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YSC,RBP及传统肾功能指标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炎早期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Ⅰ组,肾衰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Ⅱ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YSC,RBP及与传统肾功能指标的含量.分析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Ⅰ组、Ⅱ组血清CYSC,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组BUN,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中CYSC,RBP含量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指标,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血清CYSC,RBP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血清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联合检测CYSC,RBP可提高对肾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以及RB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ys C的含量分别为(2.97±1.06),(0.95±0.62)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BP的含量观察组为(105±30.5)mg/L,相比于对照组的(38±10.3)mg/L明显升高;单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ys C 84%、RBP 76%,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0%,和单项指标相比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两项指标研究发现:血清Cys C和尿RBP的含量呈正相关(r=0.921,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Cys C和R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RBP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在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5例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75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尿β_2-MG、hs CRP、IL-6、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清BUN、SCr正常范围时其尿β_2-MG、血清hs CRP、IL-6水平均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β_2-MG与血清hs CRP、IL-6水平呈正相关;Hb Alc水平越高的患者尿β_2-MG、血清hs CRP、IL-6升高越明显。结论不少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BUN、SCr虽然正常,但其肾功能已经下降,尿β_2-MG、血清hs CRP、IL-6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着更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率,对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利于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血保肾胶囊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肾脏损害,从而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设健康组、观察组、对照组,对门诊和住院患儿324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并通过检测尿β2-MG、AIb、TRF、IgG、RBP 5种微量蛋白,探讨其预防作用。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尿β2-MG、AIb、TRF、IgG 4种微量蛋白均高于健康组(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尿4种微量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尿4种微量蛋白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调血保肾胶囊具有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肾脏损害、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率的作用,通过尿β2-MG,AIb,TRF,IgG,RBP 5种微量蛋白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小儿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手段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分析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方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给予对照组43例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给予研究组43例泼尼松+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两组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P=0.034)。采用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能降低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检查结果,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量蛋白尿组患者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A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40例(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TRF,Cys-C,RBP和Hcy水平.结果 1)TRF,Cys-C,RBP和Hcy在A,B组中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F,Cys-C,RBP和Hcy在B组中明显升高,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Cys-C,RBP和Hcy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30例感染性疾病病儿作尿β_2-MG、Alb、IgG检测,并与86例正常小儿测试水平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组尿三项蛋白异常占73.3%,尿β_2-MG、Alb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尿IgG水平增高,提示小儿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肾损害,不仅局限于肾小管,严重者可累及肾小球,若能早期控制感染与加强对肾损害的预防保护措施,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 2-MG)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免法对28例RA患者空腹外周血β_2-MG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20例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RA患者β_2-MG(mg/L)水平:晚期(4. 97±1.21,n=14)、中期(3.66±1.37,n=8)、早期(2.87±1.04,n=6)均比对照组(1.64±0.48,n=20)明显增高(P<0.01,P<0.01,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测定β_2-MG可了解RA时机体免疫状况,并对病情的轻重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肾脏损伤是SLE的重要脏器受损之一,影响预后,是风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将以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各入组60例LN为实验组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健康对照,(1)探讨LN病人TGF-β、Smad基因的表达。(2)通过MTT、ELISA、PT-PCR、免疫组化方法对狼疮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液、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差异,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的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含量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RT-PCR半定量分析发现TGF-β、Smad7 mRNA表达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肾组织TGF-β、Smad7蛋白主要表达在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GF-β、Smad7蛋白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肾组织中高,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狼疮肾损害患者的炎症损伤机制,且炎症发挥作用的途径为TGF-β/Smad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探讨α_1-微球蛋白与急性肾损伤程度的评估的相关性临床价值,拟验证血α_1-微球蛋白用于临床急性肾损伤患者程度的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确诊为急性肾损伤患者73例,设为观察组(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分为一期48例,二期组11例,三期组14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α_1微球蛋白(α-Microglobulin,简称α_1-MG)检测,同时检测诊断早期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tatin c,简称Cys-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α_1-MG各期组检验结果:一期组(26.2±7.94)mg,二期组(34.25±14.28)mg,三期组(72.58±36.9)mg,对照组(21.46±5.93)mg。随着病情加重,α_1-MG水平也逐步升高,观察者与对照组、观察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_1-MG的阳性率:一期组12例(25%),二期组8例(72.73%),三期组13例(92.86%),和同期组Cys-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_1-微球蛋白是辅助诊断急性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可参与评估急性肾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在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诊断,将其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42例单一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对患者糖尿进行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观察组中共有41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97.6%,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85.7%,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4.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6.0%。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2.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8.8%。通过对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得知两种检测结果不同。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使疾病确诊率得以提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GAL和血清胱抑素C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住院且妊娠结局正常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及产后72h后检测两组血清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24 h内,实验组患者血NGAL水平、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6,P0.05).产后72 h后,实验组患者血NGAL水平、血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9,P0.05).实验组各亚组间血清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Cys-C与子痫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OC曲线评价NGAL,Cys-C的诊断价值,其中,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41,表明NGAL诊断准确率较高;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表明Cys-C诊断准确中等,NGAL诊断准确率高于Cys-C.结论 NGAL及Cys-C可作为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指标,可在疾病早期检测妊娠期妇女肾功能情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有效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提高母婴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确诊的4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病例(ARF组)和同期住院的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RF组病人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自蛋白浓度、血肌酐浓度、血尿素氮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析ARF组中、重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RF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于对照组(P〈0.05);肾间质改变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ARF组D-二聚体阳性率较对照组增多(P〈0.05);血浆纤维蛋白定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PNS合并ARF病人肾小球病理改变较重多伴肾间质病变、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及血浆自蛋白浓度较低等。因此,对PNS合并ARF者宜尽早行肾穿刺活检术,以便明确其病理类型,根据病理特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方法2020年3月—2021年9月,依据入选标准选取3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180名体检正常的孕妇,GDM诊断结果为阴性;观察组为180名GDM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接受住院治疗.对同组孕妇不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相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晚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孕妇(P<0.05),孕中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早期孕妇(P<0.05),并且观察组不同妊娠期孕妇硒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妊娠期间对孕妇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为孕妇补充硒元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TXB2的含量,探讨这些指标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阐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及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50例(单纯糖尿病20例,糖尿病并发症30例),正常对照50例,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D62P,PAC-1及TXB2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HbA1c的浓度分别是(6.81±1.12)%,(7.77±1.31)%及(3.0±0.39)%,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症组的HbA1c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症组的CD62P,PAC-1及TXB2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糖尿病并发症组的上述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指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HbA1c、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监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染色法按Fairley尿红细胞形态分类和Chu尿红细胞形态新的分类计数法,观察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2种方法均证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正常形态明显增多,大于70%.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红细胞完整漏出和肾小管不能形成渗透梯度有关.红细胞形态大部分为正常,其机制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裂孔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尿C肽肌酐比值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内分泌科就诊患者,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72例,糖调节受损组54例,Ⅱ型糖尿病组94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0~10 min胰岛素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AIR3-5)、0~1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留取受试者清晨空腹第1次、第2次尿液样和24 h尿样本,酶法检测尿肌酐值,化学发光法检测C肽水平,计算C肽肌酐比值.结果糖调节受损组、Ⅱ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调节受损组、Ⅱ型糖尿病组AIR3-5、AUC、HOMA-β、第1次尿C肽肌酐比值、第2次尿C肽肌酐比值、24 h尿C肽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和第2次尿C肽/尿肌酐比值与AIR3-5,AUC,HOMA-β呈负相关,与HOMA-IR呈正相关,其中以第2次C肽尿肌酐比值相关性最佳.结论尿C肽肌酐比值在Ⅱ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个体中明显升高,且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