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地会是我国清代重要的一个反清秘密结社。前期,它曾经发动并领导过多次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斗争;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它和白莲教同为反清的二大支柱。不仅如此,它还组织过东南亚华侨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因此,有关天地会的起源、活动等问题,从清末以来即成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天地会的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天地会的酝酿、形成、发展,经过了很长的历史进程,不能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某些变化。概言之,在其酝酿阶段,系一团结互助、反压迫的组织;在清代前期为反满反封建结社;鸦片战争后,它同其他群众性的反压迫组织一样,担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历史任务;及至辛亥革命时期,开始具有某些近代民主主义色彩,有些天地会接受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要的同盟者。  相似文献   

3.
会党是以游民无产者为骨干、联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反清秘密组织,有清一代,掀起过不绝如缕的反抗斗争。其中活动在广西的天地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群众基础,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光绪末年广西会党大起义,规模之大,时间之久,斗争之激烈,堪与太平天国时期广西会党起义相媲美,是二十世纪初年震动全国最大的一次农民战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自然很多,史学界也已深究了不少。笔者以为,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的关系中可以看到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天地会是明清以来的重要秘密结社。它有长远的源头。据笔者考察,早在宋元时期即初步具有产生天地会一类社会组织的条件。天地会不仅深受历史上道教、白莲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的影响,而且继承了我国古代崇拜天地、歃血盟誓与结拜兄弟的形式,成为明清以来反对封建统治的重大支柱。在此,本文拟就天地会的歃血盟誓与结拜兄弟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同行。  相似文献   

6.
美洲洪门会党是反清的秘密团体,是海外洪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国内会党一样,曾对辛亥革命作过重要贡献。近年来,关于辛亥革命与海外洪门的关系方面,曾发表了一些文章,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海外洪门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在某些问题上,说法很不一致,甚至还有背离历史事实的情况。除另文评论孙中山与美洲洪门的关系外,特将有关问题胪举于下,初步加以剖析,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把纷繁杂乱的史事先理出个头绪,可以清楚地看到:广西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大体上应划分为三个阶段.一,肇始阶段:广西会党反清起义引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瞩目.二,高潮阶段:广西会党接受革命党人的领导,为推翻清朝统治立下历史功绩。三,退潮阶段:广西会党遭到民初当权派的排斥、镇压.本文按照这条主要发展线索,具体考察客观的历史事实,着重阐明广西会党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生关系始于何时?它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有何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应当怎样对待它所产生的正负效应?蝉翼之知,恳求教正。  相似文献   

8.
黄兴是中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军事家。他关于“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武装反清起义的战略;依靠革命党人、会党、新军三结合的武装斗争策略,以国民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以“爱国、保民、御外”为宗旨的思想等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从事的战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广东地区的反清武装起义有八次,次数最多,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所占的地位也最重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斗争的主要特点。 这八次武装起义分别概述如下。 (一)1895年10月的广州起义,也称乙末广州之役,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1894年10月,孙中山由上海再次到檀香山,向当地华侨积极宣传反清的革命主张。11月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1):110-114
民国初年的1913—1914年,在新加坡华媒视野中,白朗起义既不是传统学界所主张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也不是当今学者所认为的"一场带有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印记的土匪运动",而是以哥老会为核心的秘密社会所发起的一次"以暴易暴"的政治抗争。这场起义沉重打击了袁世凯政权的政治威望与国际声誉,也意味着传统秘密结社近代政党化转型的失败与清末以来旧式会党起义的式微。  相似文献   

11.
石达开在出走途中,是否对所有来投靠的天地会员都“力拒不纳”?为什么不能与大成国协力抗敌?在与会党的关系上他究竟奉行了什么政策?这些都是研究太平天国与天地会关系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在评价石达开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搞清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用分裂主义、流寇主义路线加以解释,我们觉得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值得商榷。下文想结合石达开整个出走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成功的运用教育这件武器,为他们的革命服务,本文就此作专门论述。主要阐述本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内容作为“革命教育”的总方针。以宣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为要旨。运用教育这种形式来唤起民众,使他们明白革命道理,增进政治觉悟,以图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13.
朱一贵起义是天地会早期规模较大的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却促进了天地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反清活动范围日益广泛,组织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反清复明理论,成为尔后天地会传说的根据。现分述如下: 一朱一贵起义后三十年间,朱、李二姓在天地会中的领导地位已定下来,并已出现假托朱红竹、李开花等一类人物号召起义。《广西东兰州天地会成员姚大羔所藏〈会簿〉》中说:“崇祯十二年,李自成造反被夺江山后,走出西宫娘娘李神妃,起至伏华山,怀  相似文献   

14.
1854年夏天,在广东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地会反清武装大起义,起义者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在陈开、李文茂等领导下。围攻省城广州,给了封建统治者以猛烈的冲击。红巾军攻穗战役历时二百三十二天,是近代天地会起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但这次战役最后却失败了。对其失败原因,目前史学界普遍  相似文献   

15.
吴三桂降清反清,疑点颇多,成为我国历史未解之谜。本文试图以近年得见的吴氏自身文献为基础,参酌私家记载,对比官方文献,揭露官书篡改史实二事,对天地会会书中吴三桂因素予以发掘,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会党是辛亥革命的四大支柱(会党、新军、学界与华侨)之一,浙江又是当时全国会党最集中的四大地区(浙江、两广、两湖与川贵)之一。浙江的会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光复会的直接同盟军。探讨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会党的一些问题,对研究全国会党、研究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历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拟对当时浙江的会党作概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谭人凤是孙中山领导核心中的重要成员。从1904年加紧在会党中活动,准备响应省会长沙起义起,到1920年4月病逝前,他参与策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他坚决反对南北议和与优待皇室;坚决与同盟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做斗争,尽心尽力维护革命党人的内部团结;坚决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的专制与独裁,反对袁世凯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充分体现出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民间教门与秘密会党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两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共同形成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基本形态。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民间教门与秘密会党的比较研究仍然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北洋时期,会党活动的兴衰与北洋政府权威的强弱成反比态势。袁世凯统治阶段,会党被认为是扰乱社会稳定的非法组织,在其高压政策下,会党活动由公开走向秘密;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混战,会党乘机重新崛起,但其革命性已丧失,大多流为会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会党进行了积极的争取,为广大会众自身解放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20.
结社思想是存在于中国近代维新时期且与当时兴起的民权思想、民智思想同等重要的又一维新政治思想,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产物。结社思想主要体现为戊戌维新思想家对"群"概念的引进和转化,以及"群"的功能的发挥。1896年于上海创办的《时务报》较早地介绍了"群"的思想、"学会"思想以及"会党"思想,是较为丰富地阐释结社政治观的重要民间政论报刊。这些旨在振衰起弱、挽救民族危机的思想客观上为推动近代政治发展进程增添了一抹亮色,其历史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