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矿物三氧化凝聚体(MTA)在治疗年轻恒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需要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患者49人,共58颗患牙的临床资料,依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氢氧化钙组29颗与MTA组29颗。结果氢氧化钙组与MTA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根尖孔形成情况及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治疗周期短,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钙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 5 3牙用氢氧化钙糊剂封入根管内 ;对照组 37牙封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半年后实验组根尖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比塔派克斯在根尖诱导术中的诱导效果 .方法 选择根尖尚未形成的年轻恒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共 112个患牙 (患者 97例 )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6 4个牙用比塔派克斯糊剂诱导根尖成形 ,对照组 4 8个牙用氢氧化钙糊剂诱导根尖成形 .结果 实验组根尖诱导效果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比塔派克斯糊剂比氢氧化钙糊剂具有更好的根尖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尖周注入后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8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在根充前从根管内注入Vitapex根充糊剂到根尖周,再进行根充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156颗,失败2颗,治愈率98.2%.结论:Vitapex根充糊剂注入根尖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如何使无髓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方法:选择90人120个无髓年轻恒牙用注射用根管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结果:120个牙均观察6个月至3年,成功114例,失败6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注射用根管vitapex糊剂,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根尖诱导材料.  相似文献   

6.
1993年Lee等在口腔科文献上首次报道了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可以作为牙髓病治疗的一种新材料应用。因其组织相容性良好、牙齿根尖封闭性持久、可以诱导牙齿根尖组织再生等而备受关注。MTA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及铝酸四钙等,MTA粉剂和蒸馏水调和使用,按一定比例调和初期呈凝胶状,呈现碱性,p H值为10.2,固化时间约为4 h,完全固化后p H值达到12.5,固化不受唾液等潮湿情况影响,X线下呈现阻射影,易于临床诊疗判断。MTA通过美国FDA认证,可作为一种新型牙髓治疗材料,用于根尖诱导形成术、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倒充填治疗、髓腔根管穿孔病例的修补等多个牙体牙髓科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RF膜、氢氧化钙和MTA在年轻恒牙保持牙髓活力、促进牙根继续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患牙病因为龋源性、外伤性或机械性意外露髓.根据所用盖髓剂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PRF膜组、氢氧化钙组、MTA组,并进行牙髓切断术治疗.结果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其中,PRF膜组术后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氢氧化钙组和MTA组(P0.05).结论 PRF膜作为盖髓剂更适合于牙髓切断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9例采用碱性生长因子(bFGF)的胶原蛋白膜盖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更有效的盖髓材料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含有bFGF胶原蛋白膜对36颗因龋病和43颗因牙外伤而穿髓的患牙进行盖髓,分析其术后效果,同时与应用氢氧化钙对17颗因龋病和33颗因牙外伤而穿髓的患牙进行盖髓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应用含bFGF胶原蛋白膜治疗外伤穿髓的盖髓效果优于氢氧化钙(P<0.05),应用含bFGF胶原蛋白膜治疗外伤穿髓的效果优于龋病治疗意外穿髓的效果(P<0.05),但含bFGF胶原蛋白膜与氢氧化钙比较,对龋病治疗意外穿髓的盖髓效果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含碱性生长因子的生物膜可以作为盖髓材料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磨牙一次性根管充填的短期疗效。方法将153例患有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8例,采用Vitapex糊剂组进行一次性根充;对照组75例,采用Cortisomol根充糊剂+牙胶尖进行根充。结果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第1、3、7天的疼痛反应与半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短期内疗效明显。结论 Vitapex糊剂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空管糊剂(甲硝唑氯霉素糊剂)加牙胶尖根管充填治疗牙周牙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共133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空管糊剂根充组,另一组为常规根育组,并对两组病例治疗后2年的临床反应和治疗前后X光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空管糊剂根育组的疗效与常规根充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牙位、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以及不同的根充程度对空管糊剂根管充填疗效的影响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空管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根管充填,空管糊剂能有效控制和消除根尖以及牙周的感染,有效地保留患牙。  相似文献   

11.
杨体林 《大理科技》2002,(1):47-47,58
目的:探讨碘酚与碘仿糊剂治疗有窦道型慢性根尖脓肿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对门诊就诊的160例,204颗有窦道型的慢性根尖脓肿患牙,在根管治疗的同时,采用窦道碘酚烧灼与根管碘仿糊剂封药联合治疗,结果:成功172牙(84.3%),进步21牙(10.3%),失败11牙(5.4%),总有效率为94.6%。结论:碘酚与碘仿糊剂治疗有窦道型慢性根尖脓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年轻恒牙发生严重的牙髓病变或根尖周炎后,在消除感染,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利用各类药物诱导根尖周硬组织形成,促使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孔形成或闭合的治疗方法。从上世纪60年代,Kaiser提出根尖诱导成形术至今,学者们进行大量研究并仍在探索中,旨在不断完善根尖诱导成形技术,应用最适合的材料,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病患复诊次数,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慢性很尖周炎的根管治疗程序复杂,疗效长,治疗方法单一,少数病例还产生并发症,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笔者自1990年以来对67例共85颗单根牙进行一次性根充、根切及桩冠修复,临床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关键词:根尖病、很充、根切、桩冠临床资料适应症:慢性根尖脓肿,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囊肿、牙冠缺损过多牙周组织健康而愿意保留患牙的患者。操作步骤:治疗前摄X线片,了解根管形态,脓肿范围,常规开髓、根扩、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棉抢吸干PC棉捻消毒根管2分钟,拭干,将根管糊剂充入根管内后,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评价消炎止痛糊剂治疗口腔急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用?肖炎止痛糊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应用消炎止痛糊剂较常规根尖炎治疗方法的止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一麟 《海峡科学》2007,(12):69-69
目的探索蛋白溶解酶在活髓切断术中作为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选择70例年轻恒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蛋白溶解酶复合制剂和氢氧化钙糊剂作为盖髓剂行活髓切断术,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蛋白溶解酶复合制剂组37例,成功率达89.2%;氢氧化钙糊剂组33例,成功率达9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把蛋白溶解酶抗炎的作用机理应用于直接盖髓术,再进行活髓切断术临床应用研究,取得较满意疗效.进一步证明了蛋白溶解酶复合制剂是一种较有效的盖髓剂,更加拓宽了盖髓剂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在急性深龋盖髓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用于急性深龋患牙盖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2岁152例患者的175个急性深龋息牙,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黄芩苷盖髓,对照组以氢氧化钙盖髓.6个月、1年后分别复查并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盖髓术后的临床症状、牙髓活力、X线摄片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查,两组盖髓作用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盖髓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芩苷用于直接盖髓的作用优于氢氧化钙(P<0.05).结论:黄芩苷可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临床急性深龋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麻下直接拔髓和失活术对老年患者磨牙急性牙髓炎的疼痛控制效果.方法:将204颗老年患者急性牙髓炎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开髓后封多聚甲醛失活剂(Antipulp),对照组局麻下直接拔髓后封氢氧化钙糊剂.比较首诊后疗效、疼痛缓解率,首诊术后疼痛等级,根管治疗间急症发生率,复诊时根管探诊疼痛等级.结果:两组首诊后疗效、疼痛缓解率、首诊后疼痛等级及根管治疗间急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诊时根管探诊疼痛等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对于老年患者急性牙髓炎磨牙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多聚甲醛失活剂复诊时疼痛较小,更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后发生约诊间痛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89例患者207颗患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观察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44颗患牙发生约诊间痛(21.3%);年龄大的患者发生约诊间痛的比例高于年轻患者;死髓牙多于活髓牙;后牙多于前牙;有瘘管者多于无瘘管者.结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与患者年龄、牙髓活力、牙位、根尖破坏情况、术者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根管预备时应注意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itapex在畸形中央尖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3例因畸形中央尖感染的根管,X线显示根尖未发育完成,去除根管内坏死感染物质,使用Vitapex进行根管充填,术后随访1-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中31例在一定时间内根尖封闭好,可进行常规根管充填,2例效果不佳。结论:Vitapex在畸形中央尖感染根管中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 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已有资料报告,混合厌氧菌的感染最易引起尖周炎,尤其以专性厌氧菌致病力最强.因此,应用药物消灭根管细菌和使根尖组织的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根尖不产生病变,或使根尖病变尽快消失等成为根管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目前,对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根管充填,但由于其操作复杂.且充填材料不易消毒及妥善保存等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些不便,我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针对根尖周病的致病菌群,配制了灭滴灵一四环素糊剂(M—T糊剂)作为空管药物治疗根尖周病105例,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