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组织、性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只有选择最佳的抗磨铸铁化学成分,才能保证其获得良好的抗磨性能。文章在综述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冲天炉熔炼的磨球用低合金抗磨铸铁的化学成分范围,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出磨球用低合金抗磨铸铁的最佳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探求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低合金工具钢来代替目前应用较广的OXG钢的可能性、新钢种的化学成分是以10钢的成分为基础加入锰(1.1~1.6%)、钒(0.20~0.30%)、钼(0.2~0.3%)、钨(0.4~0.5%)及铬(0.4~0.5%)共分为锰钒、锰钼、锰铬钨与锰四种类型、对这些钢种进行了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脱炭敏感性,淬透性,冲击韧性,热处理后硬度及金相观察等研究,并与9XC钢和95XTC钢作了比较,初步研究的结果指出新钢种有较好的性能,在各项主要性能方面均能等于或超过9XC钢。  相似文献   

3.
利用室内模拟海水加速腐蚀试验及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Cu-Cr-Ni-P系低合金高强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b钢与不含Nb钢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但Nb微合金化后钢中珠光体组织减少且晶粒细化明显,其在模拟海水介质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与不含Nb钢相比,降低了约12%,阳极腐蚀电流密度也有所降低。由此可见,在Cu-Cr-Ni-P系低合金高强钢中加入Nb元素有助于提高其耐海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组织的转变及粗化,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中的主要问题。为了研究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能,采用70 kJ/cm的大线能量埋弧焊对E级和FH32与FH40船板钢分别在热影响区、熔合线附近的冲击韧性及组织转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级船板钢在熔合线及1,2,5 mm位置,均能够满足焊接的要求;焊接后的热影响区,铁素体晶粒较细,韧性良好。FH32和FH40钢的热影响区冲击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组织的转变及粗化,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中的主要问题.为了研究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能,采用70 kJ/cm的大线能量埋弧焊对E级和FH32与FH40船板钢分别在热影响区、熔合线附近的冲击韧性及组织转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级船板钢在熔合线及1,2,5 mm位置,均能够满足焊接的要求;焊接后的热影响区,铁素体晶粒较细,韧性良好.FH32和FH40钢的热影响区冲击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许哲 《科技信息》2011,(24):I0116-I0117
本文由传统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引入素体马氏体双相钢,介绍了低合金高强钢中的铁素体加马氏休双相钢的组织特点,双相钢的显徽组织主要为细晶粒铁素体和10~30%的马氏体,还可能存在少量贝氏体。对双相钢的基本生产工艺的介绍包括:传统热轧双相钢工艺以及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其中特别介绍了终轧温度对热轧双相钢组织细化的影响;传统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其中特别介绍了汽车工业中双相钢的冷轧工艺;热处理工艺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就双相钢在我国和国外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双相钢以其连续屈服,高的初始加工硬化速率,低的屈强比,以及强度和韧性的优良配合,良好的成型性等特点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理想的汽车用钢板。最后对双相钢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3Cr低合金管线钢及焊接接头的CO_2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和电化学技术对3Cr低合金管线钢及焊接接头的CO2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Cr低合金管线钢在高温、高压CO2腐蚀环境中表面生成致密的富Cr腐蚀产物膜,这是其抗CO2腐蚀性能优于X65钢的主要原因.3Cr低合金管线钢焊接接头中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的腐蚀产物膜特征相似,结构致密,均存在Cr元素的富集.与X65钢相比,3Cr低合金管线钢的自腐蚀电位较正,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在CO2腐蚀介质中,3Cr低合金管线钢焊接接头的母材区域作为阳极首先发生腐蚀,焊缝和热影响区作为阴极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的磷酸锰锌盐磷化液。根据抗磨、抗蚀性能,选择出了最佳配方和最佳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9.
高强高韧低合金锰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合金化思路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合金高强度高韧性锰钢.研究了该钢的静态CCT曲线、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以及热处理工艺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中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高,具有高淬透性及高回火稳定性,经890~930℃淬火及200~230℃回火后获得回火板条马氏体组织,使该钢具有高的强韧性(抗拉强度Rm≥1500MPa,冲击韧性Akv≥85J)匹配;钢中适当提高锰含量,符合我国资源情况,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0.
探求不含铬及含少量铬的滚珠轴承钢.广泛研究了锰钼、锰铬、锰矽及锰钨等四系二十八炉合金钢的各种性能,并采用多向压缩试验方法测定其抗塑性变形的性能指标.所有性能均与现用滾珠轴承钢作比较.找到七种钢种可以作为滚珠轴承钢,以代替现用含铬量1.5%的滚珠轴承钢.特别确定了含有我国丰产和价格低廉锰、矽合金元素的锰矽系钢有可能作为滚珠轴承钢.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新型Ti-Cr-B系列HB450高韧性低合金超高强耐磨钢.研究了该类钢的基本特征、显微组织、析出物形态以及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在冷速大于20℃/s时即可获得大量的马氏体组织;试验钢在控制轧制后以950℃淬火,250~300℃回火时可获得细小均匀的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其布氏硬度达到450左右,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满足HB450低合金耐磨钢性能要求;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250℃回火时,大量ε-FexC在马氏体板条内析出,该类碳化物对试验钢的强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结构的安全度,研制生产焊缝金属具有相应强度并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足够的塑韧性的焊材,与低合金高强度钢相匹配显得十分迫切.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埋弧焊丝盘条的成分进行科学设计,控制盘条中杂质元素含量,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得到埋弧焊丝盘条,再其表面质量、金相组织、盘条及其焊接接头性能等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盘条综合性能优良,在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中得到批量运用,为我国高性能焊接结构提供了一种优质焊接材料.  相似文献   

13.
化学成分与热轧工艺对15MnV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化学成分与热轧工艺对15MnV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成分与热轧工艺控制适当,将该钢的锰含量降至1.2%是可能的。得出了15MnV钢降锰生仍满足规定的力学性能要求的相应合适成分与热轧工艺。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LG700QT,采用低碳低合金化学成分设计,运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轧后进行调质热处理,使LG700QT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庆华 《科技信息》2011,(35):I0108-I0108,I0141
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中,当温度冷却到100℃以下后容易出现一种裂纹,称为冷裂纹.它是最为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裂纹。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冷裂纹可能出现在焊缝中,但更多的会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中。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韧性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应用广泛的0.2C-0.5Si-1.5Mn系低合金高强度钢为研究对象,采用Q345H型钢板为原料,在真空感应炉熔化后添加稀土元素(Ce),制备了4种不同Ce含量的低合金钢试样。通过实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研究了Ce含量对0.2C-0.5Si-1.5Mn系低合金高强度钢液的净化度和夹杂物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液中Ce的质量分数在0.001%~0.045%时,钢的洁净度显著提高;当Ce的质量分数为0.012%时,可把钢中O、S脱除到0.000 9%、0.001 0%;同时,Ce使夹杂物球化、细化,可将15μm带棱角的Al2O3-SiO2夹杂物和原长条状、大体积的MnS夹杂物转变为1~2μm,甚至纳米级稀土复合夹杂物。同时还探讨了Ce元素在钢液中的洁净化和夹杂物变性机理。  相似文献   

17.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硅及热处理因素对中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硅量为0.7-1.7%的实验钢在280-320℃范围内等温适当的时间,获得贝氏体+奥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含2.7%硅时获得的组织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因而使奥-贝实验钢的性能下降;而对合2.7%硅的奥-贝实验钢经空冷及空冷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因而其性能明显次于等温淬火的实验钢.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低合金耐磨铸钢经空淬处理,获得下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综合机械性能优越。工业试验表明,用该钢制造的破碎锤头耐磨性是高锰钢的3.4倍,是低合金马氏体钢的1.8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顶端淬火法测定了40、40Si_2、40Mn_2、40Mo和40Si_2Mn_2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淬透性曲线,同时研究了硅锰钼钒钢中不同硅或锰含量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通过对试样中心为半马氏体时钢的淬透性乘子的计算,相对定量地说明了硅、锰对钢的淬透性的作用规律。 通过试验表明,硅使铁素体一珠光体的转变温度上升,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稍向右移,当钢中加入钼或锰后,使钢的转变温度和时间有较大地降低和延缓,尤其是锰钢。当钢中同时存在有硅和锰,则硅、锰的复合作用远比单一的锰或硅要大得多,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更往右下方移动。单一的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影响最大的是锰,其次是钼,而硅的效果最小。但硅加到40Mn钢中,大大地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其复合作用不是简单地单个元素作用的叠加,而是乘子关系。为了保证40硅锰钼钒钢有足够的淬透性,必须加入大于1.5%的锰,硅保持在1.3%左右,当然还应加入适量的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