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因为生存而远离家乡和亲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农场主、商人的形象;他们因为漂泊时的空虚而致力于学习,开放的思想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心让他们对现实生活深感痛绝,对现实的不公和黑暗充满了批评和反叛。因此,他们不断在漂泊的过程中寻找生存之所、在寻找生存之所时不断漂泊,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哈代通过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多维叙述时空的艺术特色描写人物的漂泊,凸显出人物漂泊的孤独感和漂泊的永恒。哈代通过对人物漂泊的叙述,真实、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生活现状,塑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本文分析哈代悲剧意识的成因,并通过对哈代小说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其作品风格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一部重要的悲剧小说,由此哈代的小说从乡村喜剧转变为现实悲剧。小说中大部分人物经历的悲剧命运,与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反抗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中多次出现各种各样的路,小说中的人物总是不停地在行走。路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符合作者"性格与环境小说"的风格,它不仅是有形之路,更具有深层的隐喻象征意义。路是解读哈代小说的一条捷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唐俊芳 《科技信息》2010,(26):I0365-I0365
哈代小说中引用了大量民谣,是哈代小说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特征。一方面哈代的生长环境使其与民谣结下不解之缘;另一方面哈代的独具匠心使得民谣在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背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烘托气氛,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别探询了苔丝和翠翠的美女原型,从而探讨了哈代和沈从文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之源。这些人物的悲剧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其小说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把音乐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的情感变化,气氛的烘托都是通过音乐手法表现的,最后通过音乐手法揭露了苔丝的悲剧命运。小说中的人物都喜爱唱歌,他们唱的歌属于客观性音乐,自然界的声响也被音乐化了,这些客观性音乐和自然界音响组成了哈代的音乐艺术。哈代围绕着苔丝的悲剧命运,将这些音乐和声响关联起来,由轻快向沉重转变,这个由悲剧性的文字构成的曲式结构形成了小说的文字音乐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洪歌 《科技信息》2011,(36):I0073-I0073
托马斯·哈代自幼深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他的小说中有着清晰的基督教文化的印记。对他的小说的理解,若脱离了基督教和《圣经》的背景,则会是不准确和不深入的。本文对哈代代表作《无名的裘德》中的男女主人公和《圣经》中的人物进行了类比,宗教色彩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国内研究哈代,注意力多集中在“性格和环境小说”方面,尤其聚焦于《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与《无名的裘德》(下称《裘德》)两部小说上。这很自然,因为哈代以小说名世,虽然作为诗人和戏剧家,哈代也是出色的;而“性格和环境小说”,在哈代的全部小说创作中,无论是认识价值,还是审美价值,成就都是最高的;《苔丝》与《裘德》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中,又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地位。有人曾严格地称,哈代的所有小说,只有《苔丝》与《裘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0.
《远离尘嚣》作为哈代早期的作品,一经出版,立即畅销。作品围绕两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展开,田园式的悲歌结局让人悲喜交集,不甚唏嘘。本文拟从理智与情感的角度,结合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探讨哈代早期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苔丝的形象可以从《圣经》和西方古典文学中找到相关的原型人物,如耶稣、夏娃、约伯和美狄亚。本文通过原型批评对苔丝形象进行分析,以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孔子对神话、寓言、传说的历史化和理性化,让小说生命元素之虚被遗弃,延缓了奇幻小说的诞生,但孔子在"敬鬼神"和"敬天命"中渗透出"爱人"的本质,为奇幻小说带来了"人格"属性。奇幻小说之所以为奇幻,不仅在于人物的"人格"元素,还在于人物的"神格"元素。从春秋到汉,被神化的孔子形象,为奇幻小说带来了生命之虚,同时也为奇幻小说注入了"神格"属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黑人小说和犹太小说中的边缘人物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企图寻求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他们都是精神上的漂泊和流浪汉,无法与社会沟通,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位置。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4.
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中,哈代是运用文学典故的翘楚:《圣经》典故、希腊神话甚至是其它的作家作品都被他独具匠心地为自己的小说创作所用。《还乡》是哈代的第六部小说,其所用典故来源广泛,表现内容深刻,令人叹为观止。通过对《还乡》中的原型结构和原型移位手法的解析,揭示了小说中所暗含的哈代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成熟作品中往往笼罩着一种沉郁的悲剧命运氛围.神秘悲凉的环境渲染有力地衬托了哈代的悲剧故事;他小说中屡见不鲜的巧合事件更写尽了命运对人的播弄.哈代小说极富于戏剧性.在西方悲剧发展史上,他将古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式“性格悲剧”精神注入了“威塞克斯小说”之中,别具一格地表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现代文明侵蚀古老淳朴的宗法制乡村的社会悲剧.因此,哈代小说既有对现代文明阴暗面的抨击和莎士比亚式的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又有一种类同于古希腊悲剧的恢宏博大的宇宙意识,涵括着对人类不幸命运的哲理剖析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珍品,在英国19世纪小说中占有十分突出而独特的地位。分析了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艺术和细节描写的象征意义,总结出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与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哈代的小说,在形态上存在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兼容乃至潜移倾向。本文以威廉.阿契尔的“戏剧”理论为根据,着重探讨戏剧艺术在哈代小说结构中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小说在结构上存在着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他的小说结构富有戏剧结构特点。哈代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戏剧艺术中的“冲突”、“激变”等技巧,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读者由此获得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18.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与书中人物建构的叙事框架促使读者冷静地思索作家笔下的信仰世界,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作家宁静的写作心态。  相似文献   

19.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小说创作的"封笔"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引起最大争议的一部。哈代一反大多数作家惯于采用的单一视角,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相融合,在十九世纪就大胆地运用了会使作品产生复调效果的多重视角展开叙事,本文作者从三个角度---以作者为叙述者的零聚焦视角,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外部聚焦视角,以故事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内聚焦视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维娜 《科技信息》2011,(31):259-260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元对立的运用成功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