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的发育水平,以及生活的群体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大学的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恋爱与情感问题,换句话说大学生恋爱是合理合法的。当然一些同学在面对恋爱和情感的问题时能够处理的好,有的甚至是爱情、学业双丰收,但大多数陷入恋爱的同学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情形则不那么乐观,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心态、行为等等不正确,近而对自身、他人、学校、社会产生了一些较坏影响。  相似文献   

2.
阿Q在精神胜利法中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避免了因要做他自己而产生的绝望。但当他碰到恋爱问题的时候,它就失灵了。他的求爱是源于这样一种深厚的“生命无意识”,是他的性别自我渴望获得认同与肯定的生命需要。这种生命需要如此本真,如此强烈,以至于他无法去粉饰。但阿Q合理的生命无意识在日趋没落的封建末世屡次遭到僵死冷酷的集体无意识的打击与摧残。他的恋爱悲剧堪称范例。当阿Q在生命无意识的驱动下稍一偏离集体无意识的严酷规范时,他的精神和肉体便被同类们的集体无意识无情地挤灭。  相似文献   

3.
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依据大学生的生活成长轨迹,建构大学德育内容的模块:跨入大学校门讲学习道德、迈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涉入择业领域讲择业道德、进入恋爱季节讲恋爱道德、走入婚姻家庭讲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4.
这是小区门口的川菜馆老板跟我闲聊时无意间说起的一个故事,因为他刚回雅安老家接来了受灾的家人,而他提及的那对小夫妻原先就是他的邻居。像许多的情侣一样,他和她恋爱时的感觉仿佛比蜜还要甜。然而,恋爱不过是婚姻的序曲,踏上婚姻的红地毯,充满鲜花的婚礼背后往往却隐藏着平淡而又乏味的生活。在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虽说他们各自忙着自己的工  相似文献   

5.
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依据大学生的生活成长轨迹,建构大学德育内容的模块:跨入大学校门讲学习道德、迈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涉入择业领域讲择业道德、进入恋爱季节讲恋爱道德、走入婚姻家庭讲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6.
武剑  冯秋菊  刘楠 《科技信息》2010,(20):73-73
学生恋爱现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大学校园内的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化,公开化.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的恋爱原因 ,同时针对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时期,大学生恋爱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然后运用卡方统计检验方法进行独立性检验一些相关的分析,进而找出了大学生恋爱的普遍规律,并给出了一些对大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感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13,(10):48-49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党员恋爱同居现象随着对"禁令"的解除也日趋普遍,虽然已经不足为奇,但他们党员称号的特殊身份,其恋爱的一举一动,对其他学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井冈山大学的实际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党员恋爱同居的新变化,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以恋爱为课题已开设课程,大学生恋爱课程的开设受到各方面热议,可谓褒贬不一。本文基于这一点通过文献考察的方式以及网络问卷调查结果的辅助对大学生恋爱课程的开设展开分析,客观的阐述大学期间开设恋爱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分析及其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科技信息》2009,(31):141-142
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中却存在着恋爱与责任的偏离,恋爱与道德的偏离,以及恋爱与婚姻、家庭的偏离。论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的恋爱观的现状分析以及伦理审视,阐述爱情的实质与大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2.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1):F0004-F0004
胡述兆教授出生于江西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潭口村。他19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正大学化学系,后随学校迁往台湾。 到了台湾,胡述兆考入了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他又考入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先后攻读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并到美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开始对图书馆学感兴趣。就读于美国宾州维拉诺瓦大学,并获得图书馆学硕士。从此,图书馆学就成为他的终生职业。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爱情观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现今女大学生大学期间恋爱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其面临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大学恋爱不能长久的原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其原因有:大学生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情感独立与情感依赖的矛盾;独立的爱情需要与不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有利的恋爱环境与有限的校园范围的矛盾;恋爱的浪漫性与生活的现实性的矛盾;注重恋爱过程与轻视恋爱结果的矛盾;纯洁的爱情与不纯洁的恋爱动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洞穴求生记!     
<正>35岁的拉里·利契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为了调节失业后的消沉情绪,他要一个人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喀斯喀特山脉胡德山麓登山。出发前,他画了一张登山路线图,交给了朋友巴迪克夫妇……  相似文献   

16.
王键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153-156
邓球柏教授的《白话易经》重版,邀我作序。球柏教授曾在湘潭大学工作,是周易研究的专家,我原在湘潭大学工作时与他相识。我们不同行,学术上没有直接的交流,但同在一个学校共事,相互认识,相互尊敬。几年前他离开湘潭大学时送我一本他的专著《白话易经》,并在扉页上郑重题上请我斧正的话。我知道那是客套,我既不懂古文,也不懂易经,他也并非真的需要我们非专业人士所谓的指正,他的客套只不过是向我展示他的学术张力而已。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政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恋爱观的类型及成因进行了论述,对大学主恋爱观教育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新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09,(9):8-8
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自动代理程序和小广告日益猖獗,简直让人抓狂。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要算访问某些网站时要输入的验证码了。这些字符扑朔迷离,几乎让人无法识别。现在美国波特兰的一家公司打算对传统的验证码系统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19.
邹盛元是不幸的,因为家庭的贫困,他险些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是几个哥哥的牺牲才成就了他的大学梦;邹盛元又是幸运的,他刚到深圳的第二天,在很多人还不知直销为何物时,他就接触到了直销、接触到了完美,并在直销领域一路走远,直至今日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学生的性意识开放,公开化程度较高。21.2%的人对“性”感兴趣,有59.7%的人认为“性”不需要回避,14.6%的人表示对“性”无兴趣,表现出厌恶“性”的只占到3.1%。40.1%认为上大学谈恋爱正常,55%的人认为恋爱对学习没影响,18.9%认为恋爱影响学习;30.1%的人认为恋爱促进学习,31.4%认为恋爱是一种人生体验;14.5%认为是寂寞无聊;有占12.6认为随缘;而将恋爱作为结婚对现象仅占3.52%。在对婚姻最重要性”的调查中,49.6认为“爱情”重要,48.5%认为“责任”重要,4.98%认为志同道合,1.3%认为满足“性”。在调查中,24.5%认为“试婚”对婚姻有益。43.5%人对“试婚”选择模糊态度,不同意为32.4%。婚前性行为的调查中,11.70%不赞成,54.3%不支持也不赞成,33.6%赞成感情基础上的婚前性行为,5.3%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与结婚及感情无关,没感情也会发生性行为。44.8%认为婚前性行可以接受;48.1%认为双方愿意可以接受;10.2%认为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