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深刻影响了近代南通,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甚至让世界为之动容。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举行过三届,第一届和第二届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在北京召开。在张謇逝世8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学术研讨会第一次在张謇的故乡南通召开。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史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大学、张謇研究中心承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张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协办。来自日本、美国、德国、中…  相似文献   

2.
南通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张謇曾多次上书清廷,建议效法西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公共图书馆。张謇创办了南通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早期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和实践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样本。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张謇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张謇创建的南通公共图书馆的详细情况,讨论了在图书馆的性质、宗旨、编目、管理、建馆等方面张謇对图书馆学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征.儒家为王权本位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为它奠定了重本主义、重位主义等主要的哲学思想;荀子贡献了王道政治学;孟子则贡献了"民本"的配套理论.  相似文献   

5.
王飞 《科技信息》2007,(30):218-219
"忠实不欺,力求精进"是张謇先生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所题撰的校训,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价值取向。要不断发扬校训精神,进一步继承、发展和创新张謇职业教育思想,必须深刻理解校训的内涵,全面把握校训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张謇在二十世纪初任农商总长,大力倡导棉铁主义,注重棉种改良,设立棉作试验场进行试验、驯化,在沿海垦区大规模引进陆地棉推广种植,形成我国最早的美棉专业棉区。由张謇任校长的南通大学农科棉花改良选育在全国启动最早,成绩斐然。张謇棉种改良的主张和实践为建国后岱字棉15在南通垦区引种成功和全国大范围棉区迅速推广确定了基础。张謇作为中国近代引种示范棉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7.
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实践的产物.张謇苦心经营,以其独到的经营管理,直接促进了大生纱厂的发展.但由于张謇晚年的经营失误,更由于外部环境的极为不利,大生纱厂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8.
王道政治的整体形态与总原则是以教摄政,为政以德.马一浮认为道德之外无别有所谓政治.而一言可以该摄性德之全者曰仁.故德教即仁政.德教仁政落实在制度上即礼乐制度.他认为舍礼乐无以为政,凡一切政典皆为礼之所摄.而孝则是王道政治本始的实践原则.盖礼乐之义,行之必自孝,一言而可以该行仁道者日孝.故马先生的王道政治观,概括为德教仁政可,概括为礼乐制度或礼治可,概括为"以孝治天下"亦可.此类概括皆方便,其实三者一体存在,为王道政治展现的基本内容,是马先生王道政治观的基本思想组成.  相似文献   

9.
以南通大学为例,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在办学特色与特色教育中的作用,介绍了南通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张謇特色数据库、筹建的江海文化问题阅览专柜以及收藏的南通地方经济文史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南通市城区东南濠河之滨,有一片风光秀丽的园林建筑群,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作为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名声遐迩。然而,也许人们还不知道它同时还是我国最初的自然博物馆。1894年,张謇(读jiǎn)在北京考中了状元,但当他目睹了  相似文献   

11.
张謇"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形成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进程中。在他的整个教育实践中,无论是学校教育宗旨的确立,还是仿照西方学制构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抑或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都充分体现出"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张謇"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清末民初教育由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教育的发展和转变,而且对解决当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如何引进、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和改革教育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南通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可以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唐闸是其核心区域,南通旧城区是旅游的重要基地,并可以辐射到所属县市,与外地联手,形成旅游网络,使之成为有明显经济效益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宋室偏安江南以来,近习小人干政,进贤之路壅塞,加剧了政治混乱.朱熹从传统的儒家政治理论出发,尤其是基于以道学为典型的新儒学理想,主张格定君心之非,简拔贤能从政.他认为,树一好宰相,建一良性监司体系;各级官员都以仁,智、勇为德,识道理,晓大义,做事细密,就可以刷新世道人心,也就有了实现三代式的王道社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张謇对推动我国晚清民初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介绍了张謇图书馆思想产生的内因,分析了西方文化慈善及图书馆事业对张謇图书馆思想的影响,探讨了形成张謇图书馆思想的国内形势与地域优势,阐述了张謇利用图书馆保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謇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同时,又开辟了企业办高校的新途径,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刍形。张謇在办学的探索中,构建了我国近代高等工科教育的思想,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优秀纺织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我国近代纺织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謇慈善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公益活动是张謇人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謇之所以会对慈善公益事业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其思想根源主要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商人的正名愿望、绅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强意识。佛教只是张謇用以迎合大众心理,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工具,而不是他投身慈善事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11年6月7日,两位清末风云人物张謇与袁世凯在河南彰德洹上村有过一次非同寻常的会晤。可是,有关这次会晤的背景、内情及会晤在两人关系史上的作用等问题,至今未见专文进行探析,笔者不揣冒昧,试以此文求教于专家学者。一洹上会晤是张謇促成的。1911年6月6日,张謇在进京途中,电约袁世凯:“别几一世矣!来晚诣公,请勿他出。”从而导致了两人在袁世凯当时的住址——謇上村的会见。“别几一世矣”,系张謇对两人自1884年后,已有二十八年未曾会面的感叹。张謇袁世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彰显自身先进性,为民办实事的奋斗历程的凝缩.全面准确地把握三代领导核心"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关系,对于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责任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各项工作,推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提高,无疑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史知识》84年第9期刊载了一篇题为《从状元到资本家的张謇》的文章,其中谈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迫于父命再次进京参加会试。他本来已无信心,却不料高中一甲一名,循例授翰林院修撰。”(重点系笔者所加)近年来,在《青年一代》、《书林》等通俗读物发表的有关张謇的文章中,关于张謇高中状元一事,大致也都持与上述观点相似的说法,或者说张謇原来淡泊功名,或者说张謇参加会试本无信心,但结果张謇却完全凭着他个人超众的文才而春闱连捷,大魁天下。事实果真这样吗?答曰:並非尽然。张謇夺魁,固然是由于他文章锦绣,但也有相当大的其他因素。今拟据笔者手头掌握的一些史料,作《张謇“夺魁”小考》一文,以飨读者,聊存一说。不妥之处,尚祈高明赐教拨正。  相似文献   

20.
从职业精神关涉的对象来看,职业精神包含三个层次,体现了从业者对职业、对个人承担职业工作以及基于职业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张謇在兴办实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培养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借鉴张謇实业教育思想,推进校企合作,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等举措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