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佳  周嫒 《科技知识动漫》2010,(10):10-11,1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实施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思考,重点设计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量化秘’,为认定工作中的民主评议环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实施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思考,重点设计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量化表",为认定工作中的民主评议环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罗敏 《科技资讯》2014,12(17):243-244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各项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做到认定工作的公平、客观、可操作性强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入手,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认定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切实将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潘堂忠 《科技资讯》2012,(5):211-212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力度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作为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高校安全文明建设、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认定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工作开展经验,全面阐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国家出台了众多政策以帮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高校帮扶工作的基础,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高校学生帮扶力度的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如困难学生界定难、困难程度认定难等诸多问题,对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有效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作为贫困生比例较高且生源地集中的高校,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可操作性对于建立适应校情的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职院校为视点,在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基础之上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可操作性,探索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关键。高校必须克服认定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加强以诚信、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制定、规范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将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经济困难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8.
李靖云 《科技信息》2012,(32):77-77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当前辅导员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在认真领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的精神下,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定指标权重;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科学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等级认定方法,以期实现对学生经济困难程度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认定,存在指标信息缺乏真实性、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按照科学、规范、可操作等原则,设计包括学生家庭属性、本人健康状况等7项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量化表》.实践证明该表能够比较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从而保障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等级认定,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在考察和评价现有认定制度的基础上,就改进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认定标准与工作细则不明确,具体表现在对于三类困难程度界定上的模糊性,以及对于不同区域家庭经济贫困的解释和量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引入针对不同区域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一般贫困"的概念,提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类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较高。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摒弃诚信,也申请国家资助,影响了资助公平。国家资助政策能否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上,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开展认定工作。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着认定依据不科学、量化体系缺失、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后监督工作缺乏等实践难题,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过程健全、可操作性强的认定量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以来,在新的资助政策下,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然而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国家对大学生的这种支持和关爱才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和社会效益,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问题。各高校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应更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沂红  庞德英  潘颖  郭英 《科技信息》2011,(16):I0100-I0100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据统计,全国各高校的困难生比例在30%左右,解决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实际问题,对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校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入基于学生日常校园消费及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评估体系等优化方式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适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梅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2):200-203,207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何伟琴 《科技信息》2013,(4):111-112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现行认定工作在认定标准、认定机构、认定程序、认定依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高博  郭轶 《科技信息》2011,(11):I0200-I0200,I0208
要实现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就必须首先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贫困生及其等级认定,但是,由于提供贫困证明、评定办法及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使得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陷入困境。本文提出了从生源地综合考察审核贫困生资格、加强贫困认定学生思想教育、实现评定贫困生动态管理、建立贫困认定与勤工助学联系等四个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