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更新造林,促进营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新造林是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许多方面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影响着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植树造林的广泛开展是由我国资源状况、林业发展实际而决定,促进林业资源恢复,加速林业整体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植树造林这一关键环节,多在造林地整理、造林方法更新、造林技术运用方面下功夫,这是当前植树造林和林企基础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该研究从林区造林地整理和植树造林的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造林地整理的方式与方法,列举了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分类和应用,希望为行业进行造林地植树造林工作带来经验指导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形势下,我国国有林区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革。在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时,伴随着国有林区改革的不断开展和深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该文就对国有林区改革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国有林区改革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林业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林业资源总量十分丰厚,但由于早期林业资源的不科学开发,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造林抚育工作成为林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就林业生产中造林和抚育技术进行综合全面探究,希望对林业生产领域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尚属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尽管林地总面积较大,但人均林地远低于同等国家。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林业资源,并采取有效的造林手段,增加我国林业资源储备,维持林业长久发展,成为我国无数林业工作者的关注焦点。本文从我国林区特点入手,与现代造林技术紧密结合,阐述了现代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方法与我国其它林区的造林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对发展和培育资源更加有利。本人就相关问题进行粗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是我国林区发展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技术类型。随着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要不断深化,以推动林业生态的快速恢复。该文以笔者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在文中先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分析,之后探讨了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方法,希望对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国有林产权制度,有利于理顺和调整国有林产权主体关系,实现各产权主体合理的利益分享,保存和更新林业资源,对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林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国有林产权经营模式,探讨其对我国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党中央做出了实施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国有林区改革这项特别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如何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顺利推进改革至关重要。该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做好国有林区改革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落叶松应用在林业建设中应该抓好育苗和造林两个主要环节,要突出落叶松育苗的技术,保障苗床制作、浸种、播种等重要环节的细节,在做好落叶松植苗、抚育的基础上,提高落叶造林效果,为落叶松资源的林业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宏伟  王惠萍 《甘肃科技》2008,24(3):131-134
通过对干旱荒漠区深栽造林地内浅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总结出在适宜深栽造林地段深栽造林后,不会改变林地内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对于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从而发展林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是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必须依靠林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工会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面对新机遇、新常态、新任务、新希望,工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合力,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巨大活力和磅礴力量,在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定萍 《广东科技》2014,(2):126-126,1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资源的采掘力度不断加大,在林业方面,出现了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局面。因此,国家加大了林业建设,着力于推动森林资源的新建与重造。目前,在林业建设上,逐渐由发展国有林场扩展到场外造林工作中。这些新措施的实施对于加强我国林业以及生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国有林场场外造林为核心展开全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场场外造林的发展,并且分析如何通过发展国有林场场外造林来推动区域林业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国自然环保护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加大了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林业资源为我国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林业资源管理与有效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林业现状,其次阐述了做好林业资源管理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林业造林方法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是我国林业资源重要的产出地和蓄积地,由于天然林业资源日益减少,特别在"天保工程"推出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产出数量正在逐步减少。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结构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依然比较大,因此,需要林业工作者寻求出新的措施和办法稳定和扩大林业资源的提供。人工混交林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是利用树种的习性,结合造林地特点,用人工干预的方法促进林木快速成材,提高林业资源产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混交林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养分,加快林业资源的成长速度,为林业提供更加广泛经营方式,改善造林地土壤条件,创建有利于林业发展的生态,综合性地促进林业的整体发展。东北地区做好混交林造林工作应该立足于东北地区的实际,在明确混交林定义的前提下,掌握适合本地混交林混交的各种方式,熟练应用各种混交林混交的类型,充分发挥混交林对生态、环保和经济建设的功用和价值,找到东北地区营造混交林的策略,为整体提高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起到提领和统帅的作用和参考作用,在管理上和技术上整体提升林业工作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仁炎 《广东科技》2013,(20):158-158,1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内林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十八大指出,搞好生态建设,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领头军,成为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有生力量。但由于我国林业监管起步晚,发展缓慢,制度陈旧单一,过去较为保守的传统造林技术和营林手段相对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营林工作的需要。现就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应采取的方法、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几点建议等方面对现代营林工作进行分析。搞好营林工作对于提高我国营林工作效率、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和推动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增国 《科技资讯》2010,(19):221-221
我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造林管理需要将林业发展建设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是一项系统而且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我国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工程造林管理机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工程造林组织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只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实现对工程造林工程的科学管理。为此本文主要以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为论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现国有伊春林区林权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的思路和方法,保障林权听有者的收益权,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以此推动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状况比较严峻,需要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造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造林绿化和资源管护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火灾受害率将降低;减小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提高防治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