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植物种质资源缓慢生长法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缓慢生长保存法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保存中。本中综述了植物种质缓慢生长法保存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等,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植物记录是植物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工作。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植物记录中改变了植物记录的传统模式,具有快速、准确、查找修改容易、保存时间长等优点。简单介绍了如何在植物记录中利用条形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型绿色药用植物浸制标本保存液的发现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2):219-222
配制了由乙醇、苯甲酸、甘油、氯化钠混合组成的新型植物标本保存液,植物标本经水煮法固绿处理后在该保存液中保存8年以上,大多标本色泽自然、无腐烂变质、形态逼真、立体感良好,比甲醛和亚硫酸溶液保存效果好.将四种主要成分按不同配伍制成保存液,考察各成分的作用,发现乙醇和苯甲酸具有防腐的作用,甘油能保护标本色泽;本研究保存液配制方便,无色、无味,环保,价格低廉,利于工业化生产,为开发绿色植物标本保存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植物记录是植物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工作。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植物记录中改变了植物记录的传统模式,具有快速、准确、查找修改容易、保存时间长等优点。简单介绍了如何在植物记录中利用条形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系统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以及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脱毒和快速繁殖、有用产物(交生代谢产物)生产、种质资源保存和交换及其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研究上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离体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生物技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利用组培技术对不同植物组织器官进行限制生长与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玻璃化法、包埋脱水法、干燥法、预冻法、两步法)等离体保存技术.同时,列述了对保存种质存活率的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汇总贵州省兰科植物数据,建立了贵州省兰科植物资源名录。收集的兰科植物标本分为53属156种,属数、种数分别占贵州野生兰科植物种数的69.7%、58.2%。分析贵州省兰科植物资源利用状况,应加强兰科植物多学科研究和加大兰科植物标本收集和保存力度。  相似文献   

8.
白刺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白刺属植物具有高度的耐盐碱、抗干旱和固沙改土性能,对开发利用重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分布、分类、生物生态学特性、森林培育技术几方面综述了白刺属植物的研究结果,展望了白刺属植物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研究结果对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及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临朐县山旺盆地是中国重要的中新世化石点之一,富含多门类古生物化石,其中保存的古植物化石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山旺组硅藻页岩中新发现的两种植物化石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植物叶形态特征和植物角质层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鉴定植物叶化石为中华栎(Quercus sinomiocenica);通过球果化石与现生植物球果的比较,初步鉴定其为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山旺植物群和古气候提供了新材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技》2011,(8):192
刘世增.博士,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风沙一线从事荒漠化防治和荒漠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年来致力于沙区生态经济型植物和濒危植物的引种驯化、选育栽培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迁地保存了20个沙区濒危植物种。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舟山新木姜子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舟山新木姜子种质资源、生境调查情况、繁殖与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现状等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根据舟山新木姜子的特性及其利用价值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从而达到其种质保存的目的.其中有性繁殖的技术关键在于种子的湿砂贮藏和苗期采取庇荫措施;无性繁殖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是在自动间歇喷雾条件下,插穗用50 mg/L 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12 h或100 mg/L 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8 h处理,扦插成苗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我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原理、方法和现状,内容涵盖种群大小的保护、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种质纯洁性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九岭幕阜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九岭幕阜山珍稀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区系结构及其保护现状。经多年调查研究已知本区分布有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它们具有物种多样性、分布局限性、生态脆弱性、区系复杂性、成分特有性及起源古老性等特点。并在分析珍稀物种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虎纹蛙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虎纹蛙的资源现状、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人工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种质资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的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建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建筑耗能又给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界必须大力开展节能科学研究,发展建筑节能产业,实施建筑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李婧  周艳  辛培尧 《广西科学》2023,30(5):855-860
本文从栽培技术、育种方法两方面总结了中国杜鹃花(Rhododendron)的保育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杜鹃花保育工作方法单一、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小、目标选育不够深入等不足,提出重点研究复合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杜鹃花保育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种、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选育等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杜鹃花的保育和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荔枝种质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荔枝种质形成与表现呈多样性.野生荔枝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有较广泛分布,其果实性壮与目前栽培荔枝果实性状接近;野生荔枝自然繁殖种质库、栽培荔枝人工实生繁殖种质库和栽培荔枝人工无性繁殖种质库是栽培荔枝品系选育的主要种质来源.荔枝种质还具有适应湿度、温度等生态适应型,其果实发育也呈现单性结实、焦核结实和正常结实等多种发育类型.荔枝种质的可持续发展需从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人工荔枝实生保育区、利用生物技术诱变改造以及利用极端环境驯化筛选等方面来促进.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因过度采挖导致产量逐年递减的现状,从超低温保存原理、超低温保存基本程序、超低温保存后材料细胞相对存活率测定及其遗传稳定性检测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花鲈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日、韩三国学者对花鲈分类、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作了研究,日本学者提出中日花鲈为两种,有待分子水平上的进一步研究确认。花鲈种质问题亟待解决,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予以解决。该问题的解决可为花鲈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