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射线保护电路是基于环保角度提出的,当显像管阳极高压过高、屏幕亮度过大时,显像管就会产生X射线,伤害人体。所以,大屏幕彩电几乎都设有X射线保护电路,以防止X射线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塑料管道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塑料制压力管道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塑料制压力管道应用性能评估技术也受到了社会各层面的重视。无损检测技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检验技术,其可在保证塑料制压力管道外部完好的情况下对其作用性能进行全面检测。本文以常见塑料制压力管道破坏方式为入手点,对超声检测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电荷态离子129Xeq (q=28,29,30)入射金属Au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方法应用高电荷态离子束流激发。结果在束流强度小于139 nA条件下,单离子的X射线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势能(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与传统的X射线产生方法不同,高电荷态离子可以激发重原子的内壳层特征X射线谱,其产额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毒品塑料包装物的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检验、红外光谱法、广角X射线衍射检验和热分析技术.利用塑料包装物的检验结果推断毒品来源地和流向地是整个毒源推断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塑料包装物样品数据库有助于完善毒品信息链,为毒品犯罪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量子理论为基础,从金属的能带结构和高能电子对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相互作用出发,阐述了X射线连续谱的产生机理及X射线的量子极限条件,使X射线的特征谱和连续谱的产生机理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X射线背散射原理和成像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利用医用X射线放射成像设备进行背散射信号的获取、存储及图像处理的说明,分析了医用X射线背散射成像的可行性和主要的技术方向.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描述了物质原子序数对X射线背散射成像的影响、试验环境的影响和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实验表明,医用X射线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射线源能够提供有效的信号,可以进行人体的X射线背散射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量子理论为基础,从金属的能带结构和高能电子对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相互作用出发,阐述了X射线连续谱的产生机理及X射线的量子极限条件,使X射线的特征谱和连续谱的产生机理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对X射线探伤作业越来越依赖,使用的频率也逐渐在增加,人们对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经通过分析研究得知X射线在探伤室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主射、散射及漏射等途径对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它的辐射效应。所以,本文主要是把X射线探伤室自身的辐射防护能力和对探伤工作的人员以及对周围的公众人员的辐射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作为阐述重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幂律函数关系F_(γ-ray)∝F_(X-ray)~(c/s)研究了HBL天体Mrk 421的X射线和γ射线辐射流量间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对HBL天体而言,X射线和γ射线的辐射机制可以用均匀自康普顿(SSC)模型来解释,即X射线源于同步辐射,同步辐射过程中产生的软光子和高能电子之间发生逆康普顿散射,产生了γ射线;(2)X射线能段范围会影响到幂律关系式中指数c/s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致輻射     
一、引言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认为X射线与一般可见光不同,它不遵守一般的光学定理。其实我们后来发现,它完全遵守一般的光学定理,所以在以前没有发现主要的原因,由于X射线的波长太短,对它的测定是不能用一般的光学方法,因此,在伦琴的当时,不知道这射线的本质究竞是什么,所以把它叫做X射线。现在我们了解到,X射线的产生,是由于高速运动的电子(或其他带电的基本粒  相似文献   

12.
选取Swift卫星从2005年5月—2015年4月间观测的具有显著X射线耀发的已知红移的γ射线暴,共200个X射线耀发,分析γ暴本身的各向同性能Eγ,iso和晚期每个X射线耀发0.3~10 ke V波段的各向同性能E_(X,iso),比较它们的演化。研究发现:Eγ,iso和E_(X,iso)的分布没有显著区别,并且都满足高斯分布,但是Eγ,iso比E_(X,iso)高两个数量级。对γ暴本身和X射线耀发平均流量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γ暴本身的流量也比X射线耀发高两个数量级。说明X射线耀发可能是中心引擎在晚期的活动产生的,但是中心引擎的活动在后期不断衰减,引起总的能量在降低。  相似文献   

13.
0.4-3.0Mev质子激发Al和Si薄靶的k-x射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研究了能量在0.4—3.0Mev 范围的质子轰击 Al 和 Si 薄靶产生的 k 壳层 X 射线,得到了 k 壳层 X 射线产生截面以及相应的电离截面,并与 PWBA 及 ECPSSR 的预言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氢气放电实验中有无磁场情况下(去掉电子的韧致辐射)X射线谱的比较,指出氢气辉光放电会产生非伦琴X射线发射,X射线能量范围与"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模型预言的p-e-p~12.5keV、p-e-A+~25keV X射线发射不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H~(1+)和He~(2+)的离子束入射Au靶表面,测量了激发靶原子的M壳层特征X射线辐射.实验结果显示: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M_α和M_ζ产额以及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实验获得X射线产生截面数值与利用BEA近似、PWBA模型以及ECPSSR理论估算的结果相比较大,实验截面随动能增加的趋势同PWBA模型估算的趋势较为接近.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当入射离子接近高Z靶原子时,由于高Z靶原子的M壳层电子束缚能相对较小,使靶原子产生双重离化和多重离化,荧光产额显著增强,使X射线产生截面增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一维粒子模拟对经由相对论电子束汤姆逊散射来产生阿秒X射线的两种方案进行了研究。第一种是激光驱动薄膜靶产生相对论电子束以及经过汤姆逊散射产生阿秒X射线,运用倍频探测光的方案可得到更短波长X射线。第二种方案添加了反射厚靶,通过厚靶对驱动激光的反射来减小电子束的横向动量但让其通过,而探测脉冲经过电子束汤姆逊散射后的多普勒频移因子提高,得到的X射线波长也明显减小,光子能量达到1KeV,反射光频谱也明显优与第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实验研究中,对X射线的产生和演化过程的诊断和对物理实验参量调控以及模拟程序的校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激光聚变产生的X射线在时间、空间和能谱方面的特点,结合当前物理实验对诊断技术的特殊要求,分别研发了以时间分辨、空间分辨和谱分辨为优势的X射线成像诊断设备.随着我国ICF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X射线成像诊断设备的诊断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某些自主提出的新概念诊断设备的技术性能甚至优于国外同类型诊断设备.  相似文献   

19.
一、导言核物探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方法,是在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它的物理基础是:当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X射线去轰击研究介质,使原子的电子壳层内层电子逐出而形成电子空位,产生激发状态,当邻近壳层上的电子补充这个空位时,同时放出特征X射线(即荧  相似文献   

20.
X射线已被发现100多年了,它被广泛应用于对物体内进行透视,研究物体内部结构。最近,超强光子源的运用使这项古老的技术又得到了极大飞跃,因为超强光子源可以产生世界上最强的X射线束。去年春天,由美国伊利诺斯北部的阿尔贡国家实验室耗资8.12亿美元研制的可产生超强X射线的机器已开始运转,有关这项技术的各种实验也在同时进行。 超强光子源使原子粒子在一个长1110米的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