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液压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工艺数值模拟优化及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液压机.利用液压提供凸模拉深力、压边力以及凹模容腔压力;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凸模运动、压边力和凹模容腔压力按照规定的曲线实时的变化.结果表明,充液拉深液压机具有体积小、易操作、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板料冲压的成形方法中,正在发展一种新的拉深方法,称为对向液压拉深法或充液拉深法。现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并制成了专用液压机。本文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对这种方法的成形条件及成形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圆锥形零件充液拉深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充液拉深是一种板料冲压成形新工艺,本文用MARC软件对圆锥形零件充液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充液拉深法的主要优点,阐明了该工艺对圆锥形零件的侧壁挠度和起皱的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值模拟的汽车翼子板充液成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前翼子板曲面构造复杂、拉深较浅,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破裂和变形不足问题,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大型非线性动力显式分析软件ETA/Dynaform5.5,对零件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汽车翼子板在普通拉深与充液拉深两种工艺下的成形规律.以翼子板的成形极限图(FLD)及壁厚分布图为评定标准,研究比较两种工艺对翼子板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液压加载路径下,充液拉深相对于普通拉深可更有效地控制破裂和变形不足,提高板料的流动均匀性和贴模程度.翼子板充液拉深的最佳加载路径:拉深初始液室压力为0,在板料与凸模大部分贴合的中期,施加2MPa的液室压力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压,再增至5MPa,最后快速地增到25MPa.获得的覆盖件质量较高,壁厚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5.
采用充液拉深工艺,运用变液压力变压边力组合的方法,以DYNAFORM软件为平台,对半球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恒定压边力充液拉深下,零件易发生起皱和破裂,零件减薄率较大,无法满足成形要求.采用变液压力和变压边力组合的加载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变液压力变压边力组合进行充液拉深的零件不破裂、不起皱、减薄率小,零件厚度分布均匀,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零件的成形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电动单动超高压液压机重量轻,发动机与机体分离,携带方便能配用较多工具,而机动双动液压机重量大,运输不便,但能压接大截面导线的比较,结合多年线路施工经验和对施工机具的维修技改的实践,并结合本部所辖线路有较多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中,如需抢修,需要便于运输的施工机具等现况,论述了利用本部一台已损坏的双动液压机的部件,对一台电动式单动液压机进行改造,通过对改造后液压机的试验,和实际施工使用情况得出结论:改造后的液压机完全达到电力线路施工规定要求,实现了机动灵活,一机多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覆盖件在冲压过程中出现的破裂和变形不足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大型非线性动力显式分析软件ETA/Dynaform5.5,对大圆弧曲面、深拉深的汽车排气管零件充液拉深成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液室压力变化对覆盖件成形性的影响规律。以覆盖件成形壁厚分布为评定标准,研究不同液压加载路径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获得合理的液压加载曲线,提高覆盖件的贴模性和刚度。模拟结果表明,汽车排气管充液拉深的最佳液压加载路径是:拉深初始液压力由0增加到1MPa,缓慢增加压力并稳定在5MPa,拉深后期压力快速增至35MPa后进行保压到拉深结束。获得的成形覆盖件质量较高,最小壁厚为0.868mm,壁厚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8.
院校新闻     
清华大学设计出8万吨模锻液压机建设方案近日,清华大学研究设计出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将用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建设,以支撑国家大型飞机的自主研制。该项目创造性地运用了现代预应力坎合技术和钢丝缠绕预应力结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据悉,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完成后,将是世界上吨位最大、压制能力最强的重型模锻液压机。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和预应力坎合技术用于重型模锻液压机,以及机架不动、由机器人缠绕加工重型零件的技术,都属世界首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圆锥形零件充液成形过程中压边力与液池压力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工件成形结果的影响,圆锥形零件是曲面类零件拉深成形中较为曲型的零件之一,对其充流成形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双动拉深压力机外滑块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与原设计相比,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塑性、大高径比铝合金板材零件成形需求,提出主动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技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液压加载路径对5A06铝合金球底筒形件主动径向加压充液拉深壁厚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应用基于LS-DYNA3D内核的动力显示分析软件ETA/Dynaform5.5,确定径向压力加载区间为15~35MPa,在该区间内可以成形出壁厚分布较均匀、较大拉深比的铝合金球底筒形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液室压力和主动径向压力耦合加载路径的作用下,可有效地抑制零件球底部的过度减薄;在球底部和筒壁靠近底部的区域内壁厚减小,随着径向压力的增加,壁厚减小量降低,零件最薄处由半球与直壁相接处逐渐向球底转移。  相似文献   

12.
起皱和破裂是板材零件的两大缺陷。充液拉深成形是一种新的塑性加工工艺,可以改善曲面形零件的成形质量。压边力和液压力是该工艺的关键参数。利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旋转椭球形件在恒压边力变液压力、变压边力变液压力情况下的充液拉深成形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压边力和液压力的加载路径对于零件的成形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变压边力变液压力技术可以得到不破裂、不起皱、减薄率小、厚度均匀的零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零件的成形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向板材成形FMS构建全自动高速液压机产品技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材成形液压机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目前国际先进的生产装备系统,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现代汽车、飞机、家用电器及军工等领域所急需的高新技术和装备。为快速设计制造出高效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自动化柔性成形中心,提出了板材加工柔性制造系统开发研究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了面向FMS全自动高速液压机产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单、双动冲压液压机、快速液压机、金属挤压机等液压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整机性能影响甚大。本文用功率键图(Power Bond Graphs)的方法,建立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对此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并将仿真和程序嵌入优化程序中,对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液压力行程曲线是液压拉深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 ,该曲线确定得准确与否 ,决定了液压拉深工艺的成败。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锥形件液压拉深过程 ,并分析指出理论计算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及实验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锥形件的液压力行程曲线。通过比较认为该液压力行程曲线是较符合实际拉深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以探索新的塑性力学研究手段为目的,通过力学分析讨论了应力莫尔圆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变化区域及特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的液力塑性成形工艺,分别对液压无模胀球、内高压以及充液拉深过程中的莫尔圆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工程车辆蓄能式液压制动系统充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型蓄能器充液阀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系统充液特性动态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充液过程中充液阀的动态特性及功率消耗,得到了系统参数及充液阀结构参数对充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华东科技》2009,(3):F0004-F0004
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乳品、饮料、啤酒、制药、化工、空调等行业,原有型号0.05-1.6共16种模具及程控液压机三千吨,五千吨,一万吨规模,为满足大型企业及国外企业的各种要求,程控液压机扩大到2万吨,模具增加到33种型号,能压制成型数百种规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半滑动式液压胀形的基本思想以及小型汽车桥壳的液压胀形工艺过程,在普通液压机上试制出模拟样件。提出了钢管胀压成形工艺,先将两端缩径的管坯进行液压胀形得到轴对称的预成形管坯,再对其内部充液(水)并用模具压制成形,并试制出胀压成形桥壳样件。与液压胀形样件比较表明:胀压成形样件轮廓清楚,桥包部分过渡小圆角贴模性好,壁厚减薄量小,成形液压力低。  相似文献   

20.
工程车辆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充液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型蓄能器充液阀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液压制动系统恒压及恒流充液过程数学模型,得到了影响充液速度及时间的系统参数及蓄能器与充液阀的结构参数,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了节流口浮动时系统参数及充液阀结构参数对充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