讯报》有过这样的一篇新闻:英国沃克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也会"传染",如果你和肥胖的人一直在一起的话,自己变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主要是因为和肥胖的人比较,大家会认为自己所增加的一点点体重没有问题。研究人员说,女性常拿自己的身高体重指数与同龄女性的身高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男性也同样会这么做。要是自己的朋友比较肥胖的话,他们就觉得没关系。"大部分的关于肥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老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老化过程中,内皮功能失调、基质金属蛋白酶调控失常、炎症分子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增加和端粒长度缩短等因素引起了管腔扩张、内膜中层厚度改变等血管结构和僵硬度增加等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等与年龄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易于发生.因此,抑制年龄相关的分子表达可能是干预血管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哺乳动物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近年来,对于SIRT1在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阐述了SIRT1在血管老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提出SIR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年龄相关血管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近日,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基因RNF43和ZNRF3的缺失或突变会触发一个脂质代谢的调节信号,进而导致肝脏中脂质的积累和炎症.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很瘦,却还是会患脂肪肝.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昼夜节律对维持健康的新陈代谢有直接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生物钟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每天的禁食节奏,而代谢性疾病只是饮食行为紊乱的结果。间歇性禁食已成为过去20年来最受欢迎的健康饮食方式之一。有人认为其可以帮助减肥、增强精力和延长寿命。但是,有科学证据吗?近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学家Mark Mattson在一篇综述文章中推定:禁食有好处。相关文章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杂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在肥胖人群、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人群、嗜酒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以及近年呈现的低龄化、扩大化倾向,使脂肪肝和化学性肝脏损害的防治,成为社会性的自我保健课题。肝脏几乎参与人体的一切代谢过程。目前医院的肝功检查不过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肝脏具有代谢和储藏能量、分泌胆汁促进消化与吸收、合成蛋白质、解毒和排毒等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肝脏的种种特殊性,使其成为我们生活方式健康与否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一位经常来看妇科门诊的病人对医生说,她发现患阴道炎的病人似乎肥胖者较多,于是问医生"阴道炎是否与肥胖有关?"应该说阴道炎的发生与不注意局部卫生有直接的关系,与肥胖似乎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然而,在临床上确有不少阴道炎患者的体形较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解释这种现象之前,得先介绍一下阴道的自净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瘦子开始投身胖子阵营,而能够摆脱"胖纸"称号步入瘦子圈的却鲜有人在。也许是经济发展的副作用,肥胖成为了越来越凸显的社会问题,美国的肥胖人口比例高达三分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健康隐疾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个肥胖的弊端——胖子驾驶员在车祸中更容易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