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某校校医为该校应届高中毕业班考生的考前两周体检时指出: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略有增快,失眠者明显增多……而考前一周的体检,与考前两周相比,上述反应更趋明显,由此可见。考生愈临近考期,其生理反应变化愈大。使得考生们在临考前的"压力"沉重,无时不绷紧全身神经,高考考生的考前"减压",已成为考生及家长、学校、社会等共同关注的问题了。"减压"即  相似文献   

2.
陈宝丁 《科学之友》2007,(13):82-83
多年来,为了高考时能获得好成绩,考生们寒窗苦读,连节假日也难得休息,生理、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考前的一年半载更是高度紧张.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为了高考时能获得好成绩,考生们寒窗苦读,连节假日也难得休息,生理、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考前的一年半载更是高度紧张。  相似文献   

4.
与高考过招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是高三的学生,即将参加高考。我的成绩一向很好,父母对我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近段时间,老师时常提醒我们,高考比拼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体力和心理的较量。在心理方面,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平时,我觉得我的心态还是可以的,但进入考场后,总会表现出紧张不安与焦虑的心理。对此,我非常着急,却不知怎么办,请心理咨询室的老师给予我及时的帮助。卓衡卓衡同学:看了你的来信,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的确,从历年高考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成绩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或考试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利。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顺利结束了,考生和家长们都长舒了一口气。然而,诸如“等待结果焦虑症”、“落榜考生情绪低落症”和“中榜考生兴奋过度症”等“高考后遗症”却不请自来,在不少考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其危害性,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及考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莘莘学子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台阶.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顺利迈入大学的门槛.为了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迎接高考,很多家长选择了"考前进补". 事实证明,多数同学高考都能正常发挥,但也有一些同学,平时成绩不错,却因考前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到了高考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高考失利的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与一些家长过于迷信滋补品有关,本想着给孩子助力,结果却适得其反.高考前夕,因为家长提供的饮食不当而造成考生生病,甚至住院的事例,年年都有.  相似文献   

7.
<正>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至今已经过去40多年了。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那么2017年的高考也注定是一个跨时代的节点,因为那年的高考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考生——"高考机器人"AIMATHS和"高考版阿尔法狗"Aidam。"高考机器人"AI-MATHS是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该项目于2015年启动,以科大讯飞为牵头单位,联合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8.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湖北"绿营"士兵沈鸿烈参加了一次由湖广总督府主持、目的是选拔赴日本留学生的特殊"高考"。他没有想到,这次考试其实是"萝卜高考",考官们事先收了不少红包。他更没想到,没钱没背景的他,能戏剧性地填了"萝卜"的坑,摇身成为高考状元,踏上留学之路。本来,清廷羡慕日本海军的战斗力,下旨明确要求各省在绿营中选拔新式人才赴日留学,考试科目为汉文、日语和数学,但只给两湖地区4个名额。湖广总督府的考官们,为了把有限的"坑"留给那些足够分量的"大萝卜",竟抗旨造假,一方面擅自扩大考生范围,把一帮有关系的秀才、举人请入考场;  相似文献   

9.
夏季高考即将来临,它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心,更牵动着他们的父母的心。如何让考生吃得好,让大脑获得合理的营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这是每一个考生家长都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和大家谈谈有关的饮食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刚过,各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热线接到最多的咨询就是关于高考焦虑的。一时间学校内外关于"高考减压"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都纷纷展开,包括一对一的个体咨询、几人至十几人的团体活动、还有"最潮"的催眠减压等等。无论何种方式和内容,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实际且迫切的需求——缓解高考焦虑、沉着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工作室老师:我是一位高三学生,平时和班上的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因为离高考只有几个月了,在向高考冲剌的关键阶段,大家学习都特别努力。但就在不久前,有一位叫晓刚的男同学向我开了一个"鬼脸"的玩笑,竟使我惶惶不可终日,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到了最低点。  相似文献   

12.
周宓 《科学之友》2003,(3):32-33
2003年高考提前了,本刊应各地考生的要求,特在“成才咨询台”栏目中系列发表有关高考的相关资讯、高考状元经验谈、高考饮食安排等文章,请考生及家长留意。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1999年进行了"3 X"高考改革试验,在总结试验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广东省的高考"综合科目考试"将进入"X",其内容为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的大综合,同时江苏、浙江、吉林、山西四省高考也将采取"3 综合科目"方案,四省的"综合科目"第一年为小综合,即分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考科目改革实行"3 X"方案,"X"的最终形式为综合科目,2001年力争在全国推行。"3 X"是公平地设在每个考生面前的一道坎,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强、思路转换及时者将因  相似文献   

14.
气象与高考     
经过“黑色七月”的严酷考验,度过了炎炎暑假,又来到9月,开学了。在所有的学生中,最感压力的就是新升入高三的那些朋友,因为他们面临着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高考。他们会每天计算距离高考还有多少时日。以往,高考都安排在每年7月的7~9日,但是2001年11月,中国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将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9日进行。6月初夏的阳光将给考生们带来更多人性化的温暖,而“黑色七月”即将成为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准考证被称为"浮票"。现在的准考证都有考生的照片。准考证上贴考生的相片,是为了便于监考老师验明考生身份。然而,在还没有发明摄影技术的古代,监考官又是如何验明考生身份呢?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作为准考证,没有这两样东西不准进入考场。为防止代考,准考证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痣等身体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宫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长沙市一名考生因担心高考失败,在发榜前服毒自杀.谁知成绩公布后,这位考生成绩不错,完全可以被录取.这一考生的死令人惋惜,而其行为更值得青少年朋友深思.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几千年以来"早睡早起"一向被看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少现代人无奈且必须的选择——学生和"上班族"们天还没亮,就得往学校、单位赶;老年人凌晨四五时就睡不着觉,干脆起身锻炼……然而,日本科学家最近公布的最新研究认为,起床较早对心脏不  相似文献   

18.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9.
对所有面临高考“门槛”的莘莘学子来说.顺利地度过高考期是一种挑战。面对高考.每个学生不仅要应对各门学科的沉重负担.更要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不合理的刺激和精神负荷。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给广大高考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由于压力过大。不少考生出现了对考试的错误认知、对自我的不恰当评价,而且情绪波动加大.考前焦虑明显。这种考前心理失调所导致的适应性不良、人际关系失调,使学生自己不能进行轻松高效地复习,不能保证正常发挥。可以说,高考是人一生中一次较大的战役,如果由于考生自身心理因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紧张,是让考生们忌讳的字眼,似乎临场紧张就会发挥失常。这种看法也不全对,因为适度的紧张是竞技者需要的,只有过分紧张才是需要克服的。发人思索的黑猩猩取食试验研究者以饥饿为动机,测试黑猩猩智力发挥的水平。实验时,黑猩猩有三种方式可以取到食物:一种是棍棒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