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交通质量感知影响景区整体体验,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景区交通质量感知最直接的反映。选取西安市三大不同区位的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景区为研究案例,采集游客调查问卷数据,应用李克特5点量表、等权均值加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的满意度作出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游客对三大景区的旅游交通满意度都达到满意程度,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景区。满意度差异显著要素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交通便利性、景区道路的设计和护栏、警示牌等旅游交通安全设施4个方面。2景区旅游交通满意度的感知差异和变化规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上非常明显,而在收入上的感知表现规律则不显著。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游客侧重关注的旅游交通要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重点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的需求与消费结构、出游空间、出游方式等旅游行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合游客需求特征,探讨了西安市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品优化整合途径,为西安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虚拟旅游模块在WebGIS开发的西安旅游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Internet技术为技术支持,利用VRML2.0进行界面开发.实现了非投入式虚拟效果,使用户从视觉和听觉上对产生的虚拟旅游景区有立体的直观感觉,不需使用电子手套和头盔,只需借助VRML浏览器和其他WebGIS软件就可使用户在分布式非投入虚拟环境交互对话,并获得接近现实的旅游信息.该模块实现了信息查询、用户交互功能、数据量测及地学数据显示功能,为投入式虚拟旅游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虚拟景区漫游系统是实现虚拟旅游的关键环节,对促进智慧旅游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安庆市独秀园景区为例,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基于3ds Max的虚拟景区构建方法和基于VPN编辑器的漫游与交互功能的设计,指出应用注意的问题,最后实现了独秀园虚拟景区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数字虚拟景区的概念、3D数字虚拟景区放映厅在新疆景区开发中的运用价值和开发方式。指出新疆的数字虚拟景区开发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没有运用这一技术,新疆很多景区的内在旅游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挖掘。3D数字全景虚拟景区放映厅要遵循旅游景区开发原则,本文重点探讨了3D数字全景虚拟景区放映厅在新疆遗址遗迹类、佛教洞窟类和博物馆类景区的运用,期望本文能对将来这一领域的旅游开发做一些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6.
“智能门票”系统指融入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技术,居有极强的智能化功能的电子门票。根据乐山旅游景区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特点,探讨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核心的电子门票系统,实现景区自动售票,检票,查询、统计等各种门票通道管理功能,同时实现定位管理及智能安防功能。从而提高景区门票管理水平,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为乐山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山州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入手,运用聚集分形和关联分形的方法研究不同区域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文山州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结构特征和分维数,判断旅游景区之间的关联度,从而确定文山州旅游开发的空间构成情况和旅游开发的中心集散地,以此来分析文山旅游开发空间的发展轴线和节点,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立足宜州市众多旅游景区票务管理实际,提出景区电子票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拟解决的具体方案,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设计了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基本架构,以及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为宜州市旅游景区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票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基于三维激光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智慧旅游微缩模型场景建设.以矿山公园虚拟场馆旅游为实例,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仪器,对矿区典型景区进行三维建模,打印出精确的3D微缩景观模型,并在3D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增强现实导览系统.游客使用手机扫描模型标签时,自动激活增强现实解说系统,大大增强游览的体验性、交互性和趣味性.该技术在景区模拟讲解、博物馆游览、旅游会展、旅游景区营销、休闲房产营销、高尔夫会所营销、旅游规划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景点游客的过度拥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和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为游客设计并推荐旅游路线是一种有效的客流引导方法。采用景点拥挤度来描述景点的拥挤状况,提出了旅游体验效用函数。以此为基础,在考虑景点服务时间、旅游时间和费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旅游体验效用最大化的旅游路线优化模型,设计了蚁群算法求解。为验证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以设计的旅游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点拥挤会影响到游客在景点的旅游活动时间和旅游体验效用。在旅游路线优化中应考虑景点拥挤因素,以便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游览方案。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探讨了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地类型和乡村旅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以具有乡村特点的旅游资源为主要客体,融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购物、餐饮、修学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按照旅游内容或旅游者行为,乡村旅游地可分为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综合型,按照空间位置,乡村旅游地可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和老少边贫地区型;乡村旅游开发迫切需要突出乡村性,旅游产品多样性,注重文物型乡村旅游地的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赴大理的国内旅游者逐年增多.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试对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对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和消费行为特征、旅游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赴大理国内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网络获得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旅游流数据,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时间距离划分长途游客与短途游客,对比分析了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两种类型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网络呈现不同特征.团队游短途旅游规模小且分散,长途旅游规模小而集中.自助游短途旅游规模广而密,长途旅游规模广而分散.2) 黄山市旅游流具有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不紧密,且团队游分层特征强于自助游.3) 团队游更加依赖核心节点,而自助游中各景点联系紧密且均衡.基于此,从目的地管理角度分别对黄山市内外部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提出建议.黄山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基本稳定,且与高级别、强吸引力的“标志性”城市旅游资源区位之间存在着强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这应该也是未来判断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否为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信阳郝堂乡村旅游发展为实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游客满意度,并判断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成长性建议.结果表明: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是明确其成长质量和成长趋势的关键;郝堂乡村旅游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的过度时期,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其成长;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除了依据旅游地产品特征、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游客的满意度是判断的主要标准;影响乡村旅游成长的因素包括交通、游览体验、餐饮体验、景区人际关系和环境卫生体验.  相似文献   

16.
黄果树、龙宫旅游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前来黄果树、龙宫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旅游心理分析;旅游行为分析;游客背景分析等。揭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找出两景区目前在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管理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两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一直都是游客关注的亮点.萨满文化的看点在于其古老和神秘,以及体现出高度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新疆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略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章在总结新疆萨满教文化资源及其特色的基础上,对新疆萨满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开发萨满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临潼区游客行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资源主导型旅游地游客行为规律,探讨游客行为规律与旅游地产品特征的关系,为旅游地资源整合与产品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有关统计资料,对西安市海外客源市场构成和游客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借助抽样调查方法对国内游客的需求结构进行了调研,结合实地调研和对旅行社、旅游者访谈,对临潼旅游者的消费形态进行了剖析。结果游客的旅行以组团方式为主,多数海外游客到临潼旅游的主要需求目的是观赏历史文物古迹,游客过夜率几乎为零;国内游客消费结构多年来变化较小,游客很多行为在西安市区完成;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形态具有鲜明差异,国内不同地区游客消费偏好也有明显差别,游客很少参与为旅游业能够带来显著效益的购物、娱乐和餐饮等消费活动。结论游客行为规律与旅游资源产品特点存在内在联系,滞留时间短及初端游览层次成为临潼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智能旅游导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旅游信息化资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且没有完善的面向游客和导游的移动智能导览系统平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云计算来建立后端信息存储和处理中心,以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结合作为前端展示终端和接口,以高性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荐技术为信息处理支撑,建立为游客和导游提供信息服务的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智能旅游导览系统。案例分析表明:系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和可扩展性,且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旅游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