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重口味,吃什么都追求"入味儿"。可是,在追求味觉刺激的时候,你是否知道食盐也许会让你患上各种疾病呢每天应该吃多少食盐呢?2005版的美国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300毫克,换算成食盐是5.84克。不过,2010版美国膳食指南提倡减盐,已将钠的推荐摄入量减少到1500毫克了(大约是3.8克食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等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要  相似文献   

2.
Q&A     
《科学世界》2010,(10):92-93
Q:低钠盐真的可以降低钠的摄入量吗? A:盐中的钠是身体必需的元素,但是过多的钠会促使血压升高。一些研究显示,高盐饮食与某些癌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权威机构推荐每天的钠摄人量低于2.3克,这个量大致相当于6克食盐。而且,这个2.3克其实还应该包括饮食中其他来源的钠,比如酱油、味精、成菜等。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酱油,不仅完全是炒作忽悠的营销噱头,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如果家里还有,那么还是留给大人吃吧商品营销中有句格言"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投入更是到了"不多花钱不舒服"的地步,于是各种"儿童专用"的产品也应运而生,"儿童酱油"就是其中的一种奇葩。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日本医药药品以及健康食品两家制造厂,共同制成一种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荞麦酱油”。这种酱油从1980年9月2日起,已在日本各地出售。它是由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掺入荞麦一起制曲发酵而成的。由于荞麦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K,从而能酿出含维生 K 的低盐酱油,若每天食用  相似文献   

5.
<正>爷爷有高血压,医生要爷爷控制盐的摄入量,少吃盐。那么,如果爷爷不吃盐,是不是高血压就能好了?人为什么要吃盐呢?A:我们常说的盐,是指食盐,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那么,  相似文献   

6.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发酵,发酵周期也较长,固态无盐发酵周期短,但制品香气不足,对控温要求严。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法。这一技术明显增加了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着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1)两段发酵法酿制原酱油的原料—豆饼、小麦、麸皮经粉碎后润水、蒸料、接种等同常规酱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增加了堆温制曲,无盐和低盐发酵,使…  相似文献   

7.
五香酱油是传统酱油的代用品,色香味俱全,酱香浓郁,咸中带香,用量少,口感好c与传统酱油相比,具有多种调味品的调味功用,做菜时可免用花椒、胡椒等调味品c生产五香酱油不需发酵、不用粮。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市场前景广阔。原料配比食盐32kg,红糖10Okg,丁香Ikg,八角桂皮Ikg,生姜Ikg,咖硬粉skg,芥子IOkg,冬葱15kg,食用酒精25kg,加水到10O0kg。盐糖溶液的配制取50Okg水(4O~50℃)在搅拌下加入红糖、食盐,让其在搅拌下全部溶解,成为盐糖溶液。浸泡将丁香、生姜、芥子、冬葱、八角桂皮按配方由研磨机研碎(土法可用…  相似文献   

8.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会相对地减慢其发酵速度.因而固态低盐、高盐发酵等传统发酵工艺周期长,并且对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低.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用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新技术.这样就明显缩短了发酵周期,增加了对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酱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酱油粕是酿造酱油时的残渣。由于它食盐含量高,又有臭气,故商品价值不高。日本《特许公报》1982年第52362号介绍了一种利用酱油粕生产复合多糖的方法。例如,用1公斤酱油粕(含水分23%),加水10公斤,充分搅拌,过滤,水洗二次,得不溶性  相似文献   

10.
碘是人体的必须元素,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适量的碘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但是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疾病。它是环境和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食盐中的微量碘的计量检测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体的素质和智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以食品的构成和营养成分来看,淀粉消费量大,热量能够满足需要而蛋白质却不足。特别是动物性蛋白仅占食品总蛋白的11.3%。据中国预防医学科院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67克,低于国际上人均每天保证维持正常身体健康需要的75克蛋白质的标准,也低于世界人口平均摄取蛋白质68.8克的平均量。  相似文献   

12.
不算太久以前,人们吃的食盐还都是白色的。然而,时至今天,食盐的颜色已不再那么单调:灰色的有之,褐色的有之,暗绿、浅红甚或别种颜色的也有之。这些带色的食盐,被称为“食盐新贵族”,是调味营养保健盐。白净净的食盐调成这许多颜色,这自然是营养学工作者的功劳。他们发现,食盐是一类极优良的载体,如果在其中添加各种不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1,(11):60-61
民以食为天,余者皆莫大焉!过去以食维系生命,现在以食维系健康。荤素互补,合理搭配营养乃中国几千年的养生之道。吃什么,怎么吃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而都市上班族人群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又让美味营养的饮食显得遥不可及。你是否知道你每天该摄入多少盐更健康,  相似文献   

14.
国外科技     
食盐吃过头有损健康 目前科学界已经基本认定高血压与食盐过量有联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重视和必要的食品健康规定,许多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大大超出合理限量。为此,法国国家食品卫生安全局专家建议进一步在本国公众中开展食盐过量危害健康的宣传,并建议为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出使用食盐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5.
喝咸豆浆时会在豆浆中加一点酱油,为什么豆浆加了酱油以后会凝固,变得白花花了呢? A: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酱油中含有许多食盐,也就是氯化钠(NaCl)。蛋白质溶在水中后会将溶液中的一部分水分子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1,(12):36-36
食盐,所有人都知道的调味品,一千多年前,它是昂贵的日用品,还曾作为货币来流通。公元8世纪前,盐被用来当嫁妆;公元12世纪前,盐甚至可以换到等重的黄金!至于盐对于美味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要说的是它那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妙用,比如: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一直在探索营养丰富的禽蛋新用途,以提高其食用价值。蛋干的制作就是其中的一种。蛋于是采用混匀的全蛋,加入调料和组织化植物蛋白质制作而成的。各种成分的含量为:148克打匀的全蛋、19.4克辣酱油、13.O克酱油、O.9克洋葱粉、1.4克干辣椒粉、O.3克味精、0.4克红辣椒粉、5.9克牛肉味调味剂、O.3克芫萎、1.2克黑胡椒、14.1克  相似文献   

18.
《盐来了》     
<正>每天,我们的身体都要通过饮食摄取盐分。盐在生活中用处多多,食物需要盐来调味,消毒、清洗也离不开盐,盐还是融雪剂……盐是怎么制成的呢?盐的生产地在哪儿?海水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食盐的?读完这本妙趣横生的图画书,你就知道答案啦!  相似文献   

19.
儿童得高血压?这可不是开玩笑,现在各大医院收治的儿童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仅贵州省人民医院在一次体检中就发现了465名儿童患有高血压。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过量的摄入食盐”。这个消息让豆芽不寒而栗,她决定拯救最近超级爱吃盐的玉米博士以及游逗学院的其他人。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外,尚需一些无机物如铁、钙、磷等,人们根据对无机物需要量的不同,将它分为二类,每天消耗量较大的叫宏量元素,如钾、钠、钙等;消耗量较小的叫微量元素,如铁、碘、铜等。人体锌的消耗量每天为5~6毫克(妇女怀孕期和哺乳期另加7~8毫克)属于微量元素,虽说锌是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总量也有1.36~2.32克。一般动、植物中都有微量的锌,因而在日常膳食中通常能摄入足量的锌,以保证正常人体的需要,为摄入量过多时,锌便和蛋白质在肝脏内结合成锌硫蛋白贮存起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