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预测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制定应对地下水资源量较低年份的有效措施,通过分析洞庭湖区域河川天然径流量、长江三口入水量、城陵矶出水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运用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建立了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预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并运用该模型对洞庭湖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域河川天然径流量、长江三口入水量和城陵矶出水量的变化是引起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所建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为-7.47%,平均值为3.63%,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效果好;通过对未来10年洞庭湖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预测可知,其平均值下降了0.49亿m3,最低值下降了0.66亿m3,表明该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仍将持续降低;据不同方案下的地下水资源量预测结果可知,通过增加长江三口入水量,可以有效提高洞庭湖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2.
时红  张永波 《山西科技》2011,26(1):36-37,39
论述了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破坏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以山西六大煤田为例,利用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量破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分析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量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安泽县地下水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报告,介绍了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的目的,说明了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及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的计算与分配,分析了分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提出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是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重要部分,但许多地区因为缺乏地下水的源汇项监测数据、或者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导致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的可靠性较低。以柴达木盆地那陵郭勒河冲洪积扇区为例,采用地下水位波动方法(water-table fluctuation,WTF)对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仅需要一段时间内含水层参数及地下水位变化值,应用简单,适用性强。通过计算表明,那陵郭勒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2011年补给量约为5.21×108m3/年,2012年补给量约为6.16×108m3/年。该方法避免了直接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难题,对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表水体受到污染,安徽省淮北地区主要依赖地下水作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水源。为了实现淮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多年地下水资源采补动态均衡为依据,计算出淮北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得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状年实际需水量,淮北地区地下水潜力资源量达60.12×108m3/a,远景年潜力资源量为51.14×108m3/a,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目前已经出现超采,为确保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根据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个系列的资料,采用均衡法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即用排泄量法进行计算,用补给量法进行校核.结果表明,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为7.18 m3s.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甘肃地下水资源贮存5大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各水文地质区主要含水层及其富水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水质及资源量,解释了研究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的完整水循环的过程;提出了目前最根本的3种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并分析了目前导致地下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保延河泉域岩溶水的可持续利用,根据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个水文系列,利用排泄量法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采用补给量法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为11.53 m3/s。本项成果可为有关部门进行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甘肃省环县的地下水赋存特征和资源量,划分出该区的集中富水地段和缺水地段,调查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地下水可开发利用和可开发利用对策,成果对环县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烟台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的关系,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下水超采,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等问题.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利用分析及保护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岩溶地下水极为丰富。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四川双流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单孔和群孔非稳定抽水试验。利用0.618优选法,模型识别出水文地质参数并进行了参数分区;采用有限单元法模拟出区域渗流场,研究了区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建立了符合双流具体实际的资源计算模型,最后计算并评价了研究区域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赶场坡地区为一典型的岩溶高山。该区地下水缺乏,人畜饮水供需矛盾明显。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确定了地下水分水岭位置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延伸,分析和认识了研究区地下水运动和赋存条件以及与岩溶发育的关系。分析并讨论了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最佳管理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影响地下水开发的环境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岩裂隙水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的难题。该文应用遥感图像,通过图像判译、现场调研测试等多信息综合分析手段,阐明青岛花岗岩基岩裂隙水富水规律,并对水资源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农业对水需求量的巨增,开采地下水无疑是一很好解决方案。地下水资源量受多项因素影响,是一动态随机过程。根据其时间序列,建立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用于地下水流量的动态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可用于地下水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6.
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毫州市是安徽省北部4个重点城市,由于地表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这些城市全部依赖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详细论述了这些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特征.通过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与现状需水量及未来需水量的统计分析,获得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北部4个重点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产生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如果变城区水源地高密度集中开采为大范围的分散开采.变单纯开采中深层、深层承压水为潜水和承压水联合开采。这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需要.还就此对“引江济淮”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背景,分析在一定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影响.并推求出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溉开发水平下的上游山水与中游泉水间的月推移年径流量互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灌溉开发水平的提高,虽然可以加激地下水资源转化,夺取一些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最终将导致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寻求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资源转化规律对区域水利规划及生态环境评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超采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球系统科学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论述了地下水超采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地下水与地下水资源的区别,地下水资源超采的科学含义,对现行地下水资源超采分类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最后对如何保证地下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