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959年4月14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刊登了心理学家曹日昌同志所写的“由学术批判明确心理学家的研究任务”一文。该文指出了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介绍了去年心理研究所开展的心理学研究方向问题的辩论及北京师范大学发起的对心理学中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运动,并对这次批判作了一定的估价;从而提出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作者在该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争论的中心问题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刘少炽先生在争鸣(西北师范学院院刊)1957年7月号第5期上发表了“在化学中引入‘基子'概念的建议”一文.其中作者首先指出自从波以尔1661年把“元素”这一名词使用到化学中以来,学者们把“元素”与“单质”这两个概念都看成是一样的.此后1801年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也是建筑在波以尔关于‘元素'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把分子看成是原子的机械累积体”.这种见解是错误的,虽经门捷列夫和布特列洛夫的指出,然而把“元素”与“单质”等同以及把分子看成是由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学者先塔戈泰(J.Szentago-thai),在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上,发表一篇题为《心理功能的基质——大脑皮质的神经机制》的论文,提出“心理——脑相互作用” (mind-brain interaction)的理论。这是当代科学前沿有关脑——意识理论的一个新观点。它不仅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问题直接有关,而且也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很值得引起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范式"(paradigm)术语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年前,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不可通约的”术语吗?》。在那篇论文中,我对所提出的问题做了否定性的回答。因为爱因斯坦在1946年撰写、1949年发表的“自述”中,马赫在1905年出版的《认识与谬误》、可能在1895/1896年的系列讲演“探究的心理学和逻辑”中,都曾经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使用了“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inkommensurabler)术语——先于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本文,我拟通过手头的资料论证,库恩也不是在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意义上首次使用“范式”(paradigm)术语的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学科观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心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直接与另外一个理论心理学问题--"心理学危机”紧密相关.主流心理学长期以来受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其心理学学科观以"解释、实验、客观”为主要特征,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还原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而受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和补充,坚持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心理学学科观,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整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小毛里斯·恩·里希特(Maurice N.Richter,Jr.)著的《科学的自主——一个历史的和比较的分析》(The Autonomy of Science-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已于198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Schenkman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共九章,179页, 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分析历史上和当代的各国科学体制,着重注意科学“自主”的概念,讨论科学相对于社会环境,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并以哪些方式是“自主的”。  相似文献   

7.
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心理而言,库恩的范式论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范式论对科学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和对科学中人性的张扬,有助于科学心理学重新回到人这一主题,在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上,范式对自然科学的解释特征的阐释,使人文心理学的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理论建设上,范式论批判了科学的“积累观”,这就使理论心理学可能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概念定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技术概念:定义的考察高技术一词的英语是High Technology,缩语为high-tech。人们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源于美国。当前一般公认的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20世纪中叶的事情。因此,具有特定内涵的高技术概念的出现时间也不会逾越这一时期。我们至今所见到的比较早的有关高技术的正式定义,是在美国国家科学院1971年出版的《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的“考察当前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文中。美国商务部1985年出版的一份题为《美国高技术贸易与竞争能力》的报告,对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是从1965年开始的。([1],p.8)美国从1981年开始,出版了以“高技术”命名的专业刊物——High Technology月刊。1983年出版的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中,收入了高技术的词条。  相似文献   

9.
“争鸣”(西北师范学院编)1957年7月号第5期上,刊登了章仲子先生“论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一文,着重谈到了“自我观察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问题.作者看来:心理学应该采用客观方法可以说是一致的.分歧在于对“自我观察法”在心理学中有无存的权利问题上. 该文作者将近几年来苏联和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分为三种: (一)以捷普洛夫为代表的看法(1952年在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所召开的心理学会议上的发言)认为自我观察法根本是一种主观的方法,和客观的方法不相容.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不但不能用它,也不需要它. (二)以1954年第四期“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发  相似文献   

10.
行为主义的哲学困境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主义在当代面临着广泛的哲学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是行为主义拒绝正视人类精神存在的批评。行为主义所面临的困境是其极端的哲学本体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由于它内丰物理主义的本体论,结果成了一种“无头脑”和“无心理”的心理学。它在方法论上则片面追求物理的客观性,将客观性与主观特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一种取消主义的反辩证法的立场。行为主义的困境告诉我们,当今的唯物主义必须正视人类精神,必须充分肯定精神在世  相似文献   

11.
"非科学的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6月,160余位心理学者聚集在纽约Edith Macy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题目是“非科学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声音”。与会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以外。研讨会所提出的“非科学心理学”并非是指没有科学性的心理学,而是相对于传统的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心理学”而言的。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危机问题使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了解“非科学的心理学”的立场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应当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1,(23):50-51
编者的话:“心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宰着你的心情、影响你的效率,还能指点你的为人处世。如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目前,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评选出了“2010年度十大心理学发现”,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心理学界去年的“大事记”。  相似文献   

13.
章颐年是我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卫生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留学美国期间,时值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在比尔斯的倡导下正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他深受影响,遂以中国的比尔斯自许,立志要在国内掀起心理卫生运动的浪潮。他最先将"心理卫生"作为一门课程引入我国大学课堂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卫生领域学术专著《心理卫生概论》。同时,他在大夏大学创立了教育心理学系和校级心理学会,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心理学通俗刊物-《心理季刊》,创设国内首个心理诊察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某些术语的混用现象出发,论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走向,特别是术语本土化的必要。处理好“人格”和“个性”这两个核心术语的分与合,当是人格理论在我国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一、从两种心理学专著的书名说起翻看两本英国企鹅书局出版于50多年前、后又多次修订重印的英文专著:一本是The Physical Basis of Personality,作者V.H.Mottram是一位生理学教授;另一本是Frames of Mind,作者L.Hudson是一位教育学教授。由作者的身份和目录中均列有规范的综述、参考文献、术语汇编和索引即可断言,两书分别专题研究Personality和Mind问题,属于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原创论著。先说前一本的译名。of之前当译为“生理基础”,可见其是学术著作无疑;of后的关键词Personality,有人汉译成“个性”,有人译成“人格”,这在近二三十年出版的中文心理学论著中很常见。比如以《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冠名的几本高校教材,差异只是论题重点和章节排列不同,而所附的英文译名都是“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1]两种书把“个性”与“人格”混同使用,这与我国最大型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释义基本一致,[2]且有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9年公布的《心理学名词》为依据。问题是——如此“一英词两汉译”的做法,或者说用两个汉语词表示同一个概念,中国大众能认同吗?为了不违背科技术语单义性的原则,对于来自西方心理学的Personality有无更适宜的处理办法呢?再说后一本。of前的Frame基本含义是“网格”或口头语“框框”,可引申为“结构”之意。of后的Mind是同汉字“心”相近的多义词,广义指心理、心灵,甚至可译成精神,在《全书》中可找到依据;[3]狭义指心境或心智,在通俗读物中,还可以按笼统而具象的“头脑”来理解。根据辞书的释义,此书可能有更多译名。同样的问题是——这个书名如何汉译,中国大众才容易接受呢?进一步要问: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有无本土化的必要?在有数千年方块汉字传统的中国,用汉字组词自有公认的规则。对于文学家鲁迅其人,国人惯用“骨气硬”表征他的人格伟大,而用“脾气大”说明其个性特点。显然,同样是“气”,骨气并不同于脾气,鲁迅的人格也不能视之为其个性。同样,精神不同于心理,阿Q精神也不等于阿Q的心理,鲁迅精神就更不能理解为鲁迅的心理,这些观念来自多门学科。然而,现行的多数心理学译著使用这些跨学科术语,往往与人们的习惯不一致。术语规范化是科技交流的需要。与自然科学使用专业术语强调统一性和国际性有所不同,术语本土化当是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心理学中国化的前提当是术语的本土化;唯如此,方能推进理论的发展和实用。二、心理学中的术语混用一窥与口头说的“行话”相近,术语作为专门学问的细胞,应是科学概念的载体,基本术语更是科学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般说来,术语具有学科专用性,有其独特的“行”内涵义,理当予以尊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汉语语境里,有些跨学科术语具有大众通用性,不专属于一门学科,大众的习惯更须遵从。就是说,在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中外学术交流中,除了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外,还应遵守如下的习惯性优先原理:大众的习惯性优先于专家(特别是西方专家)的习惯性。这个“优先”要求似乎比术语应具有的“习惯性”[2]更苛刻,但并非多余。如此强调的原因在于,不论多么专门的术语,既不可违背学科间的“协调性”原则,也不能与通用语“撞车”。因为科学理论的源头和归宿是大众,特别是直接服务于每个人的人文社科知识,终究要大众接受和实行,不能只在“行”内专家中交流,更不能只作为少数人品评的展品。以我为主和习惯性优先,乃本文立论之根基所在。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中外心理学书刊里,除了常见的个性与人格随意换用或各有偏用外,还有情绪与情感的泾渭不分,更有智力与智慧的混同等等。在西方,可能原词代表的概念本来就比较含糊,所以不必对其混用吹毛求疵。然而,进入汉语语境,如此混用就不大合宜,因为操汉语者的思维习惯是词随字义。尤其是社科著作,应当要求所用术语同一般大众的习惯观念尽量一致,即术语的学术含义不能与其字面含义发生矛盾。三、人格与个性——是“双胞”,还是“克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一门学科发展成一个学科群,这不难理解。难于理解的是我国心理学界特有的一种现象:原本属于同一研究范围,其内容及方法亦无二致,却冠以不同的分支学科名(如前述的“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这在其他学科中尚未看到。人格和个性在心理学书刊的同一页甚至前后句中并立,有时把它们按“专业内”同义来看,有时又要跳出专业另作理解,随意性很大。对此,译写的人或许感觉良好,研读者却很是莫名其妙,甚至困惑。问题似可归结为以下两个:一是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涵义到底有无差异,立足心理“门”之外,当如何看待在中国心理学界通行的“个性=人格”。二是原本属于理论心理学一个部分的personality theory,从西方舶来后,何以会繁衍出两个分支学科。先说第一个。不少自撰的或编译自西方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常见同一术语personality的两译,或译成“人格”,或译成“个性”。问题是:源于拉丁文persona的personality,其涵义从最早表示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变到“角色”,再演变成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的“心理面貌”,到底指的是什么?何以会被译成形和义均不相同的两个汉语术语呢?笔者之所以确认两者不应混同,是由于看到《个性心理学》[3]一书作者就毫不掩饰地说:“由于译法不同,在中国心理学界运用(个性和人格)这两个概念时有些混乱。其实,这两个词汇的含义是一致的。”[6]前一句是对笔者论断的证实,后一句则需另加附注:只有在“西方化”了的心理学界才有“含义是一致的”说法,在中国大众看来则未必。常言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尤其是女性,讲究穿戴同打扮的心理一样,都想“穿出”自己的个性。在西方,或许能说“穿出”one’s personality,但在中国——能说“穿出”自己的人格么?再说到学校的社会功能,培养各类学生当然要有一定的规格,但与大工厂按国家标准批量生产不同,学校要向社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甚至本身也可以办成“个性化”的学校(决非“人格化”)。它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主旨在于塑造其有健全的人格(而非个性)。可见,个性与人格在教育活动中也各有不同涵义,显然不能互换。为了进一步论证,还可以从西方文字上追本溯源。person作为词根,表示所属物的主体——“个人”“个体”或“私人”,原义偏于“个”而非“人”(一般用man或woman表示单个“人”)。因此,由形容词personal加后缀ity构成的新名词personality(即“个人”+“性”),理应译作个性。作为例证,词典中还有某人“有个性”或“个性强”(a man with strong personality)等词组,此乃东、西方通行的说法,谁也不会说其“人格强”。然而在心理学领域,由于西方的哲学流派和个人冠名的personality theory繁多,所以对personality的定义也五花八门。据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的G.奥尔波特综合统计,当时下的定义有50多个。于不同中寻找共同点,从不同角度定义的personality实际表示的是同一个涵义,即“个人独特的存在状态”。如何理解这个“状态”呢?西方心理学家有一个比喻,说personality是一个“黑屋子”(black house)术语,每一种personality理论都像一束投向这个“黑屋子”的光线,只照亮其中一部分。就是说,谁也未看出personality的全貌。再从《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英译(personality)和释义看,说我国心理学界将二者“看做同义词并作广义的理解是恰当的”,又说“狭义的人格同于性格(character),狭义的个性同于个别性(individuality)”。面对如此“广”“狭”两可的说法,国内教材和其他工具书兼收两者,由之便造成了术语连等式——人格=个性=性格——在心理学界通行[4]。这无异于买回西方的“黑屋子”,再按西方习惯涂上几道中国“色”,岂不更使人眩晕?其实,返回看V.H.Mottram的书,由其主要章节均与人的生理机制(细胞、染色体、神经系统、内分泌、遗传基因类型等)有关,可见书名中的personality当然是主要表征与生理特性有关的个性,不宜译成偏重于社会性的人格。人同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个性偏重于表征人的生物性,人格偏重于社会性。前者与生俱来,任何个体的人以及高级生物都具有,与其性别、体格等关系密切,可以从生理角度研究,如V.H.Mottram的书所述。后者如黄希庭所说:它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取决于一个人被视为什么、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5]。就是说,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只属于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人所有,且随个体特有的文化品性而沉浮。这与非人生物(包括类人猿)所具有的“物格”(同时具有“个性”)——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倒有相通之处。再说第二个。学科繁衍是当代科学技术部门扩展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激光理论的提出和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前者导引出应用于众多领域的激光技术,后者则在天体物理领域引爆了一场天文学革命。可以说,20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有如链式反应一样的科技繁衍,当是一种可喜的繁荣现象。然而,以personality theory为研究对象而同时推出两个心理学分支学科名,却非什么繁荣,而是毫无新意的“繁冗”甚至失误。在不同的学科中,用不同的术语代表同一个概念(如物理学中的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都表示有方向的量)是允许的;但在同一学科中,把在其他学科中涵义不同的几个术语“拿来”表示同一个概念,难免有“侵权”的嫌疑。术语混同可能造成概念混淆。如此有违科技术语“协调性”的做法,就好比给一个孩子同时起两个大名,为使“门”外人认可这个假“双胞”户口,岂不麻烦多多!再追问一句:这“麻烦”又源自何处?下面再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差异角度予以说明。西方对个性的研究较早,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确分开以前的古希腊时代,以希波克拉底医生为代表的学者们就对反映个性特征的气质做过“准科学”的分类,至今仍被心理学界普遍沿用。作为术语使用的personality首次出现在1795年的科学文献中,V.H.Mottram认为它同individuality和character几乎可以互换使用(这也是西方式的“差不多”习惯的明证)[6]。与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人性和性格、品格这些词,作为术语用的个性和人格是从不同渠道译自西方文献。根据汉语术语的学术含义与其字面含义相一致的要求,心理学中的个性应是“个人特性”的简称;人格却不应是“人的性格”或“人的品格”的简称,而是人与格两个汉字的偏正组合,就像生物都具有的“物格”一样。二者之区别,由心理学所说的“二重人格”不可代称以“二重个性”亦可看出。简单地说,汉语中的“人格”有比于“国格”,既用以说明人在社会中拥有的尊严和独立资格,还表示应在一定的规范框内做人。对国人来说,做人应有个“人样”,即被社会承认的“格”——尊严和资格,这与西方的人以某种状态存在,涵义当然大不一样。将英文personality译成个性(表征存在状态)而非人格(标示资格和规范),既是对西方原词意切近的理解,也与中国大众的习惯观念相合。联想到苏俄学者翻译personality时,既不用характер(性格),也不用натура(人格),而是选用личность(个性)一词;如此既避免了术语混淆,也颇有“苏俄特色”。总之,汉语中的人格以及性格本是两个很明晰的概念,与人与生俱来的个性是有区别的。再以鲁迅先生为例,如果评说其精神,只能说他具有感召世人的人格魅力和异于常人的个性,不能将人格与个性随意换用。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理解二者,不应不加选择地进口西方心理学“混同”的习惯。具体地说,既无需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引进种种“黑屋子”理论,更不必动员为数不少的心理学博士和教授,去贩运西方的所谓“大五”(五因素人格模型FFM)和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并不存在简单对应关系的种种人格因素量表[7]。四、理论心理学大众化的第一步——人格和个性的“分”与“合”依据理论心理学特别是personality theory的本土化走向,有必要在繁衍不当的心理学“家族”中进行一次不大的“革命”——使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有“分”有“合”。首先在跨学科领域,将人格与个性在概念上予以明确区分(不可混同);而在学科命名时,用个性“全权”代换人格(不必混用)。早在20多年前,我国心理学家胡寄南[8]教授就在《现代中国优秀人才的个性心理品质初探》中,分析了30多年间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失误,指出其走的是“一条失败的路”,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忽视了意识及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更在于未从“人不仅是个自然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个社会实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10]另外补充说明一点,除非引用或翻译西方有关人格理论的文献,胡教授在自己很有创见的论著中,常选用“个性”而尽量回避使用“人格”一词;即使用到,一般也把它放在个性后面的括弧里。尽管他未能完全摆脱西方的影响,却仍然堪称为我国心理学界术语本土化的先驱之一。西方心理学把人格与个性甚至性格混同一气已有百年多,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使西方走向东方化。谁也不能要求中国大众都先学几年心理学专业,撇开自己的汉语习惯,先与西方的习惯接轨。相反,倒是中国大众有权要求舶来品——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实行本土化,建议我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我为主,坚持术语的“中文特性”,最好先以“个性心理学”统一学科名为好。笔者认为,术语本土化当是理论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此举或能引发personality theory研究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5.
继五八年第二期发表的福克院士及布洛欣采夫通讯院士关于量子力学的论文后,这期我们又把福克院土的“波尔量子力学观点批判”及奥米里扬诺夫斯基的“反对量子力学中的非决定论”发表出来. 我们这里也把海森堡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论文作为附件一同发表出来,在这篇文章里,海森堡赤裸裸地站在唯心主义立场,公开地、明白地反对唯物主义.这是一篇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们发表这篇反面教材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更清楚认识哥本哈根学派的唯心主义的实质,以便对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更深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三十一日,首都心理学界举行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邀集,出席座谈的有首都各有关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心理学工作者八十余人。会上大家认为去年心理学界开展批判心理学中资产阶级方向,对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但是也认为当时对批判中所涉及的许多学术性的问题,并未解决,召开这次会议,继续开展争鸣,各抒己见,探讨批判中所涉及的许多学术性问题,对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会议中着重讨论了下述四个问题:(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二)心理学的阶级性问题(包括研究方法);(三)心理学科的性质;(四)生理与心理关系。在这些问题中,有的看法比较一致,有的看法仍然有分岐。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3,(10):12
2002年12月到2003年6月间,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有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课题——柏拉图的记述美国航天飞机中有一架称为“亚特兰蒂斯”,意为大西洲。公元前38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发表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4):80-80
在学术界加强学术规范、严肃学术风纪、整饬学术道德的氛围中,李醒民主编的文集《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本文集是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2期至2001年第4期发表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专栏中的文章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对于原有的文章,大多数作者都做了修改和增补,各文的字数也由原先的1500字增加到3000字左右。由于时过境迁,与少数作者难以取得联系,只能按原文收录。另外,还添加了数篇发表在其他刊物的同类文章。72篇文章大体按内容分配在“失范概览”、“原因剖析”、“规范建设”、“道德整饬”、“学人自律”五编中。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問題,在去年全国心理学界批判心理学的資产阶級方向运动中,曾引起了爭論。其中一个关鍵性的問題,是对心理学研究采用阶級分析方法的看法和对其他方法特別是对实驗法的估价問題。大家知道,一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宇航局当前的终极目标是在本世纪30年代将人类送上火星,但如何登陆这颗红色星球仍在讨论之中.不过,美国宇航局更倾向于先在未来10年实施一项小行星探索任务,而后迈出又一个“人类的一大步”,派遣宇航员登陆火星.但据为my San Antonio.com网站撰稿的科学记者埃里克·伯格透露,宇航局实际上正在策划重返月球,将月球作为实现登陆火星的梦想的跳板.伯格说:“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曾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表演讲时指出‘我必须很坦率地说,我们已经登上月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