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为证明公证事项真实性,合法性的公证证据,是整个公证活动的基础与生命线。本文从公证证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入手,对公证证据的作用及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做了初步的探讨;指明了公证证据收集、审查的性质、内容、要求。同时,就公证证据收集、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研究阐释。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陆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对公证制度法制化、规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台湾公证制度历史较长,而且亦比较完善。对大陆与台湾地区公证制度进行比较,有利于我国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文对大陆与台湾公证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7,(3):62-64
在当前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公证以其特有的基本功能和严格的办证程序在维护社会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众多的生产领域,公证已经成为保障工作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今后也必然坚定地肩负起守护社会诚信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公证文书档案工作是公证处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认真搞好公证档案的立卷和归档,严格借调和查阅制度,妥善地保管和利用,才能让公证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本文针对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证错证赔偿的性质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公证事业发展迅速.但公证质量普通下降的现象令人担忧。公证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公证错证赔偿进行立法。建议建立公证错证赔偿的法律制度。公证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不属于国家赔偿,也不属于民法中的代理和保证行为的赔偿制度。而是中介赔偿。公证错证赔偿的形式可以有:返还财产、赔偿捐失、上缴国库、罚款、通报批评、警告、停止公证业务、撤销公证员资格等。公证的经济赔偿不应是全额赔偿,参照其他中介法律规定,赔偿公证费用的1~5倍。支持公证赔偿款采用设立公证赔偿基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法国是拉丁公证制度的典型代表,其公证法律责任制度臻于完善,其公证法律责任主体制度、公证法律责任类型与形式制度和公证法律责任保障制度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这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进一步发挥公正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维护与加强公证的公信力,就必须加强公证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公证环境,为公证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一、建立和完善具有公信力的公证员选任机制一个行业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公证队伍来实现。因此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自我国恢复公证制度以来,伴随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公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公证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职能优势日益凸显;公证活动已经介入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公证服务能力不断增  相似文献   

9.
对公证的证据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69-72
公证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法定程序对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事件和文书进行居中证明、监督,并赋予其特定法律效力的活动,公证的效力通常包括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三个方面。公证文书之所以比其他普通文书具有较高的效力,就在于公证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如果缺少调查取证,就会削弱公证的证据效力。实际中,存在着公证文书与一般书证的区别、公证事实与法律推定事实的区别、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推翻公证证明的规定与举证责任倒置的区别的情况。公证立法过程中应明确公证处的调查取证权及调查取证程序,以增强立法的保障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陈宏榕 《海峡科学》2003,(11):23-24,27
强制执行公证是公证制度重要的内容之一。各国立法均有具体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强制执行公证的建立和完善,有利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有助于防止交易风险,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1.
保全证据公证与现场监督公证是两种不同的公证行为,但是,在公证办理过程中,有的业内人士因现场监督公证具有一定的证据作用,就将其随意定性为保全证据公证;而保全证据公证因均是在公证员现场监督下进行,就将其简单归入现场监督公证的范畴,以致"公证事项定性不准"常被专业法律人所诟病。为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两类公证行为进行细致区分。  相似文献   

12.
公证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公证活动真实性、公正性的信赖和认可程度。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的根基和生命所在。然而,公证丑闻的频频报道使其公信力逐渐受到侵蚀,本文从分析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入手,寻求提升公证社会公信力的途径,以保证公证制度在国家信用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侯胜广 《科技信息》2011,(13):808-808
本文简明了会计诚信的含义,会计诚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会计不诚信的严重危害。重点从要树立诚信意识;严守会计法规;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会计诚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康克崇 《科技信息》2010,(23):J0396-J0396
如何做好品级检验,最低限度减少误差,做到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成为仪器化公证检验中的一个关键质量控制点。文章就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中品级检验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大学生诚信状况问卷调查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社会、思想、利益、制度和教育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对策,即加强诚信教育,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相似文献   

16.
调研主要以问卷形式辅以个别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方式进行,选取陕西某高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从“网络非诚信现象是否严重、在网络交往中是否透漏真实信息、网络诚信与教育的关系”等十大问题展开调研。结果显示,网络虚拟环境下非诚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社会功利主义影响下的网络主体诚信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不到位等。多数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诚信品质,加强非诚信责任追究等方式来加强网络诚信建设。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制度介入,制度伦理学在治理网络非诚信方面应该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和兼容的最佳选择,实现人们保障自己合法权益,伸张正义的手段.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将公证制度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前瞻基础上,其价值在于符合现代法治要求,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公证制度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证法浅谈     
庞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03-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在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的20多年后终于有了一部公证自己的法律。《公证法》的出台明确了公证的各项制度,并对公证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政府行政理念的创新、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政府诚信建构的制度创新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就政府行政理念的创新而言,要树立服务政府、有限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的理念;就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而言,要加强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强政府职能的道德化;就政府诚信建构的制度创新而言,要完善政府公共政策制订的信用制度,建立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信用保障机制,完善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的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的诚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黄晓娟 《科技信息》2012,(15):11-11,7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拥有诚信品质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然而目前贫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当代贫困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并就如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校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