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现有地表变形作用机理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机械自锁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抗变形支座装置。并且建立框架、支座和地基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地表变形来研究支座装置的抗变形性能。由框架柱脚内力-基础位移变化曲线图,发现一般结构随地表变形增加附加内力值也随之增大,而使用了新型抗变形支座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几乎没有变形,内力变化也很小。最后得出抗变形支座装置具有保护结构不受地表变形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ABAQUS对楼梯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楼梯的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用该基础模型分别对采用现浇抗式板式楼梯和装配式滑动支撑板式楼梯的钢筋混凝土(RC)高层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从位移响应、塑性损伤发展及地震响应的角度研究各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多高层结构滑支楼梯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带现浇抗式连接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响应大,扭转效应加剧,应力更加集中,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损伤严重,更易发生受拉及受压破坏;带装配式滑动支座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较小,应力分布较均匀,构件损伤较小,能作为安全通道在震后得以保留,在位移响应、应力损伤及地震响应多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带现浇抗式连接的框架结构;带滑动支座的高层相较于多层在整体应力、塑性发展、损伤范围及程度上均更严重,滑动效果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斜交空心板桥,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地震响应特性,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对不满足要求的地震响应提出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斜交桥的地震响应特性较直桥更为复杂,靠近承台的墩柱和桩基的地震响应较中间墩柱大,可达到中间墩柱地震响应的1.1~1.6倍;盖梁内部产生轴向压力和拉力;主梁扭转效应显著,支座受力分布不均匀,部分支座发生脱空和超压,处于斜桥锐角最边缘处的支座最易脱空,从锐角至钝角方向压力逐渐增大。在地震作用下,墩柱受剪、支座受剪、受压及变形均可能不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并且支座会发生滑移。在设计时,需考虑盖梁轴力其对受弯及受剪承载力的影响;需选取适宜的支座型号,使其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支座脱空问题,可通过调整支座竖向刚度予以控制,或设置抗拉支座;对支座滑移问题,可通过采取防落梁措施予以解决,横桥向可设置抗震挡块,纵桥向可设置纵向挡块、限位锚栓或拉索式连梁装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矿山地表框架结构建筑物受开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抗变形设计的原则,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分析出了框架结构建筑物不同于常规设计的抗变形设计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叠层橡胶支座的抗拉能力低的问题,对一种新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装置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给出了该抗拉装置的构造及尺寸,并提出了该装置的力-变形关系,通过有限元软件etabs模拟该装置,并采用时程分析,在一个实际的13层隔震结构中分析对比了使用抗拉装置和未使用抗拉装置的情况,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减小隔震支座的受拉破坏。  相似文献   

6.
采空区地表变形对既有砌体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沉陷区的较大地表变形(倾斜、水平变形和曲率)会对既有砌体房屋造成倾斜、裂缝或倒塌等破坏。在总结“三下”压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拟建矿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预估算各种地表变形值,用ANSYS有限元整体模型思想建立典型多层砌体结构,分析砌体结构在拟建矿区开采沉陷导致地表整体倾斜、水平受拉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情况下的墙体受力情况,并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墙体受力情况做对比,总结各工况下墙体的受力特点,对采空区砌体结构的抗变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采动区现有门式刚架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双跨带吊车门式刚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手段,分析了门式刚架结构在地表压缩、拉伸、倾斜(不均匀沉降)、正曲率和负曲率变形条件下的附加应力和附加位移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出了地表变形作用下门式刚架结构的全局响应及抗变形规律,为采动区门式刚架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结构材料性能退化等因素影响,砖木结构历史建筑抗变形能力较差,基础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往往引起历史建筑的损伤,甚至引起倒塌事故的发生。该文通过对杭州市典型砖木结构历史建筑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均匀沉降对砖木结构历史建筑的危害。分析结果表明:(1)当不均匀沉降时,砖墙体极易出现剪切和受拉裂缝,并随着不均匀沉降增加而扩展;(2)当不均匀沉降达到5 mm时,砖墙体出现整片墙体破坏的情况,危害结构的安全;(3)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应加强柱脚、木屋架支座等部位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以地表沉降变形≤22 mm 、土体侧向位移≤20 mm及等效安全系数SSR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深基坑开挖进程中地表沉降变形、底部土体隆起变形、深基坑内支撑稳定性和连续墙及墙后土体变形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土体受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呈“抛物线型”,最大沉降量0.5 mm;基坑底部最大隆起量23 cm,主要发生在粉质黏土层,在风化花岗岩层终止;支护结构以受压为主,局部受拉,整体稳定性良好;连续墙长轴方向中间墙体受后方土体挤压向基坑内产生1.25 cm变形,连续墙后2 m处土体最大变形量为1 mm,整体稳定;通过实测地表沉降量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较好的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0.
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全面评价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特别是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的竖向性能.对铅芯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这两种隔震支座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偏压竖向刚度以及竖向变形量等特性。结果是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逐渐减小;由剪切变形和竖向压力产生的竖向沉降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全面评价橡胶隔震支座特性时,单纯压缩竖向刚度不足以全面反应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上部结构刚度对底框砌体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真实房屋建立三维空间模型,通过改变上部墙体弹性模量而进行3个工况的对比,对得到的柱脚沉降进行分析,发现柱脚沉降与上部墙体弹性模量的关系呈现一定规律.提高第2层墙体刚度改善不均匀沉降效果明显,而提高第2层以上其他墙体的刚度对改善不均匀沉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制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设计了一种推靠机构。推靠机构带有独立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和柱塞泵的旋转以及电磁阀的开关实现翼肋的伸出、收缩及自锁。详述了推靠机构的结构以及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介绍了翼肋伸缩的控制过程,推导了翼肋行程及推靠力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推靠机构的设计,研制了实验装置,对推靠机构、液压控制原理、翼肋伸缩和翼肋伸出后的自锁功能、翼肋的行程和推靠力等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翼肋的最大行程约为26 mm,最大推靠力约为3. 5 t,翼肋伸出后可以自锁。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桩架的基本组成和用途,桩架立柱的起驾方式,根据理论计算出桩架立柱的铰点力大小,并借助MATLAB软件进行运动仿真,找到了桩架立柱起架过程中起架油缸铰点力的变化情况,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起架油缸铰座的实体模型,结合ANSYS软件进行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起架油缸铰座与上平台结构在面与面接触的情况下铰座的应力云图,为桩架立柱的铰点确定和起驾油缸铰座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锁闭装置的设计是整个往复运动机构设计的一个难点.它作为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构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为了更好地确保机构的这些性能,以圆弧面凸轮式自锁装置的自锁原理为基础设计出了一种结构简洁、零件数量少,直接与电机和旋转轴相连且通过自身结构实现机构的锁闭而无须任何附加的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的新型往复运动机构的锁闭装置.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软件为工具,为糖厂制炼车间滤汁澄清新工艺设备设计配套的平流沉降器自动控制系统,并将系统在糖厂投入实际使用.在糖厂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能够对平流沉降器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计算机控制,稳定滤汁流量,按比例添加絮凝剂和排泥,并克服糖厂原来滤汁来汁不稳定,絮凝剂添加不均匀,经常扰动沉降汁"翻底"及滤汁箱冒箱或抽空等常见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拓宽路基不均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拓宽工程为例,通过实际沉降监测数据研究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特性,并从理论角度对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以便避免或减少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且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使用寿命及使用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奋 《山西科技》2006,(4):114-116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网架变形及屋面板撕裂,针对这种情况,按照网架伸缩缝分段,逐段整改加固:从脚手架搭设到对网架的支座处理、杆件变形处理、屋面板维修的一系列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某型发动机综合电子调节器虚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压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通道虚警后自锁的机理,提出了解决该问题方案,设计和实现了解除自锁的自动控制电路,通过飞机上的安装试用,该电路在空中可以解除由于虚警引起的自锁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2016年期间获取的15景Sentinel-1A TOPS SAR影像,采用小基线集时序干涉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分析方法,研究了武汉中心城区的地表沉降特征,分析并建立了该地区地表沉降与城市建设、降雨量和长江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采用32个水准点数据验证了基于Sentinel-1A反演的地表沉降结果,精度为5.82 mm/a.研究区域内不均沉降明显,其地表沉降速率范围为-81.5~18.2 mm/a,且探测到的最大沉降速率位于后湖地区;地表沉降时间序列呈伴随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非线性沉降.地表沉降与影响因子的对比分析表明,沉降漏斗与工程建设施工区位置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地表沉降中的季节性变化与水位变化和降雨量有关;研究区域地表沉降主要由人为活动、土层压缩性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造成.研究结果给出了武汉中心城区地表沉降时空特征和地表沉降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