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指出了传统的波动理论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给出了修正弹性应力波理论的建立推导过程。完成了波动方程从张量状态到柱坐标系下的转换过程,得到了柱坐标系下的波动方程。建立了波动变量在加载面上与载荷及速度的关系,应力波在自由面上发生反射时边界条件对波动变量的影响。通过使用Matlab编程计算了应力波在几何模型为z方向无限长的空心圆柱结构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应力波在遇到边界时的反射情况。计算结果显示了应力波随时间在结构中的传播方式,应力波在加载面上会产生2个波,即体积波和形变波,遇到边界后会反射出2个波。同时体积波和形变波的第一部分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脉冲以相同的波速运动。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岩石材料在磨料射流的冲击下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应力波就是岩石局部受到拉伸和剪切井最终使岩石发生破坏的根本因素,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采用波动理论建立了岩石受应力波作用的力学模型即射流波动的基本方程,在已知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由波动引起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对具体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该计算结果与在河南油田所进行的地面磨料射流割缝的现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两种结果吻合的较好.说明这种理论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用Boussinesq方程计算沿岸流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复杂情况下近岸破波区波浪破碎后的沿岸流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oussinesq波动方程的统一的波、流数值计算模式.在数值实验中,为消除数值计算中侧向边界对沿岸流纵向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数值水泵加缓冲区的边界处理方法,获得了较均匀的沿岸流纵向分布.运用Visser的沿岸流实验实测资料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沿岸流、波高和平均水位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波动条件上下阻力公式用于沿岸流计算时,给出的沿岸流结果虽峰值略偏小,但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4.
弹性应力波的修正理论指出关于体积应变的波动方程与现有理论一致,但发展了一组关于体积应变和偏应变的弱耦合波动方程。针对矩形板受侧向集中载荷冲击下应力波的波动问题,建立了应力波传播的两组控制方程以及加载面和自由面的波动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波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应力波关于主波和次波的传播以及自由面上斜入射波的反射过程。偏应变在传播过程中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与体积应变共同传播组成主波,另一部分传播较慢形成次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冲击载荷下纳钙玻璃板中应力波的传播图像是完全符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破波现象和明渠水跃现象的相似性,推求了破波的能量损失和波高在破波区的衰减规律;应用椭圆余弦波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探讨了破波区内击岸波的各种特性,包括波能、相对波峰高度、辐射应力、波浪破碎前后的增水和减水及它们在整个破波区内的分布规律.按文中方法求得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汽液两相流中的声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导出了汽液两相流系统中的波数K方程。假设在特定的空泡份额下发生流型转化,分别采用不同的表达式计算泡状流及环状流区域相间界面面积及界面摩擦切应力,并提出计算弹状流区域相间界面面积及界面摩擦切应力的经验方法,通过解傅里叶边界层导热主获得界面热负。作者们编制了计算程序,在压力P=0.07~16.0MPa,空泡份额a=0~1.0,角频率w=1~10^8Hz的参数范围内进行了计算。将低压声速a的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薄壁多室箱形断面剪力流计算为基础,分析了液压支架结构件非等高(含等高)多室箱形断面各室在不同高差下剪力流的特点,通过分段积分,解方程组等步骤,给出了断面关键点合成应力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作者开发的断面应力分析电算程序的使用说明及实例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从波动方程出发,求解活塞与杆件纵向撞击时杆中应力波的数理方法;给出了锥形活塞撞击时杆中应力波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带状渐变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弹性波在带状渐变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均匀介质中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利用走时变换,考虑边界条件、辐射条件和非均匀带两端的连续条件对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式进行求解。对3种不同的具有二次变化的带状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得出了解析解,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在非均匀介质区域中的弹性模量不同变化情况下,得到了不同区域长度与接收波波幅之间的变化规律曲线,讨论了弹性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的一般性质,这些均为无损检测或波动反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圆环类微带行波开线的辐射功率与等效秆波磁流衰减常数之间的自治关系,导出了计算衰减常数的迭代方程;为加快迭代速度,将辐射积分中的格林函数展开成柱面波函数,得到快速收敛的级数和,最后给出了方向图的计算曲线,与实验结果对比吻合良好,表明此方法模拟圆环类微带行波天线辐射特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广义协变的对角度规引力波的功率流密度和辐射总功率总表达式,讨论了引力纵波、横波和引力孤立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合适地反映实际海浪的随机性,作者采用随机波折射-绕射模型和波生流模型对近岸海域中的波生流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条件下随机波波生流的流场结构。通过计算发现除地形对随机波波生流有明显影响外,波生流的大小同入射波高及波浪破碎关系密切,其流向特别是离岸流的位置与入射波向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层理岩体地层隧道开挖爆破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层理倾角变化对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影响。研究发现:层理对应力波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加速了爆破应力波在层理岩体中衰减;层理倾角越大应力波的透射率越小,应力波透过层理的衰减度越大;当应力波由硬介质入射到软介质中时透射率小于1,反之透射率则大于1。当层理倾角大于30°时,应力波的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变大;小于30°时,应力波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此外,运用公式求解得到质点振动速度衰减度随层理倾角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积分方程法进行了两维地下结构对爆炸应力波的瞬态响应分析。用两维全空间Green函数建立积分方程,用离散化方法化为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求解,转换过程中对积分的奇性进行了分析,用双波联合计算等方法解决了奇性积分的计算,根据波传播的特性建立了“过渡元素”。最后给出了求解具有任意形状孔洞的无限、半无限空间中P波和SV波传播问题的离散化积分方程。文章还对计算结果和动力光弹性试验作了比较,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一类引力波的能量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一般对角度规引力波广义协变的能量动量表达式,讨论了引力纵波,横波和引力孤立波的能量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利用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出三维条件下的级数解。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级数解将退化为无衬砌时的结果。级数解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衬砌洞室对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的动力集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e vertically dependent expressions of obliquely incident waves 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are derived by use of the second order Stokes wave theory within three regions of the water column,that is,above the mean water level,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and between these two levels.Comput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 is from the water wave particle velocity only,whereas both the water wav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wave pressure contribute to the tensor above the wave trough level;the vertical variations of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are influenced substantially by the velocity component in the direction of wave propagation;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tensor over depth are non-uniform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nsor 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 becomes considerable in the shallow water;from water surface to seabed,the reversed variations occur for the predominant tensor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8.
The vertically dependent expressions of obliquely incident waves 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are derived by use of the second order Stokes wave theory within three regions of the water column, that is, above the mean water level, 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 and between these two levels. Comput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 is from the water wave particle velocity only, whereas both the water wav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wave pressure contribute to the tensor above the wave trough level;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of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are influenced substantially by the velocity component in the direc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wave-induced radiation stress tensor over depth are non-uniform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nsor below the wave trough level becomes considerable in the shallow water; from water surface to seabed, the reversed variations occur for the predominant tensor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文(1)中的方法,讨论了半地转近似下斜压Rossby波的存在和求解问题,分析表明,在描述Rossby波的方程中,除了具有通常意义的Rossby波解外,还存在一支Pseudo—Rossby波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