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农地流转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地经营管理和农地制度创新等角度,论述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并从土地的概念、属性、特点等方面阐明农地流转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略论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地经营管理和农地制度创新等角度,论述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并从土地的概念、属性、特点等方面阐明农地流转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地市场发育相对滞缓,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此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沿革及其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流转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加强政府引导职能、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提出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地经营权入股是其中特别值得探索的一种流转模式,因此对农地经营权入股的绩效评价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依据,分别从参与入股经营的经营方、投资方、权利所有方以及监管方4个利益相关者维度构建具有动态平衡效应的绩效评价模式,以测度农地经营权入股流转中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实现,为农业领域的绩效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是人类各项福祉的物质基础,二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期生态经济学领域的新热点.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地非农流转的发生过程机制,构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结果表明:(1)人类生态福祉与农地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农地非农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损失巨大;(2)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农地非农流转的生态福祉损失,无法实现土地最佳配置,流转规模偏大;(3)征地生态补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具体补偿可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失地农民及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为对象,考虑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所有权、使用权和产权流转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缺陷,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重新构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所有权方面,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主体,进一步界定所有权主体的层次,以村民小组所有为基础,实现产权关系的化:在使用权方面,区分农地使用权和基地使用权,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使用权;在产权流转方面,建立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包括农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和基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流转使用机制,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秩序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生产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当下农村以地养老的几种模式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农村以地养老制度要按照还原土地资源本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推力的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实行土地连片流转助推农村养老.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土地用途管制,严控农地改建设用地;变革农村集体组织,推动农业主体现代化;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确定农地使用权的抵押;明确土地法律责任,严惩土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深圳闭幕的全国国土资源法制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期间中国国土资源法律加快立法的八大重要领域。这八大重要领域及其重点主要包括: ──继续推进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重点是涉及用途管制的土地分类、土地规划管理等法律制度,涉及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发展权流转等法律制度。 ──推进土地财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重点是土地登记、权限确定、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和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等。 ──继续推进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重点是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上V…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况 从2007年1月起,在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开展了林改试点工作.同年11月,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而启动.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改的要求和指示精神,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豫政[2007]82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开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要求以建市"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为目标,在已经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全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终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历史证明,每一次"土地革命"都会带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土地流转制度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一种尝试,对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前应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化,完善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北坝上地区人口、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 错带中段、生态环境脆弱带中最脆弱地段的河北坝上地区,土地整理工程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和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控制耕地总量,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 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分析了广西容县土地利用情况,包括耕地现状以及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划定前的基本农田的数量情况、质量情况和分布情况,划出划人情况,其中划出的基本农田包括不可调整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坡度大于25°的耕地、不稳定耕地、土规预留范围内农保、零散分布图斑、零星达不到上图面积的村庄。  相似文献   

13.
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 ,将土地利用分为农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其它用地 ,利用本区 1 987年~ 1 999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 ,建立灰色动态预测 GM( 1 ,1 )模型 ,对西固区未来 2 0年的各类土地利用作出预测 ,定量描述它们的变化趋势 .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 ,农业用地有下降趋势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长较快 ,其它用地稳中有减 .然后根据西固区实际 ,结合河谷型城市共有的特征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定规律 ,并提出解决此类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易门县2012年土地变更数据,采用定量模型从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综合利用程度及区位熵三方面分析易门县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土地利用类型少,地域差异明显;(2)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3)农业用地区位指数相对高,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干旱半干旱省份,水资源贫乏,使历史上的粮食单产和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全国末位,靠天吃饭一直困扰和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的经济发展,为此,探索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旱地农业,是世纪之交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而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则成为旱为农业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为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旱农区的脱贫致富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文章简析了甘肃省目前的农业现状和集水农业的发展前景,并就科学合理的实施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选择耕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评价各决策评价单
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有效性的基础上,以固定产出最小化投入为优化原则探寻表
现无效的各DMU的优化空间,分析其劳动力投入是否存在冗余及区域差异,并使用投入指标
集调整方法验证以上对于劳动力投入冗余的分析结论,以此提供农业劳动力的区域差别化调
控对策. 以湖北省为例,评价1987~2012 年期间各县级单元的耕地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
征. 研究结果表明,80% 的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投入冗余,其中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丘
陵地区的冗余率最高;2007 年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江汉平原和鄂东北大别山区
的劳动力投入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变大,劳动力投入冗余状况有所缓解. 因此,有必要
采取或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或稳固农业劳动力的对策来应对提升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不同需
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平谷区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0年5月1∶1万遥感影像图,对北京市平谷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野外调查,综合分析山区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可行性,认为发展高效观光型经济林和经济型生态防护林是两种较好的山区土地利用模式.并对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过程中采用植物嫁接技术使低山区天然次生酸枣灌丛转化为经济型生态林;在山前修筑集雨工程以涝补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证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山地土地利用结构,采用生物防治法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获取信息手段,以及准确观测地面的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经过对其在农业应用进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农作物识别分类与面积估算;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估产;农作物叶面指数、叶绿素含量监测与养分诊断;农业灾害监测;农用地提取与动态监测5大方面的研究为遥感技术在农业工作中的应用重点。文中就5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提炼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遥感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对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更为广阔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物质、空间、时间"三位一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纲,按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时间序列进行探讨.在总结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中城市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主要的生产要素从土地→资本→知识逐步转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将实现由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的演变.进而在时空的架框下系统分析,推证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将出现由紧凑型向松散型转化,各种经济实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多样化、多中心布局的演变趋势.最后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诸多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