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喻希 《科技资讯》2010,(25):211-211
音乐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音乐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当前"音乐教学"教学艺术存在着一些误区。了解"音乐教学"教学艺术的误区,有利于构想"音乐教学"教学艺术的策略,有利于对"音乐教学"教学艺术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所尊奉的"构思论"书法创作观并不符合书法创作实际,我们对"意在笔前"、"成竹在胸"等书画文艺理论存在误读误解的情况。书法创作是一个自动化生成过程,而不是对事先构思好的艺术形象进行简单的复制加工的过程。当代书法创作要集体摆脱"做"书法的尴尬境地,实现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对人性的张扬,就必须走出"构思论"的阴影,回归书法的自动化生成的汉字"书写"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总的来说是一种审美作用,这已是文学工作者的共识.千百年来,我们都习惯于把文学艺术当成美的梦乡.从美意象中贪婪地吮吸审美的愉悦.诚然,艺术是美的,但构成艺术的意象并不都是美的.丑意象能否产生艺术美,如何产生艺术美?美丑意象有何联系?笔者在这里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述西方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的几种主要途径和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趋向的精神激励信息”这一新观点,用这一观点对古今中外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表现及其审美特质作了具体的阐释,并分析了“进取的美和退憩的美”、“雅和俗”等不同审美形态对应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冲突与和谐。广告中的技术美与艺术美既有同一又有差异。广告中的技术与艺术都服务于广告美的实现。广告美的实现有赖于广告中技术美与艺术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书法美新论     
对于书法这门艺术,古人论述颇多,从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论》、《九势》,到清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近两千年的书法史上,出现了诸多有见解的书法理论家和数以千百计的书法理论文章。但古人论书,多从笔、墨等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技法上去阐述,很少从美学上披露和阐释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和古人不同,当代不少书法理论家  相似文献   

7.
美育的概念、美育在高等学校教育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人在艺术中所受到的感染最为强烈和明显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姆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雪公主》中颠覆了传统的、生硬的美学价值体系和道德说教,试图利用新的手段来解决文字衰退与僵化的问题,从而发现并且构建文学作品中具有"毁灭性"的艺术美。他的"毁灭性"创作美学的本质内涵是: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人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获得短暂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科学和艺术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学的科学美和艺术美.但体育教学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增强体质和培养品德的活动,又有它不同于科学和艺术的特质,即成功的体育教学除了具有科学美和艺术美外,还应具有体育教学美.但在目前体育美学研究中,涉及体育教学美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通过查阅理论文献资料和我们近十余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对体育教学美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仅供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体育作为一门艺术是别具一格的,它注意形体艺术、技术艺术、表现的艺术以及相关联的探求精神和人的创造价值。体育美作为一种超越生命现象的文化哲学,体育美的创造与欣赏,具有与一般美的创造和欣赏不同的特点,它具有自身的创造源泉和方法,具有不同的个体欣赏性和差异性。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音乐展现了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运动中体现了锻炼者的身体的美、技术技能美、人格的美和健康的美,健美操是将它的美带给身边观看它的人融入快乐到之中,自己感受其节奏变化与方向变化的快感,健美操所表现的运动美,是给人们展示多姿的艺术美,给人予美的陶醉,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艺术中舞蹈、诗词、书法和绘画同属于一种文化思维系统,各有其韵律美的规律,且彼此之间有许多共性,在艺术表现元素里所表现出异质同构的韵律之美,与中国画相互影响和融合,从而产生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气韵"在中国画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舞蹈、书法、诗词韵律美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韵律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神话作为体现早期人类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仍处在萌芽状态,但在其故事内容中却蕴涵着十分可贵的美学思想。悲剧美和崇高美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美学特色,其艺术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艺术美,对于着重诉诸听觉的演讲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演讲要求自己的语言必须具有相应的艺术性。演讲的语言艺术包括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只有深入探讨演讲语言的审美价值,才能不断提高演讲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与时代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当生产力发生变化 ,新的社会形态和技术产生以后 ,艺术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它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 ,但同时又为时代服务 ,是当代精神文化和生产水平的标志。探讨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 ,对于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与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舞蹈的艺术体验主要来自于其动作的直观性。在舞蹈教学中,抓住动作的直观性,通过形体训练、视频欣赏、现场观摩、理论研讨、回到实践等,引领学生去领悟关,体现美,感受其中的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气韵美。  相似文献   

17.
袁燮文艺观的形成源于其心学思想。在文艺审美旨趣上,他推崇浑然天成之美境。为达到此种境界,袁燮提出“有契于心”的创作理念,并延伸出书以传心与画以写心的艺术命题。而且“有契于心”也是袁燮的鉴赏理念,他认为观者之于书画重点应在体悟省察作者之道心,从而使自己之本心有所感发。因此,他十分重视文艺创作主体之心性修养,认为这是使文艺作品“有契于心”的根源,也是诗书画是否具有宝藏价值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书法艺术的形象,就是通过笔法、墨法、结字和章法的有机配合,对汉字素材进行想象加工而显示的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艺术美的汉字新形象;书法艺术的美学内容,是其对客观事物美的特征做了创新性的概括和反映。书法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理念:凡是一种有气势、有力量的物象才是美的。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表现在具有内力美,而这种美是通过想象可感知的。同时,书法艺术形式美还具有明显的情意内容和社会内容,既是个性审美理念的集中反映,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术的舞台表演形式也从简单的套路演练到与其它艺术元素的相互融合。比如,与音乐元素的融合、与书法元素的融合、与戏曲元素的融合、与舞蹈元素的融合等。本文将从形式美、韵之美、意境美三方面探讨现在舞台表演武术与舞蹈元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 ,实体的宇宙观确立了西方艺术的发展模式和美学特征 ,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到近代欧州艺术再到现代西方艺术 ,一直在遵循这样的宇宙观不断的创新、发展并演绎出了西方艺术美学的理论与艺术实践 ,显示出了不同于中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