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土地是人民生活和一切生产建设的活动基地,是自然地理要素长期相互作用并受人类长期影响的自然综合体,是农业生产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利用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土地利用现状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对一个比较大的地区,用文字来描述各种土地利用现状是很困难的,编制土地利用图便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土地利用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定期编制土地利用图,就可以从中找出土地利用方式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及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预测预报土地利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现状图简称土地利用图,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概查和详查)的基本成果。对于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此项成果应有三种地图:一种是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工作底图,经调绘、清绘而成的分幅土地利用调绘原图;另一种是按行政分区,以完整的制图区域作为图幅范围,用土地利用调绘原图作基本资料,经过制图综合编制而成的县(概查)或县和乡(农区详查)的土地利用挂图;第三种是由县、乡土地利用挂图缩编而成,作为文件插图用的土地利用概图。本文仅叙及有关编制县、乡土地利用挂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方法研究——以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进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全面加强土地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使用目的需要不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图缩编为目前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所广泛采用的方法.纯手工的地图缩编方式速度慢、精度差,而全自动地图缩编仍是困扰地图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并介绍了采用GIs软件对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半自动化缩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预测——以井陉县威州镇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以遥感影像得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 ,通过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 .并且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马尔可夫模型 ,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缩编过程中,图斑选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分别采用资格法和定额法,对北京市朝阳区和密云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1∶5万到1∶10万缩编,并对不同方法的缩编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实例研究发现,与定额法相比,采用资格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中面状图斑的选取,不能较好地保持土地利用结构;定额法中,整体选取的定额法稳定性较高,但不能兼顾每一地类的重要程度;在保持地类结构稳定性方面,分类选取的定额法在三种方法中最优,更为有效可行,为更好地实施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主题功能区划的视角下,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地形图(DEM)、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及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以长治市各乡镇为基本单元,测算和评价了2010年长治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年,长治市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为63.19万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5.27%;全市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平均值为0.199hm2/人,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但各乡镇间差异较大,总体趋势是西北太岳山和东南太行山的丘陵低山地区较为丰富,而经济相对发达和人口较为集聚的上党盆地以及河谷地带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即基于同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边界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单元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判断图斑内对应的土地利用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提取影像发生变化区域范围。以某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为例,通过对该区域2013年高精度遥感影像与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对938个图斑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发现变化图斑12个。其中,8个为实际发生变化图斑,4个为错判,无漏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并适用于识别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林用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海珠区1993-199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同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全面把握城市土地变化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形(DEM),运用DEM数据提取出高程数据和及地形起伏度,对广西都安县的不同地貌类形的土地利用分形研究,得到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形图,并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得到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类形的分形特征,揭示了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民生活和一切生产建设的活动基地,是自然地理要素长期相互作用并受人类长期影响的自然综合体,是农业生产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利用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土地利用现状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对一个比较大的地区,用文字来描述各种土地利用现状是很困难的,编制土地利用图便成为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甘肃省和政县小南岔河区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及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计量地理模型方法,对研究区周边14个村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小南岔河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较低,区域内各村的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差异较大,整体从北向南降低,多样化分析与集中化分析成反比关系,且土地利用整体功能较差,利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彭婧 《科技资讯》2010,(23):244-244
“一张图”工程是卫星遥感技术发展和延伸的产物,它是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及基础地理等多泺信息的集合;也是与土地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迭加共建的综合监管平台。随着政府电子政务和丹络办公体系的逐步建立,遥感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凭借拥有最新、最快、最多信息资源优势的“一张图”工程将成为土地调查和苴管等日常工作的新趋势与必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检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检查,土地开发整理的调查以夏城市用王土地状况调查.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调查等工作中都会出现其身影。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7年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影象图编制了该时段呼和浩特市城郊结合部典型地段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通过实地勘察编制了1996年同一地段的土地利用变更图。在进行面积量算并取得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该调查地段近10a间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编图实践的基础上,研讨了县(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中的几个问题。阐述了编图资料的正确运用,地图内客转绘方法的研究与编绘过程中的制图综合。指出编制县(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开发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完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分析了融水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确定了融水县土地整理开发目标和土地整理开发区,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指标调整与利用分区为基本内容与方法制定的。因此,数形结合是上地规划的特点。数就是指土地利用指标调整;形就是土地利用分区布局。自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也就成为规划的主要成果。该文以多年的实践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分别进行了综合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安徽省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以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Sankey图、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近40年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结合Getis-Ord General G聚类方法和多距离空间聚类(Ripleys K函数)方法对安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西南部中小城市曲靖市2006、2011、2015年TM影像图,依托ArcGIS10.2和ENVI5.1,采用最大似然法,结合转移矩阵和各时段单一用地类型对比图,定性定量地研究评价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驱动力,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转移情况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3个方面研究曲靖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年限内曲靖市土地利用情况总体科学合理,其中耕地、灌草主要受限于气候和政策原因变化较为剧烈,在2006—2011年和2011—2015年时段均接近其总量的50%;建设用地以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张,在两个时段向其他用地转移维持在20%左右,主要集中于麒沾马一带人口密集区;研究可对曲靖市该时段的发展情况评价提供依据,对曲靖市土地利用和发展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抚州市临川区2005年、2009年及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及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3个方面探讨了临川区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的演变特征。根据2005年-2014年临川区社会经济数据选取了17个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SPSS19.0对选取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用地类型为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2)总结引起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TM彩色合成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编制成的陕西省1:5×105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八大类型,运用数理方法,算出了比较确切的面积数值,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结构格局和分布规律.此研究为省级有关部门决策和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