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酸-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氨基酸-邻菲罗啉Cu(Ⅱ)金属配合物,并通过红外、紫外、差动热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 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Ln(Gly)3Cl3·3H2O和氯化稀土与甘氨酸及邻菲罗啉多元配合物LuGly(Phen)2Cl3·H2O(Ln=Pr,N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水热条件下,以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3,4,5,6.H2tfp)和邻菲罗啉衍生物苯并咪唑-(4,5,f).并-(1,10)-邻菲罗啉(PTCP)或咪唑-[4,5-f]-1,10-邻菲罗啉(BIP)为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配合物[Pb(2,3,4,5-tfb):(PTCP)2]·2H2O(1)和[Co(3,4,5,6-Hffp)2(BIP)2](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是零维单核结构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
磺基水杨酸三元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磺基水杨酸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磺基水杨酸的二元及三元稀土配合物,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对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氧化铵(NMe4OH)与稀土离子的三合型、四合型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熔点测定并系统地测定了配合物的热重差热曲线及红外光谱。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NO3)(Phen)2(H2O)2](NO3)(Phen=邻菲罗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75804(15)nm,b=0·94977(19)nm,c=1·7642(4)nm,α=75·19(3)°,β=82·69(3)°,γ=87·02(3)°。V=1·2178(5)nm3,Z=2,Mr=560·54,Dc=1·529g/cm3,μ=0·321mm-1,F(000)=580,最终R=0·0678,wR=0·1611。在配阳离子[Ca(NO3)(Phen)2(H2O)2] 中,钙(II)原子与两个不同邻菲罗啉中的4个氮原子、硝酸根的2个氧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配位,且形成了八配位扭曲的反四棱柱配位构型。相邻分子间氢键和邻菲罗啉环之间的π—π作用使得配合物构筑成了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两个新的镧系(Ⅲ)配合物,[Nd2L3(NO3)6]n(1)和[CeL(Phen)(NO3)3]n(2)(L=1,2-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Phen=邻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磷谱和热重分析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由Nd(NO3)3?6H2O和L以2:3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配合物.由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及硝酸根离子提供的O原子与Nd3+离子配位形成9配位构型.配合物1通过桥联的双磷酸酯配体形成二维网状结构.与配合物1不同,配合物2由Ce(NO3)3?6H2O、L和Phen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配合物2通过L连接成为一维无限链,再借助大量弱作用力形成三维立体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8.
首次合成了蒙脱土担载铜(Ⅱ)-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IR,XRD,TEM及TG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柔性双咪唑配体1,4-二(2-甲基-咪唑基)甲苯(L)与过渡金属镉盐和5-溴间苯二甲酸在溶剂热法中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合物,X-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Cd原子与5-溴间苯二甲酸中的羧基氧通过双齿螯合模式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含氮配体中的氮原子采用单齿桥联模式从不同方向无限延展最终形成三维的三重贯穿结构.此外,探究该配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其对有机溶剂丙酮和金属Fe3+都表现了重要的猝灭效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化按(NMe4OH)与稀土Y、La、Eu、Tb离子的混合型配合物。测定配合物的H^1NMR谱及质谱,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首次合成了15种稀土三元配合物,经过元素与化学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LnP3Phen(Ln为稀土离子,P为吲哚-3-丙酸根,Phen为邻菲啉),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热谱、紫外光谱.HNMR谱、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光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D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硼酸酯取代反应的合成方法,首次合成了七种由硼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和乙酸酐(OA_C_2)、仲丁醇(S-BuOH)、异戊醇(i-PeOH)、乙二醇(C_2H_4—OH—OH)、邻苯二酚(pb—OH—OH)、邻氨基苯酚(ph—NH_2—OH)、邻氨基苯硫酚(pH—NH_2—SH)形成的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H、″B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该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乙酰丙酮(简称L)和三苯基氧化磷、联吡啶、邻菲罗林、四甲基氢氧化铵与Nd、Ho、Er的三合型和四合型配合物共十二种。常温下测定配合物在CHCl3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现吸收峰都有不同程度的紫移。配合物在固态下的f-f超灵敏跃迁吸收峰红移。  相似文献   

15.
1,10-邻菲罗啉类配体具有很好的配位特性,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鳘合配体,对它的修饰非常多,本文对它1-10位的修饰研究作以介绍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甲醇中合成了6个新的手性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红外、电子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证实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2L2Cl·nH2O[Ln=La、Pr、Eu、Tb,n=1;Ln=Dy、Ho,n=0;phen=邻菲咯啉;L=D-樟脑磺酸根],其中Ln3+的配位数为7。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对氯苯胺新型席夫碱试剂(HL)及其铜和铬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L)2和[Cr(L)2(H2O)2]Cl,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8.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_4)_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19.
从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1,2-双(二苯膦)甲烷配体出发,利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铜(I)配合物[Cu(POP)(C16H6N6)]Br(1)和[Cu2(dppm)2(bphen)2](CF3SO3)2(2)(POP=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C16H6N6=吡唑并[2,3-F][1,10]菲啰啉-2,3-二腈;dppm=1,2-双(二苯膦)甲烷;bphen=4,7-二苯基-1,10-菲啰啉)。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Cu(I)与POP和C16H6N6配体螯合,每个Cu(I)分别与POP中的两个磷原子、C16H6N6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结构。而在配合物2中,dppm通过两个P原子桥连两个Cu(I)形成双核配合物。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均发绿光,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性能,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537和527 nm。配合物1和2的发射峰均归因于金属到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 β双酮试剂 ,1 -对硝基苯基 - 3-甲基 - 4- (α -呋喃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L)及其铜和铬的配合物 .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 :[CuL2 (C2 H5OH) 2 ]·C2 H5OH、[CrL2 (C2 H5OH) 2 ]OH·C2 H5OH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