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研究脉冲大电流应用所使用的电缆,优化设计其结构并选择绝缘层材料。首先针对同轴结构电缆,分析了半导电层对电缆绝缘层电场的影响。然后在绝热条件下,计算了不同导体截面积电缆的温度,并通过试验计算了硅橡胶和不同氟橡胶材料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内、外导体截面相同且没有半导电层的同轴电缆结构,以及F0-2706型氟橡胶材料作为绝缘层。最后,通过有限元Comsol软件仿真计算了氟橡胶绝缘电缆的温升,针对连续通过脉冲大电流时电缆温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水冷方式降低电缆温升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水冷方式降低电缆温升,冷却效果明显,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同轴电视电缆的结构、类型和使用场合,叙述了编织外导体电视电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方法,给出了电缆结构元件制造公差的计算公式、数据和制造工艺参数,最后提出了提高编织外导体电视电缆屏蔽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缆用铝合金导体以其优良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受到广泛的应用,其生产工艺、制造装备和质量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技术角度出发,对铝合金导体结构形式的选择、设备形式与特点和各种不同生产工艺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铝合金导体电阻、伸长率和表面质量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表征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致力于为改进和规范我国电缆行业铝合金电缆产品用铝合金导体的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铝合金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PSCAD建立了多回路高压单芯电缆仿真模型,分别对主绝缘故障和外护套绝缘故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主绝缘故障时,故障相导体中的初始暂态电流与本相金属护层中初始暂态电流极性相同;外护套绝缘故障时,故障相金属护层中的初始暂态电流与本线路非故障相金属护层中的初始暂态电流极性相反.  相似文献   

5.
一种鞍座     
该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或电动车领域,一种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所述鞍座本体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皮革层、发泡层、底板、护边和鞍梁,所述皮革层粘结所述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粘结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下部插接所述鞍梁,所述底板的边缘焊接有所述护边;所述护边设置有环形槽结构,所述环形槽结构包括内槽面、外槽面和底槽面,所述底槽面与所述鞍座本体的边缘底面贴靠设置,且所述护边将所述皮革层、发泡层和底板包裹在环形槽结构内。该实用新型的护边包裹皮革层、发泡层和底板,且它们之间无胶水粘结,属于环保产品;护边采用环形槽结构,使得发泡层没有后续开裂的情况发生,且护边颜色可根据需要变换;环形槽结构还能够使发泡层不易吸水,增加本鞍座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光纤低压复合电缆(OPLC)在短路条件下温度迅速升高,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材料、结构和工作环境是影响光缆热性能的3个重要因素,根据环境选取合适的组成材料和结构能有效改善光缆的热性能。该文在分析电缆稳定运行状态和短路故障状态温升机理的基础上,运用COMSO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导体和绝缘层材料、结构和风速对OPLC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PLC光单元的位置影响光单元本身的热性能;导体为铜和铝时OPLC的热性能基本一致,绝缘材料分别为聚氯乙烯(PVC)和交联聚乙烯(XLPE)时OPLC的热性能差别很大;风速不仅影响OPLC稳态时的最高温度,还影响OPLC到达稳态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机械类 T- 012JJ21 6/6KV交联聚乙烯绝缘机场 助航灯光电缆技术推广 该电缆采用了导体-导体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屏蔽-金属屏蔽-护套的结构。交联聚乙烯采用了先进的辐照或化学交联技术,使聚乙烯分子链由线性结构转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该电缆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具有耐温等级高、载流量大的特点和较好的机械与电气性能,达到了国际 IEC60502标准要求。该电缆已应用于四川成都、上海等机场,运行安全可靠,得到用户一致好评。此外,还有广州等机场,运行安全可靠,得到用户一致好评。此外,还有广州白云、江苏盐城、首…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电缆使用量越来越大,制造电缆导体的主要材料是铜,占全国总用铜量70%左右。但我国铜资源非常短缺,80%的铜需要进口,依赖性大。而铜价的不断攀升使以铝节铜成为电线电缆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国的铝合金导体电缆占80%以上,美国、加拿大铝合金导体电缆占70%以上,日本的铝合金导体电缆也占50%以上。而我国虽然铝资源十分丰富,但应用量不到1%,主要原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21,30(7)
正0引言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主要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保护套等部分组成。在做电力电缆相关检测任务时,需要将电力电缆外保护套进行剥离,常规手段是通过人工进行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并且存在难以控制切割深浅、切削效果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编织电缆屏蔽的一个新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编织电缆屏蔽的特殊结构.计算其转移阻抗及内,外表面阻抗时,不能直接用 屏蔽层为圆管的Schelkunoff公式。新提出的编织电缆屏蔽层的简化模型,推导出转 移阻抗的扩散项Zd和内、外表面阻抗的公式,公式与Schelkunoff的公式不同,其中 Zd的公式与Vance经过试验验证提出的公式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设计思路和材料的选用。地线芯导体采用钢丝绳加强,动力线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软铜线束绞和笼绞,内、外护套之间采用高强度细钢丝疏绕加强的结构,加强层和内、外护套采用一次成型技术。研制的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2.
低烟无卤变频采煤机电缆动力线芯导体采用六类镀锡软铜线结构,为多股细镀锡圆铜线股绞和复绞,并且为股绞和复绞同向的结构形式构成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绝缘是以三元乙丙胶为基料的低烟无卤橡皮紧密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上形成动力线芯,三根控制线芯外的屏蔽层兼做地线,缆芯外挤包内护套后进行钢丝铠装,外护套是以阻燃、耐油、耐高温、耐臭氧、耐酸碱、耐化学试剂、耐磨、防水的以三元乙丙胶为基料的低烟无卤橡皮挤包构成电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NY4-1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及在铝与聚乙烯粘结过程中的作用原理。使用偶联剂,可成功地解决塑料通信电缆粘结护层中铝与聚乙烯牢固粘结的难题,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塑料通信电缆的防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该产品采用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碳黑、抗氧剂等助剂,按特定的工艺配方制成的电缆护套料,具有优越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抗户外大气老化性能,良好的低温和机械性能等特点。其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超过原指标一倍,广泛应用于耐环境要求较高的通讯电缆、控制电缆和光纤电缆的护层。现已被列入1994年国家级新产品。  相似文献   

15.
含三相单芯电力电缆的高压交流系统继电保护整定及短路电流计算需要获得精确的电缆芯线等效阻抗和导纳参数.首先对考虑各导体层间互感和电容影响的三相单芯电力电缆阻抗及导纳矩阵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电缆外导体层的不同接地方式给出了外导体层中电压电流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导体层互感和电容的消去方法,提出了三相单芯高压电力电缆芯线等效阻抗和导纳的计算方法.针对三相单芯电缆的一点接地、两端接地、交叉互联接地3种常用接地方式搭建了PSCAD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间接雷击对埋放塑料外护层电缆的影响.其分析方法是利用电偶极子场对间接雷击的电磁场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此时电缆金属护套和芯线问的感应电压.本文主要分析步骤为:建立雷电流模式分析雷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建立塑料外护层电缆—大地间等效电路和在雷电流场作用下的传输线方程,然后得到埋地电缆护芯间感应电压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单导体传输线与屏蔽电缆串扰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时域BLT方程对单导体传输线和屏蔽电缆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单导体传输线和屏蔽电缆的串扰模型分解为内、外传输线系统,应用时域BLT方程对内、外传输线系统求解,分别得到屏蔽层和芯线上的电压、电流响应,内、外传输线系统通过转移阻抗联系起来。研究了不同频率正弦波激励时,同轴电缆和双芯屏蔽电缆屏蔽层和芯线终端的时域串扰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同轴电缆和双芯屏蔽电缆芯线终端的串扰响应幅值随着激励源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压电缆线路护层绝缘状况与护层循环电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监测护层循环电流变化情况可以有效监测高压电缆线路绝缘变化情况的论点。在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护层绝缘状况的判据。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研制了一套护层绝缘监测系统,安装在220KV电缆线路上,实现对电缆护层绝缘、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箱和接地电缆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9.
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传输线路。高频传输电缆(10)的传输线路部(20)包括电介质主体(200)。在电介质主体(200),从第一主面侧沿着厚度方向,形成接地导体(211)、信号导体(221)、以及接地导体(231、232)。从与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接地导体(231、232)设置在与信号导体(221)不重叠的位置。接地导体(2221、2222)形成在电介质主体(200)的厚度方向上与信号导体(211)相同的位置上。接地导体(2221、2222、231、232)利用层间连接导体(290)与接地导体(211)连接。各接地导体(2221、2222、231、232)的宽度比信号导体(221)的宽度窄,接地导体(2221、2222、231、232)宽度之和比信号导体(221)的宽度宽。  相似文献   

20.
解志刚 《科技资讯》2014,(2):104-107
提出一种新型电缆护层故障测距方法,它是利用单芯电缆发生单相护层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暂态电流行波进行实时的故障定位,称之为单端行波法故障定位;对电缆进行相模变换,分析电缆故障时行波的传播特点,根据此传播特点提出电缆波速现场测试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模量进行故障定位;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