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英国医学研究中心的卡罗琳·雷提出人的智力与大脑pH值有关,这是医学界第一次把智力与生化指标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与计算机必然地结合在一起。灵活的使用软件以及各种技巧,把医学里抽象的概念,无法看到的变化,以及微观的事物用动画展示出来,从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就是我们运用动画来辅助医学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把基于问题寻找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思想应用于肿瘤临床教学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新方法。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掌握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技能和方法,积极有效地查寻和应用相应的研究成果,使临床医学生改善临床思维习惯,积累、丰富和更新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并适应肿瘤学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临床学习中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理念,有效地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治疗,更好地体现为患者服务的职业医学思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学图像分割的目的是把图像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不同区域分割歼来,并使分割结果尽可能的接近解剖结构,从而为临床诊疗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由于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组织器官形状的不规则性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一般图像分割方法直接应用于医学图像并不能得到理想分割效果为此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类学的特色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导致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动因,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预防实践中,为长期有效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目前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实践需要医学人类学的参与,生物医学和医学人类学观点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少儿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把你们迎接到这美好的人间?是神圣的妇产科医生。这里我向你们介绍中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主要开拓者、首批中科院唯一女院士、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相似文献   

7.
汤明明  陈虹 《科技信息》2010,(10):I0086-I0086
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物理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目前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医学物理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医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医学所需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播医学知识的功能。传播医学知识是基于知识管理的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的首要职能。医学图书馆把数量众多、散乱无序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加工成有序的知识系列,通过信息服务提供给读者,以便建立人与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发挥医学知识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6—11日,国际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ISHM)第9届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医学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承办,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协办。这是国际医学史学会自1921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会议。大会主题为"全民健康:跨越文化与疆界的文明"(Health For All∶Heritage Across Border and Culture),讨论了传统医学史、丝绸之路上的医学与疾病史、国际卫生史、专科史、医学编史学、医学教育史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构建基于MOOC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微课教学系统。方法把该课程制作成"微教案""微视频""微课件""微习题""微互动"和"微反思"6个部分。结果把6个部分有机整合成一个教学平台,进行实践。结论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明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得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有效地增加了师生互动,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11.
哲学课教学联系医学实际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青  龙欢 《科技信息》2007,(18):225-226
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思维形式,令学生觉得深奥难懂。如何使哲学变深奥难懂为通俗易懂,提高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能力,本文从医学的角度,把哲学基本原理联系医学、把理论思维应用于临床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哲学课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系统医学是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和认识复杂的人体及其疾病,并把传统和现代医学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集成整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现代医学体系。系统医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而诞生的。《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医学是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和认识复杂的人体及其疾病,并把传统和现代医学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集成整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现代医学体系。系统医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而诞生的。《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系统医学是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和认识复杂的人体及其疾病,并把传统和现代医学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集成整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现代医学体系。系统医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而诞生的。《系统医学》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相似文献   

15.
王奕 《科技信息》2011,(5):I0123-I0123,I0089
本文试从印度传统医学的含义以及它与宗教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把对“佛教医学”的认识与印度传统医学进行比较.得出从内涵上来说印度传统医学包含了“佛教医学”,“佛教医学”是印度传统医学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在研究中不能将佛教教义和医学理论去硬性比附。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专业背景是医学 ,业余时间研究医学人文 ,因而对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一书 (以下简称《基因组》)有学理上的关注 ,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首先 ,这本书揭示了当今生物科学的神奇魅力 ,通过阅读 ,读者会发现生命科学不仅是“顶天立地”的 ,而且是“纵横捭阖”的。“顶天立地”指的是生命科学探索的内容与方法既是尖端的、前沿的 ,冲击着当代科技的最高峰 ,同时又是世俗的 ,生活的 ,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乐于了解、谈论 ;而不像其它的尖端科技 ,普通百姓只是把它看成是科学的业绩、人类的荣誉 …  相似文献   

17.
医学科研协作是指通过组织,把分散的、多方面的医学科技力量统一起来,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提起医学,通常人们总会把它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医学即治病”的概念普遍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概念并不错,只是很不全面而已。实际上,医学与生、老、病、死的直接关联仅仅是医学的第一层面,也是医学的前沿阵地。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医学工作者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在很多情况下,人的生、老、病、死问题并不是仅仅用医学手段就能解决的。此类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当今医学难题之一的癌症,在其综合病因中,化学因素和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化学因素显然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不会依医学的意志而停滞。遗传因素则与社会上的婚配关系、传统习俗等有关,当然也不排除个体差异及突变因素,这些亦非医学所能轻易干预的。又如,目前最引起西方特别是美国关注的艾滋病,除了有它的医学问题亟需解决外,看来也与60年代以来鼓吹的性解放运动密切相关。现在已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性关系的混乱是引起美国艾滋病泛滥的重要社会根源。美国的大小报纸每天都有有关艾滋病的讨论,其中更多的是涉及社会学方面的讨论,看  相似文献   

19.
吸烟行为的改变是多方面的,我们从医学本科生与医学研究生戒烟原因的比较的侧面,来分析戒烟的原因,为政府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戒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象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地区某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生、医学博士生845人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研究生劝说戒烟的人排在第一位是父母和男女朋友;医学研究生诱发戒烟的原因排第一位是因为健康的缘故。结论通过戒烟的调查研究这一角度,来分析控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冬荣辉 《科技资讯》2008,(36):194-194
医用化学是医学高职院校培养医学各专业人才的一门十分重要基础课,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医学高职教育教学依然陷于"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中,陷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现状中。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表现为三型,即重复型、记忆型、封闭型,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薄弱,这与现代教育是相悖的。教与学的方式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是单一、被动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独立自主探索知识,而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医用化学教学应当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适时改革,用新理念与新方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医学理论与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