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池田大作以"依正不二"与"色心不二"的和谐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和谐教育论、尊重生命的世界和平论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2.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其对传统自然观的自我诠释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在导演生涯里,宫崎骏一直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呼吁人类社会重归自然,并以独特的动画语言加以呈现。他对以"万物有灵"和"人与自然共生"为核心思想的日本传统自然观的思考与呈现,主要可分为对立中的共生、毁灭后的再生、和谐共生三个阶段,分别以1984年的《风之谷》、1997年的《幽灵公主》、2008年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3部动画电影作品为代表。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到自然的毁灭再生,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宫崎骏从其第一部动画电影作品开始,历时近30年,一直向观众倾诉着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历史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还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百科全书。人的生命运动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精神是人类文化中最精彩最闪光最美妙的图景。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安于境遇的生活观、婉然和平的人生观、辨证平衡的世界观五方面初探《黄帝内经》体现在文化上的和谐精神,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相接轨,从而揭示这部文化典籍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4.
张娜  赵文霞 《科技信息》2010,(7):357-357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希望接近大自然对绿色植物的渴望更是与日俱增。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配套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植物的配置与环境在生态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色彩和意境之美,认知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绿色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朱熹的自然观包含天人合一、万物一理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原则,体现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现代生态价值。发掘和阐扬朱熹自然观的生态价值,对高校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和生态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了和谐教育的理念,他极度关注现代社会中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生命等种种的危机,极力主张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始终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幸福,不仅要追求教育环境的和谐,而且要追求学生生命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杨翔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87-187,30
庄子的"自然观"思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自然人性-道之本性:二是返朴归真-道之实现途径;三是天人合一-道之最高境界.庄子"自然观"的教育价值体现在:一是自然人性是人的心灵需求;二是体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三是高扬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胡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197-201
池田大作的生命思想是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积极的生命思想,它提倡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创造人生价值来实现幸福人生。在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大学图书馆应该将池田大作的"生命尊严"思想纳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构建生命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来实践生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多元、共生、和谐,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交汇点上,共同表征着文化在当下的发展形态。多元是自然、文化与个体独立生存的基础,共生是生态系统各部分成长与发展的路径,和谐是事物内部协调与外部平衡的状态。多元是实现共生与和谐的前提与保障,共生是和谐生长的内在机制,和谐是多元与共生追求的目标。在多元共生中走向和谐整生,其普适性的价值内涵,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精神主旨,也是当下知识分子乃至全人类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异化。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会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社会和谐并进、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自我内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然观是人文科学的基石。人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也就以相应的形态塑造人自己的性质。因而,自然观不仅是人文科学反思的起点,也是建构新型人性的落脚点。迄今的自然观经历了人对自然的迷信祟拜、人对自然的依存顺应与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不同阶段。一种基于现代生产力的现代人文主义尽管困境重重,但仍然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型自然观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其实践启示是,行为主体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应确立以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正义取向,从"以人为本"的生存论出发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公正和科技伦理为主导规则制约狭隘的功利主义欲求。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的生死观大致有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永生的探索;二是对长寿的追求和关于生命“连接”的观念;三是从生与死的单纯自然观中升华而出,体现出特有的伦理意识、道德观念及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14.
池田大作与中国道家思想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点:自然与环境保护思想;生死观与生命观;和平非战的思想。他们都是人类伟大思想的代表,对人类建设未来的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的长篇处女作《白孔雀》于1911年出版,主线是两对男女青年的婚恋生活的欢乐与痛苦。虽然小说初显了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对立,两性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个体精神的衰败,小说的结尾有一丝悲凉之音,但整体上仍然是充满欢快与和谐的,尤其是描写了自然界万物的灵动之美与和谐之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共处,从而体现了一种生态和谐之美,更与当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相契合。因而《白孔雀》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内涵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并非寻常私谊,而是体现着胸怀世界的大视野、追求人类和平友好的大公大爱之心、在多元文化中构建和谐世界的大智慧、面对困境舍我其谁的大勇气、直面差异坦诚交流的大信赖.在全球化浪潮迅猛来临的今天,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如何于各种差异中寻求共性,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中构建和谐,有促人思考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自然观的缺点不是缺乏辩证法,而是"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马克思由于认为人现实生活的自然界是一个被人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界,因此,他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纯依赖自然到依赖与改造自然双向互动的跃迁,二是从单纯的自然观到自然观与历史观相互融合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生命观是逻辑的必然和历史的选择。和谐生命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等基础上的人本观,觉人.利他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全新的健康观,合理的财富观。和谐生命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坚持和谐生命观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推进社会主义四大文明建设。和谐生命观也是建立健康、幸福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慧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40-240
中国古代不但有独特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文化和艺术观,还有独特的自然观。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重点体现在园林建造上。中国古代园林,种花植木,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取于自然,顺其自然"。千百年来,人们就顺着这种自然观来欣赏这些审美对象。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山石、池水以及道路、桥梁等,也皆从自然出发。发展至今,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外来思想的冲击,却从未改变其自然之风,生机勃勃的园林艺术,利用人工之手,修饰自然,将大自然的秀美之色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