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向量及其运算是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作为现代数学重要标志之一的向量引入中学数学后,给中学数学带来无限生机。由于向量融数、形于一体,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因此向量的引入,大大拓宽了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使它在研究其它问题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形"与"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精辟论述数与形的结合"数与形本是倚依,焉能分用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因而,数形结合,相互为用,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以例述之.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四元数的共轭运算和乘法有条件交换性.引入了几种新的四元数共轭数,给出了若干共轭运算的四元数代数表示式.在四元数矩阵乘法有条件的交换性的基础上,导出了一种与四元数新型相关数——蜕变四元数;利用解析形式重新表述了四元数乘法的有条件交换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人们研究数学、几何与代数是相对独立进行的。后来人们把数与形的思考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了解析几何 ,这种不同学科交叉产生新学科的思维方法 ,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形数结合"是根据形与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形与数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本文通过几个例题把不等式与函数图象或几何图形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图象、图形的直观,数的严谨,巧妙地解出不等式,尤其是含有参数难度较大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数学中所蕴含的无限数概念的萌芽、实数系的基本形成、极限理论和"刘-祖截面原理",对微积分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受到世人的承认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八元数是一种不结合代数,关于它的结合运算性质知之甚少。本文给出了其若干新的结合运算定理,同时证明了八元数中的某种乘法运算,恰好代表R^7中的旋转。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数学中的美学问题,着重论述了对称美和反例美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数学中应做到数与形的统一,启发学生自觉地利用数学的美学特性,这不仅会提高对数学的美学认识,而且会将理性思维与直觉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生动性,使思考完备化,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世代数,通常是指群论建立以后所发展起来的有关群、环、域的代数理论,尤其在高等学校中的《近世代数》课程中更是如此。而普遍被人认为是抽象、难学的这一代数课程,其实是对常见的代数系统的本质描述。特别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了解这一学科的内容对于准确地向中学生讲解代数课程,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代数课中的各种公式、定理等是很重要的。本文着重说明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英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中7—9年级“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及要求的比较,分析两国各自在内容设置和要求方面的特点,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并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2.继续保持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3.“数与代数”内容要渗透数学模型思想;4.加强“数与代数”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5.设立多种学习水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金分割"作为初中数学选修课中的教学内容,自身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是学生体会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美的机会.往往这样的数学课程很容易上成纯粹的"美术课"、"欣赏课",学生很难从数学上体会到美感,也不知道数学美何在?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先从学生的直接经验(模特腿较长产生的美感)导入本课,接着从数学理论上分析"美"之所在,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美.借助比例线段知识得到黄金数,再由此过程中产生的比例方程引发连分式,体会有限与无限的联系.最后利用"黄金分割"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整个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以及数学内部之间的联系,从中产生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林敦棋 《科技信息》2012,(11):93-95
素数和素数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改进和实际应用是本世纪新课题。本文提出构造一种新的双兼任素数表:即将每一素数赋予亦素亦序的双兼任的新概念;该定义与科学家们设计的"对头碰撞"的对撞机中的"亦矢亦的"粒子实验方案相对应。其特点既跟踪传统的双重性(即二重性)而又相区别,目的是区分人为给予的或为自然形成的;并证明了相关定理;使对称与不对称同一模式中所含藏的参变序数N、素数P两者皆视同为素数的一种"全素数化运算"新方案;得出正、反物质镜像皆与公知的粒子物理实验数据相吻合;结合尝试在宇宙学中的应用,得出粒子物理实验仅是了解宇宙的某一横截面;"全素数化运算"将为数学科学提供一种全新的基础内容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数论中的0 ,1 公式      Sn = ∑ni= 1( - 1) i+ 1 ik Cin = 1 , k = 0 .0 . k = 1 ,2 ,…,n - 1 .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该公式  相似文献   

14.
高斯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论函数,利用高斯函数来解一些数学竞赛题,会使问题得到简化,利用高斯函数对组合数是一个正整数给出了另两种证明,并且给出了(a√p+b√q)t的末两位数的求法,体现了高斯函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巩万中 《科技信息》2012,(7):329-330
极限是微积分学的基础,是《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本文我们利用格理论中序极限的定义,为ε-N型定义与同学们对数列极限的直观认识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使同学们对数列极限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分片线性元离散椭圆型问题.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求解有限元方程。逐层分离节点,构造了一类代数多级网格预处理器。预处理后的矩阵的条件数为0(m+1)2),其中(m+1)为多级网格的级数。  相似文献   

17.
章运用数论相关知识讨论了模运算(同余)、素数判定及因子分解在密码(加密与解密中)的应用,给出RSA公开密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证RSA公开密钥加密体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RSA公开密钥系统的安全性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8.
康托(G. Cantor,1845—198)所创立的超穷集合论,在近代数学史上是令人极为惊异的巨大成就。但究其历史根源,正是由于研究分析学的基础而激起了康托对点集的兴趣,并由此而发现了超穷数.集合论,至少部分地起源于黎曼等人对三角级数的丰富研究以及对不连续函数的分析;康托对那些使函数不连续或收敛问题变得非常困难的点的集合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地建立和发展了一般点集的理论,从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数学领域。本文将就其如何发现超穷数理论与创立超穷集合论的数学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予以较系统地介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利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某些数据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提出了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它在未确知信息理论和未确知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求解未确知期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笔者通过该方法对煤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运用未确知有理数运算对解决大系统优化问题较传统方法更精确、更有效,计算结果合理.尤其地下工程其本身具有未确知性,加之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在处理该类问题时,运用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未确知数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丽  赵贞 《河南科学》2011,29(5):511-513
利用初等方法研究了二进制数字之和函数的九次均值的计算问题,对九次均值公式进行猜想、归纳,得出了精确的二进制数字之和函数九次均值A9(N)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