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召开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四次研讨会,对“伊拉克形势与我国石油战略对策”进行了战略评估。与会学者认为,美国对伊战争的初步军事胜利,可以说是为其“新帝国”奠基,但是毕竟没有取得联合国的许可,没有找到作为开战理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道义上丧失了合法性,在外交上失去合作者,致使中东地区的动荡加剧,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波及全世界,最终也将使美国认识到:凭借超强军事力量的霸道行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难题。关于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与会学者认为,伊拉克问题使国际…  相似文献   

2.
中东风云际会,战云笼罩巴格达。为了满足读者对中东、伊拉克战争局势的关注,让读者了解中东风云人物的过去与现在,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推出“中东、伊拉克风云”系列图书三种——《中东风云人物》、《战云笼罩巴格达》、《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这是一套多角度、全方位真实客观地展现中东及伊拉克风情与战火的画卷,既注重背景文化,又着力刻画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3.
法国外长谢松2月11—15日访问了中东约旦、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国,与三国领导人商谈“使这一地区感到不安的问题”,包括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与两伊战争问题。从日程的安排与商谈的内容来看,谢松此行的重点是伊拉克。由于约旦与叙利亚在两伊战争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约旦支持伊拉克;叙利亚支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并举办了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问题学术研讨会”。人大校领导在致词中表示:该中心的成立宗旨,就是要为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学术研究、政府决策和能源企业运作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来自在京的国际关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委和能源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石油企业界人士三十余人与会,并就下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控制中东石油市场以及世界主要能源运输通道,以此控制盟国及亚太等地区的国家。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5.
两伊问题是中东的两大热点问题之一。“9·11”恐怖事件促使现任布什政府介入中东事务。由于小布什尊崇和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为方式 ,对遏制伊拉克和伊朗 ,尤其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不遗余力。小布什发动的“倒萨”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也将美国拖进了战后乱局的泥潭。美国正寻找借口 ,拟将伊朗作为下一个重点打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宣圣 《世界知识》2008,(10):35-35
再过几个月布什总统就要“交班”走人了。不论谁接班,都不得不接受布什留下的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个战争遗产了。布什原以为他能很快结束这两场战争,并企图在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两个“民主”样板,从而引导整个中东走向“西方化”,实现由美国领导的“大中东计划”,借此牢牢地控制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7.
魏亮 《世界知识》2014,(24):40-42
<正>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后,中东地区再度成为全球难民问题的"重灾区"和焦点。在当前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分化调整的浪潮中,美欧与地区大国更多地将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ISIS崛起、叙利亚动乱、伊朗核危机等问题上,作为非传统安全重要议题的难民问题未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中东难民问题是历史和现实交织的产物。地区内既有难民输出国,也  相似文献   

8.
中东风云多变。伊拉克—伊朗战争打了8个多月,久拖未决。最近两个月来,连续发生了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导弹危机,以色列悍然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伊朗巴尼萨德尔被霍梅尼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再度突出;阿拉伯国家正在重新组合;苏联企图乘机加强其在中东的地位;美国在阿以对抗中进退两难;苏美在中东地区的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一连串的重大事件和多种多样的矛盾,使中东国家普遍受到影响。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下,两伊战争的一方的伊拉克,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从两伊战争形势、它的经济状况、国内政局与对外关系的动态等几个方面,作一简介。(编者按:关于两伊战争中的另一方的伊朗情况,本刊今年第11期上《伊朗政局为何难以安定》一文可供参  相似文献   

9.
田文林 《世界知识》2010,(10):38-39
<正>民主体制似乎已运转起来,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很突出。近十年来,美国在中东一番折腾后,留下的最主要政治遗产,就是"伊拉克民主样板"。从2003年战争结束至今,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已基本结束。表面上看,伊拉克民主体制似乎已运转  相似文献   

10.
从海湾战争一个月来的空中作战中,人们还难以断定今后战争的发展。但是,美伊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可能的得失却是很可以探讨的问题。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潜力将受到沉重打击。如果伊拉克在战争中被打垮,为了该地区的力量均势和政治稳定,有关国家可能会努力保证伊拉克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限制它的军事发展。如果伊拉克顶住了多国部队的打击,使战争久拖不决,萨达姆可能会成为阿拉伯甚至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偶像,以他为代表的阿拉伯激进势力将对美国及西方在中东的利益构成长期挑战。即使伊拉克在战争中败北,但只要萨达姆政权未垮,由于它与多国部队史无先例的顽强抗争和战绩,也可能使萨达姆积累起充当阿拉伯世界精  相似文献   

11.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美国《外交》杂志2003年1/2月号刊登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专家福阿德·阿扎米的文章《伊拉克与阿拉伯的未来》,文章公开宣称:“美国应将对伊战争作为突破口,把整个中东地区推向‘现代性’,以革除那里的腐败与停滞的政治制度。”俄罗斯《独立报》2月9日援引一位英国情报人员的话说,现在布莱尔政府正在“剪辑”他们所提供的伊拉克情报,为其对伊动武提供“合理性”依据,但情报本身并非这样。因此,布莱尔是自威尔逊首相以来英国情报人员最不喜欢的首相。  相似文献   

12.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人的“忧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战争”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有篇文章称,布什的“倒萨”战争实质是一场“改革战争”,在美国的宏大战略中,伊拉克仅仅是一个开端,美国的最终目标是改造整个中东,建立一个“新中东秩序”。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许多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9.11后,美国不仅对其安全和外交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将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上升为最重要威胁,并且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进行了检讨。布什政府第一次将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改革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直接挂钩。2月26日,布什就未来中东政策发表演讲,对“倒萨”目的做了迄今为止最明确…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历史似乎发生了一个偏转,经典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博弈从强国林立的欧洲大陆转移到了民族和宗教版图支离破碎的中东地区。世界上多数地区都实现了空前的总体和平,而中东这块土地却成为冲突和战争的中心舞台,也成为学者继续验证各种国际政治理论的观测场。虽然中东从来不缺乏大变局,但当前的局势仍然非同小可,即中东有可能在二战后第一次出现学者们常说的"权力真空"。在广阔的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  相似文献   

15.
自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以来,萨达姆成了“震惊世界的人”。我长期从事中东地区工作,对这位震惊世界的人物自然格外关注,尤其自1990年以来,这份关注更深了一层。此话要从会见萨达姆说起。1990年5月上旬,我随万里委员长访问伊拉克和伊朗。这是两伊战争结束后我国领导人对两伊的一次重要访问。5月10日上午,伊拉克方面安排万里委员长会见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作为译员我参加了这场活动。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萨达姆谈了他对国际形势和对中东、海湾形势的看法,尤其谈到石油问题的重要性及阿以冲突的严峻性。万里委…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2013年7月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任后,对美国中东战略进行重新评估,提出"外交优先、减少送入、避免战争"三项原则,坐实了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传言。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和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不断重塑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大国、中东的地区大国以及非国家武装行为体,形成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网络。在持续变化的世界中,中东的治理、发展和安全问题,也在时刻考验着世界大国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世界知识》2014,(4):42-43
自今年初“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宣布占领安巴尔省重镇费卢杰,并宣告成立“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以来,全球舆论一直高度关注“基地”组织的动向。据伊拉克国防部消息,伊安全部队近日来连续与“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在安巴尔省交火,并击毙了一些“基地”组织武装人员。近年来,“基地”组织大力渗透中东,收效明显,未来国际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恐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一个统治了24年的政权刚刚倒台,一场由美英发动的战争刚刚结束,这个国家的局势与海湾、中东及整个伊斯兰世界息息相关。所有这些使伊拉克人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群体。几位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时,分析了目前在这个国家有着特殊意义的三类人———其中有两类还是外国人。选择这三类人来谈论,是因为:其一,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发生爆炸事件,伊拉克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哈基姆在爆炸中遇害。伊拉克有60%的老百姓是什叶派穆斯林,这个事件对伊拉克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其二,自8月以来的几次爆炸事件表明,伊拉克的抵抗运动越发严重,参与的人员越发复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认为,阿拉伯“圣战者”已渗透到伊拉克;其三,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速战速胜,但没能速战速决,可以说美军在伊拉克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错过了收买人心的头三个月黄金时期,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关键的三个月?—————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20.
朝鲜,下一个打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对外关系战略的三个理念“预防性打击”,针对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等所谓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的“邪恶轴心”国家,早在去年由布什总统作为美国安全战略的一个主要内容提出。“重组中东秩序”,旨在通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在中东地区引发所谓的民主主义多米诺效应,确立有利于美国的巴以和平。“构筑新同盟关系”,则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利用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调整对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旧联盟关系,构筑一个更加顺从美国的国际新联盟。这三个理念涉及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安全威胁及其最关心的地区和世界问题。它们在国家安全、地区局势、世界战略格局这三个层次上形成递进和互补关系,可以说是布什政府对外关系战略的最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