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概述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自2000年6月首次实现黑河统一调水以来,中游农业灌溉得到改善,下游生态得以恢复,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昆  王洒 《河南科技》2009,(6):54-55
<正>一、概述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自2000年6月首次实现黑河统一调水以来,中游农业灌溉得到改善,下游生态得以恢复,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就应当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并将土地资源划分出具有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生态功能相对一致的功能区划下,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文在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适应各功能区划内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开发保护策略,为实现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地区位于我国北方环境脆弱带,区内土地沙漠化严重。本文重点叙述沙漠化对生产和环境的危害,提出能源大规模开采过程中土地沙漠化的治理原则,即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同步,以丰富的地下资源促进地表环境改善和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5.
城市郊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带.文章以齐齐哈尔市郊区向阳村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体系,寻求城市郊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函数法,结合《新疆水资源公报》等统计资料和相关实地调查数据,对吐鲁番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资源脆弱性极强,除吐鲁番市区和鄯善县(也属于极脆弱状态)外,其他地区水资源脆弱性已经超出阈值。极强的水资源脆弱性已经影响到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减弱其脆弱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充分利用白龟山水库的水电资源,白龟山水库管理局和当地水利部门对建设北干渠渠首和张庄闸配套水电站进行了多次论证和规划。该项目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地方电网提供3185kW电力和815万kW·h清洁电量,同时可作为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库和水闸管理的应急电源,以及电网内重要用户的备用电源。同时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赤泥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赤泥是炼铝工业产生的废渣,用烧结法生产1吨氧化铝大约要排出1~2吨赤泥.随着氧化铝产量的不断提高,赤泥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目前赤泥的利用率仅为15%左右;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中煤燃烧后排放的一种固体废弃物,随着发电厂、城市供热工程的不断增加,粉煤灰排量也日益增加[1].赤泥和粉煤灰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还造成资源的浪费[2-4].当前,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保护日趋重要的当今社会,赤泥和粉煤灰的综合治理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利用PSR模型,结合熵权法,从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入手,对湘潭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比分析得出:湘潭地区从2002年至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虽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基本处于危险甚至恶劣状态,造成这一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不配套.最后提出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减小资源环境负荷,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正发生显著变化,人类正大规模地进行海水养殖、旅游资源开发、开采海滨钛矿,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南省万宁市海岸带资源开发较早,水产养殖开发程度居全省最高,长期无序的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加上无防污措施,加剧了土地退化进程,使该带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将万宁市海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今后该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干旱半干旱省份,水资源贫乏,使历史上的粮食单产和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全国末位,靠天吃饭一直困扰和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的经济发展,为此,探索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旱地农业,是世纪之交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而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则成为旱为农业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为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旱农区的脱贫致富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文章简析了甘肃省目前的农业现状和集水农业的发展前景,并就科学合理的实施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平谷区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0年5月1∶1万遥感影像图,对北京市平谷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野外调查,综合分析山区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可行性,认为发展高效观光型经济林和经济型生态防护林是两种较好的山区土地利用模式.并对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山区土地利用模式重建过程中采用植物嫁接技术使低山区天然次生酸枣灌丛转化为经济型生态林;在山前修筑集雨工程以涝补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证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山地土地利用结构,采用生物防治法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彬  边静 《海南师院学报》2012,(2):212-215,220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利用涪陵区1996-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测算出涪陵区各种用地类型和全区的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合理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对涪陵区及各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生态现状评价,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着重从生态角度进行数量上与空间上的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结果表明:1)1996-2009年,涪陵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绿当量都大于1,生态环境良好,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乌江和其他溪河沿岸生态绿当量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马武镇、龙桥街道等生态绿当量减少,生态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2)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绿当量具有涵义明确、方便计算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 ,将土地利用分为农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其它用地 ,利用本区 1 987年~ 1 999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 ,建立灰色动态预测 GM( 1 ,1 )模型 ,对西固区未来 2 0年的各类土地利用作出预测 ,定量描述它们的变化趋势 .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 ,农业用地有下降趋势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长较快 ,其它用地稳中有减 .然后根据西固区实际 ,结合河谷型城市共有的特征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定规律 ,并提出解决此类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消长变化直接制约相关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和演变趋势.绿洲是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土资源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绿洲的发展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河西走廊绿洲水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供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水半湿润山区绿化气候及适生林草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世纪70~90年代3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建立了天水半湿润山区适生林草区划数学模型;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区内不同区域水、热匹配指标,并进行了适生林草配置的四级农业气候区划,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申云鹏 《河南科技》2013,(3):153-154
以会昌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考虑影响城镇建设各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参评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讨论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对其开发成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其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中,开发为建设用地中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面积占绝大多数,各占适宜开发为建设用地总量的40.1%、36.2%。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对其开发利用可以为该市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福建省的县级市长乐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县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对1997-2006年长乐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长乐市近几年耕地面积锐减,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则有大幅度地增加,这说明长乐市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也存在着不合理利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建立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为目的,首先分析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影响因素,运用生态补偿原则,确定生态补偿主体,利用直接投入法、所在地机会成本法以及生态等价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途径和方式,并为相关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