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但贸易逆差问题远不象美国所说的那么严重.贸易逆差是美国贪图经济利益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谋取经济霸权的手段.在美国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事实,但美国方面显然把逆差的程度夸大了.美中巨额贸易逆差是统计方法和统计范围不同、原产地规则的局限性、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以及忽视服务贸易等原因所致,而实际上,在贸易逆差的背后,美国还是获得了许多利益.  相似文献   

3.
美国:打造智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农业部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国内智慧农业发展迅速,正在为推动美国农业出口创造更大的盈余。近期发布的美国2010年贸易数据证实了美国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杰出才能。虽然从总体上看,美国2010年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进口的激增导致我国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之态。从地区结构来看,我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自与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东盟诸国的贸易,贸易顺差则来自与东亚诸国和欧盟的贸易;从产品结构来看,贸易逆差主要来自粮食作物和畜牧养殖业产品,顺差则主要来自园艺产品和蔬菜产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一向认为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是个推销商品的大亨。但是现在形象不是这样了。美元比价的上升和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使美国的竞争能力遭到了削弱。一、贸易逆差庞大,经济增长减缓。 1984年,美国进口达到创记录的3,410亿美元,比1980年高33%;出口2,180亿美元,虽说也有所增加,但仍低于1980年,贸易逆差达到1,230亿美元的空前记录。据政府今年3月28日报告,2月份入超114亿美元。看来,今年的外贸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到1,500亿美元。进口量的增加夺走了美国200多万人的工作,因而使美国的失业率至今仍停留在7.3%的水平上。二、哪些行业受损害?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保拉·斯特恩说:“承受着贸易逆差主要冲击的制造业,已经深陷在危机之中。”纺织品和服装,1984年进出口逆差增加了一倍,达160亿美元。1981年以来,至少有250家纺织厂关闭。这个行业的职工人数已从  相似文献   

6.
选取美国及其44个FDI来源国(同时也是贸易伙伴国)作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和1992-2011年的数据,检验了FDI流入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流入对美国进口、出口均具有正效应。同时,FDI流入对美国出口的正效应要大于对进口的正效应,即FDI流入不仅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贸易,更有助于减小贸易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美国的进出口还受到与相关国家的GDP乘积、人均GDP乘积、地理距离、美元汇率、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FDI流入一起构成了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影响体系。因此,要充分发挥FDI流入对美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谈到美日贸易,人们一般认为日本向美国倾销商品,对美国是不利的。近年来,一些美国专家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这一现象。下面摘译的文章就提出了美日贸易逆差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新鲜观点,不失为一家之言。为了醒目,我们改动了标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突出表现在巨额贸易逆差上。它是怎么造成的?是由于美元高汇率?财政预算高赤字?这两者都只是短期因素。根本的、长期起作用的还是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大大削弱。这种状况已引起美国朝野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正特朗普政府进入第二年后,中美关系出现险恶之势。美国祭出232调查、301调查,气势汹汹地对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试图以此减少正常经贸关系产生的贸易逆差。然而,凶险之势远不止于此,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最新挑衅才是对中美关系基石的侵蚀。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二战后一贯强调“自由贸易”。但80年代后,美国由于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并认为逆差来自外国对美国贸易“不公平”,因此不再强调“自由贸易”,而强调“自由和公平的贸易”。美国会1988年正式通过了保护主义色彩很浓厚的《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世贸组织的诞生对美国以强凌弱的外贸政策产生了约束。未来美国可能会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又重新强调“自由”而淡化“公平”。我们应把握住住这种趋势,调整对美政策,以便发展中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美贸易的严重失衡令美国人愤愤不平。而汽车问题则是导致美国对日本高额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日益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工业,要求对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总量进行限制的呼声迅速高涨。布什总统新年伊始的日本之行带上了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经济界巨头,充分显示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焦躁不安的心态。攻势凌厉:美国人难以招架造成这次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强烈反感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开始的日本产工具车(乘客、载货两用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不正当销售行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业协会还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告发了丰田、马自达、日产、三菱等4家日本汽车公司;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首脑先后在电视上露面,指责日本汽车侵吞美国市场,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1991年初,全美汽车工会要求日本进一步自动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所占的比例,主张对日本汽车采取强硬立场。同年3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发表重要谈话,在发出“华尔街股市连年大涨的‘财富效应’会加速美国通货膨胀失衡风险”的警告后,美国“新经济”学派对他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格林斯潘在肯定了美国10年来电脑等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投入所带来的新经济贡献之后,警告说:美国就业市场紧俏的现象及庞大贸易逆差,它们所代表的潜在失衡压力,正威胁美国经济的未来繁荣景象。目前低到仅4%左右的失业率水准,迟早会低到某一点从而迫使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从国内角度而较少从国际角度来解释大陆图书版权贸易巨额逆差的成因,因此难以做到在宏观认识上有所突破。本文认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现有国际秩序没有大变的情况下,中国大陆图书版权贸易逆差虽然会逐步缩小,但是逆差的趋势短时间无法逆转。不仅如此,中国大陆与国际体系主要强国美国和英国的版权贸易的赤字状况可能还会延续较长时间,因为这是处于国际秩序低端位置的国家在文化贸易方面的普遍结果。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人们经常谈论的国际贸易失衡现象正在逐步消失。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的贸易赤字正逐年减少。据估计,1991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将减少到300亿美元左右(约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0.3%),英国  相似文献   

15.
1、市场导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力 (1)市场引导科研向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倾斜 以美国为例,美国一向较重视基础研究,但应用技术商业化方面一度落后于日本,致使美国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产生巨大的贸易逆差。而日本人则善于吸收新东西,直接与市场需求挂钩。美国人取得了常温下超导技术的突破(以前要在绝对温度-273℃条件下才能实现),现在常温下可实现,日本人马上把它应用到超导量子器件上去,使集成电路的速度立即提高了100倍。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09,(5):14-14
世界贸易正在崩溃中。由于从世界其他各国外贸进口额受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的影响而暴跌,美国去年年底的贸易逆差急剧下降。美国从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进口额跌幅都为两位数。世界经济最不希望政府做的事就是给贸易进一步沉重打击。不幸的是,美国可能正在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财政次长泰勒均发表过要求人民币放弃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言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有文章根据所谓的麦当劳巨无霸指数(BigMac),声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低估了56%。《华尔街时报》的评论是,即使人民币汇率问题目前还未列为布什的王牌政治幕僚卡尔·罗弗(KarlRove)的首要工作,但不久以后也会的。如果出现美国政府出面与中国政府谈判,要求人民币升值,那后果将十分严重:●由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所以美国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可以…  相似文献   

18.
美元汇价已连续23个月下跌,仍不知伊于胡底。这给西德、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压力。美元贬值也并未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元暴跌引起东京外汇市场一片动乱新年以来,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在寻求中美经济领域合作的同时,为了政治目的和单方经济利益,在最惠国待遇,贸易逆差知识产权问题上屡屡向中国发难造成中美经济领域的摩擦。只有本着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些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并且为中美政治领域的更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韩建交以来,贸易额逐年增加,达成了双方共赢的局面。但近几年来,随着中韩贸易逆差的扩大,出现了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贸易结构不合理等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韩贸易摩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