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董云松 《科技信息》2011,(18):338-339
贵广铁路原规划是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连接西南、华南地区间的快速铁路通道。随着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调整,周边路网构成以及区域运输需求都发生较大变化,有必要对其功能以及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研究和定位。文章从运输需求、路网布局、相关通道运输能力以及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分析了区域路网构成和标准的重大变化对贵广铁路功能定位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贵广铁路调整为客运专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邱文展 《科技信息》2011,(32):397-398
本文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和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分析通苏嘉城际铁路在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和沿海铁路通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其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项目所处区域特征、衔接路网线路客流交换特征,提出了项目的总体走向、建设标准等建设方案的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3.
依照福厦和向莆铁路的节点建设规划,结合对莆田市现有旅游线路网进行分析,认为以黄石镇为旅游服务中心,运用距离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对现有旅游线路网进行优化,可获取距离成本最优化的莆田市新旅游线路。为了旅游线路网络更加完善,从旅游线路名、布局方式和区域整合等三方面提出了莆田市旅游线路网络组合建议。  相似文献   

4.
常建梅  高占英 《科技资讯》2009,(14):218-218
张集铁路是内蒙古西部通向北京的有一条重要干线,论述了建设意义和作用,建设进度和问题。掌机铁路可畅通自治区出区达海通道,完善铁路路网建设,缓解京兰通道运能紧张中,促进自治区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同城化发展下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太原与晋中两地城际客流的变化规律,合理高效地规划设计开行城际列车,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分析了太原与晋中两地的区域客运量走势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四阶段法预测了通道内区域客流量、客流OD分布量以及公路、既有铁路与客专分担及转移、诱增客运量,最终对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太原南至灵石东站间近期年度(2020年)的客流量进行了预测,为设计开行城际列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程与建设》2009,(4):596-596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京福高铁安徽段项目的一个控制性工程,同时还是合肥-庐江-铜陵铁路和铜陵至巢湖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因此在功能设计中作为一座公铁两用桥,上方按双向六车道建设一条铜陵通往无为至巢湖的高速公路,路面宽33.5m,设计时速为100km,下方按四条铁路复线建设,其中,京福高铁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作为南北货运通道的合庐铜铁路专线设计时速为200km。目前,相关设计单位正在做公路、铁路桥相关线型、路网及控制性工程等项目设计,南北接线工程等投资业主已确定。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兰村泉域范围内新建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为例,分别从站场给排水、隧道建设、桥梁建设、路基建设、电气化建设和铁路运营等6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铁路建设和运营对泉域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州地区铁路枢纽是指福马线及各站、峰福线杜坞、闽候站,福州地区办理货运业务车站指处于福州市区或周边车站,目前有马尾、魁岐、福州东、杜坞、闽候站,以及尚未建成的可门港、江阴港、湄洲湾港等港口专用线.随着市政建设及近年来福建铁路建设进程加快,福州地区铁路枢纽的规模、作用及运输组织方式也须进行革新.该文旨在通过对福州地区铁路枢纽近远期规划的探讨,以探索适应铁路企业化运营需求及现代物流需要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铁道部在北京举行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综合监控系统SCADA项目合同签字仪式,西南交通大学及成都交大光芒公司、成都交大许继电气公司联合中标,获得了总额达3.26亿元的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京沪等13条客运专线SCADA系统集成合同,正在兴建的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首次实现综合监控管理的统一模式,这笔合同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在铁路项目中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西南交通大学多年来探索发展科技产业的“剧场模式”结出丰硕成果,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西部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了建设铁路运输通道的必要性。阐明了西部铁路网发展目标、铁路通道建设原则,以及区域通道、内部通道、国际通道等主要建设项目规划,并提出了加快西部铁路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俞开洋 《海峡科学》2007,(11):10-10,21
加快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是福建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的紧迫性、支线投融资体制、推进支线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丁小军 《甘肃科技》2011,27(24):28-31
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及铁路建设新一轮高潮的到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将是未来铁路建设的发展方向,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是作为铁路运输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的传输通道,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将以高效、灵活、经济、实用和可扩展等特性来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大规模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武广、郑西、石太、京津、合宁、武合、温福、福厦、甬温 9 条客运专线 2005 年将全面开工,合计规模达3 220 km。据介绍,9条客运专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四纵四横”里程1万 km,“四纵”是指北京—上海、北京—广州、北京—哈尔滨、上海—深圳;“四横”是指青岛—太原、徐州—兰州、上海—武汉—成都、柳州—长沙。这些线路建成后,全国将形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以2 万 km提速铁路为基础、覆盖全国 50 万以上人口城市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要求的越来越高,铁路客运专线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客运专线信息系统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铁路客运专线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铁路路网信息复杂.传统的纸介质查询工作量大,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进行实时检索.实现路网信息的电子化、实时化、特征化查询对于铁路规划和决策部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全国铁路网及建设规划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实际,基于VB和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及Access数据库软件的结合,建立全国铁路网技术指标数据库、规划项目的技术、经济和贷款指标数据库、相关图形库的设计方案,并成功实现对全国铁路网及建设规划信息的图形和数据的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的飞速发展,专用线与国铁车站接轨越来越多。在专用线建设过程中,因厂址和接轨方案的选择,对专用线的投资差异较大,对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技术方案的比选及决策也造成困难。针对西夏热电厂铁路专用线接轨方案及厂址的选择及研究,总结了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技术方案的研究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杨基好 《科技信息》2009,(31):J0239-J0242
沪宁城际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中宁~沪~杭~甬"Z"型主轴的一部分,是沪宁通道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沪宁城际铁路线路设计全长约300km,设计标准为双线城际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时速300Km,项目总投资额约为346.4亿元。其中桥梁工程约占全线总长的54%,梁部型式为单箱双室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式双线箱梁,梁长分24.6m和32.6m两种,跨度为23.5m和31.5m,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梁端设端隔墙,箱梁底宽6.5m、顶宽12.2m、中心处梁高2.55m、支座中心距5.6m。城际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铁路将是我国铁路今后发展的方向,新设备的运用,对提高预制箱梁的工程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工效,创造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功绩可观。  相似文献   

18.
陈小科 《甘肃科技》2011,27(8):118-120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发展,移动模架造桥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移动模架造桥机现场整机拼装完成后,第一片箱梁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堆载预压实验,并根据预压实验的结果确定底模的预拱度设置.结合福厦铁路客运专线丘后特大桥DXZ32m/900t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施工实践,阐述了堆载预压试验的目的、堆载预压的施工经...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路基冻胀易引起路基沉降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DK87+600-DK88+125段路基与既有滨州线之间原地面较高,原设计路基横向排水通道(护道土中的渗水土层)被封堵,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低,为保证排水通道畅通,在哈齐与既有滨洲线间设置渗水盲沟,将路基本体中的水引入盲沟中,通过盲沟将水排到检查井中,最后将水通过渗水管井导入地下,减少了路基冻害,避免冻胀变形,有效的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其建设目标是达到国际一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文章针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详细分析阐述了隧道洞口施工、洞身开挖、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质量控制,对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