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产科急腹症2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妇产科收治262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分为6大类,即腹腔内急性出血239例(91.22%),感染性疾病10例(3.80%),盆腔肿瘤2例(0.76%),妊娠合并急腹症5例(1.90%),经血潴留3例(1.15%),误诊3例(1.15%)。进行手术治疗183例(69.8)、保守治疗79例(30.2%)。结论明确妇产科急腹症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急腹症诊断和治疗工作经验.方法:选取铜川市耀州区照金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0例急腹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急腹症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急腹症患者共50例,经一系列检查、分析和诊断,证实急性肠梗阻1例、胆道蛔虫症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胆囊结石或感染10例、泌尿系结石5例、急性阑尾炎20例、腹股沟嵌顿疝2例、急性胰腺炎2例、宫外孕破裂出血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50例患者明确诊断45例(90%),不明确诊断5例(10%),无误诊病例,对症保守治疗20例(40%),手术治疗25例(50%),5例(10%)患者因不明确诊断和病情加重送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结论:基层医院需要对急腹症诊治工作高度重视,充分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综合患者病情、病史、检查结果和临床经验科学诊断,排除危险因素,确定哪些可以保守治疗,哪些需要手术治疗,哪些需要转院治疗,避免误诊和漏诊,及时对症治疗,不能确诊和治疗有难度的病例及时送上级医院诊治,减轻患者痛苦,提升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不明腹痛的诊断价值及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对42例不明原因腹痛病人进行腹腔探查,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探查阳性40例(阳性率95.3%),未明确诊断2例(阴性率4.7%),行腹腔镜探查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腹腔镜观察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基本可以确定产生腹痛的病因,腹腔镜腹痛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防治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减少其诱发因素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其诊治率.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56例异位妊娠进行分析。结果:诊断100%,手术治疗146例,治愈率达100%,其中腹腔镜手术126例,占86.7%.药物保守治疗17例,治愈10例,7例失败行手术治疗而治愈,药物治愈率达58.8%.结论:及时正确诊治异位妊娠,大大的提高了孕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不明腹痛的诊断价值及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r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对42例不明原因腹痛病人进行腹腔探查,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 腹腔镜手术探查阳性40例(阳性率95.3%),未明确诊断2例(阴性率4.7%),行腹腔镜探查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腹腔镜观察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基本可以确定产生腹痛的病因,腹腔镜腹痛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107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拓能公司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cm,计划照射剂量为60~75Gy(中位剂量68Gy),2.2~3.0Gy/次,1次/d,5d/周,由美国瓦里安CL2100加速器照射,射野为固定野和非共面野或者大旋转弧。按照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和疗效。疗效(CR PR)为88%(94/107),(NC PD)即无效病例为12%(13/107)。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49.02%、23.88%。根据R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1~2级13.1%(14/107),3级0.93%(1/107),急性放射肺炎发生率1~2级26.2%(28/107),3级2.8%(3/107),WBC减少发生率1~2级19.6%(21/107),3级0.93%(1/107),PLT减少发生率1~2级14.9%(16/107),3级1.9%(2/107)。107例患者的随访日期为3~46月,(中位24月)随访10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大弧旋转 固定野照射,方法可行,有较好的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更长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9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6例病人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病人术前诊断急性胆囊炎23例,误诊3例。治愈24例,死亡2例,治愈率92.3%。结论:非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易延误诊治。早期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对于解剖关系不清的可考虑行胆囊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为60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急诊诊断及手术治疗。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手术均获成功。在妇科急腹症中,腹腔镜不仅能及时正确诊断,而且可及时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代替妇科开腹手术治疗大部分妇科急腹症,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将18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和临床最后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1%,误诊率5.0%,漏诊率3.9%,讨论了肠梗阻,实质性脏器与空腹脏器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探查中的经验和体会,提示超声显像是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根据术前摄片对26例移位髋臼骨折,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26例患者获得1~4年,平均2年的随访,根据Matta临床标准评定:优14例(占55%),良8例(占30%),可4例(占15%),优良率85%.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和异位骨化.结论 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原则,而术前正确诊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是改善复位质量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腹膜后Castleman病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而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例急腹症合并腹膜后Castleman病病人临床资料,并针对性探析相关文献。病人术前检查未明确诊断,手术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确诊,未行辅助性治疗。3月后随访复查,病人恢复较好,手术效果较好。腹膜后Castleman病术前诊断困难,尤其是合并急腹症时更加困难。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术前充分评估可以为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副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的诊治意义及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止血方法,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191例患者中,182例明确诊断。确诊率97.6%.并对其中63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58例,再出血5例,止血有效率为92.1%。再出血率为7.9%.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的诊治是安全可靠的。确诊率和止血率很高。再出血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回顾性分析92例急腹症超声声像图表现,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随防结果进行对照。92例患者中包括:40例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8例,胆总管肿瘤1例,胰腺炎6例,泌尿系疾病10例,妇科疾病9例,急性阑尾炎10例,肝脾肾破裂6例,急性消化道穿孔2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87.0%,漏误诊率13.0%。超声检查在急腹症的准确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急腹症诊断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本文对近五年收治的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4例,男67例,女27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7.4岁,有溃疡病史者对例,无溃疡病史者23例。穿孔时间为2小时~3天。根据手术记录及病理证实,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3例。突发剧烈腹痛者90例,上腹部压痛者94例,腹肌板样强直者83例,全部病例行立位腹平片或透视见隔下游离光体阳性为64.9%(61/94),经胃肠减压管注入气体150-200ml,再透视出现气腹症者24例,诊断性腹腔穿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4例明确诊断SAP病例手术时间和病死率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8人,痊愈4例,死亡4例,病死率50%,术后并发症2例占25%。择期手术组16人,痊愈12例,死亡4例,病死率25%,术后并发症3例占18.75%,痊愈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SAP患应先行非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充分处理,待渡过急性期再行手术,痊愈率提高,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降低。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坏死组织并感染,应早期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3年6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其中A组(内固定组)18例,B组(人工髋关节组)24例,年龄、骨折分型、术前全身状况相似。随访11~64个月,平均25.2个月。结果 A组平均住院日数及手术持续时间均较短,且出血量少,费用低,骨折愈合率94.5%(1/18),股骨头坏死率27.7%(5/18)。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再手术率为33.3%;B组需再手术的3例,再手术率为12.5%,关节功能优于A组。结论 GardenI、Ⅱ、Ⅲ型的70岁以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优良复位的前提下可先予坚强的内固定治疗,Ⅰ期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高龄及移位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总体诊断符合率93.03%误诊率为6.93%,诊断正确率依次为早期流产、前置胎盘、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积脓、葡萄胎和黄体囊肿破裂.结论:彩超检查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当症状不典型,声像学缺乏特异性时,易导致误诊和漏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密切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肠道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非核素银染TRAP法,对3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16例胃癌、9例食管癌、5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6例非肿瘤患者的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7.5%(14/16)、食管癌中为88.9%(8/9)、结肠癌中为80%(4/5),其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病灶越大、病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端粒酶活性率越高,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在相应癌旁组织和非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皆为阴性.结论:端粒酶活性可能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标志物,它有望成为有力的胃肠道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并在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方面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96例有占位效应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平均1a 3mo的随访,按照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8例;Ⅴ级76例。结论:有占位效应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应早期手术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降低死亡率,减轻伤残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1996年1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各种胸部损伤和胸外伤后并发症187例,现对其中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的33例(17.7%)进行回顾分析。全组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7~74岁,平均29.5岁。其中创伤性血气胸22例,创伤性血胸继发脓胸6例,创伤性浮动胸壁和创伤性肺内血肿机化各2例,创伤性乳糜胸1例。合并腹部损伤及多发伤各6例。胸部损伤左侧17例,右侧13例,双侧3例。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31例双腔管插管,2例为单腔管插管。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中转开胸。手术包括:血胸清除、胸内止血术8例,单纯肺修补术7例,脓胸清除、胸膜纤维素及纤维板剥脱术6例,血胸清除、肺修补术5例,膈肌修补4例,胸导管缝扎、右下肺楔形切除及左上肺叶切除术各1例。10例采用标准的3切口施术,21例仅用2个切口,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叶切除则作4~8 cm小切口。平均手术时间55 min(25~130 min),术后留置胸管平均2.6 d(1~9d)。术后并发症仅1例(3%),为伤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均未再发生血胸,亦未见脓胸复发、胸内积血机化或胸廓畸形等。用电视胸腔镜处理经过认真选择的胸部外伤病人时,具有安全、微创、准确、有效的特点,可部分代替剖胸探查术。但对心脏大血管损伤大出血伴休克者,胸腔镜仍有局限性,应选择紧急开胸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