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高效生物滴滤塔对H2S和苯混合气体进行长期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气浓度、喷淋量和冲击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进气浓度低于213 mg/m3时,H2S去除率在92.6%以上;苯进气浓度低于34 mg/m3时,苯去除率大于37%。苯气体浓度低于38.4 mg/m3时,苯对H2 S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喷淋量为6.7~12 L/h时,H2 S和苯混合恶臭气体的去除率较高。研究表明,该生物滴滤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生物滴滤法去除硫化氢与苯乙酸混合废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填充ZX03型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处理H2S与C6H5CH2COOH的混合制药废气。主要考察了不同进气浓度比例下H2S与C6H5CH2 COOH的去除效率,不同流量下的压力损失及气体停留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S与C6H5CH2COOH进气浓度比例的提高,H2S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5%以上,C6H5CH2 COOH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当H2S与C6H5CH2COOH的进气质量浓度分别为P(H2S)〈400mg/m^3与ρ(C6H5CH2COOH)〈800mg/m^3,其最佳气体停留时间为30s。该生物滴滤塔压力损失小,无堵塞现象,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选用陶粒,阶梯环,陶瓷锯鞍环,金属锯鞍环,粉煤灰块五种填料分别装入生物滴滤塔进行进行处理含H2S气体的实验研究。从气体入口浓度,营养盐喷淋量和气体流量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与H2S气体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物滴滤床(BTF)净化含H2S废气的工艺过程,设计了一套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系统包含5个控制回路,分别对BTF床层温度、循环罐中营养液的pH值、SO42-积累浓度、液位和净化后废气中H2S浓度5个参数进行必要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集成控制器,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二维模糊PID控制算法,目标是把生物滴滤床相应的环境和运行参数控制在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提高滤床的净化效率,使废气净化后达标排放.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的控制效果十分令人满意,生物滴滤床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FPU(功能化大孔聚胺酯交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在生物滴滤塔反应系统中进行脱除H2S的研究.同时对比测定未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对H2S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启动迅速,微生物经过1d的预曝气、7d的选择驯化、8d的挂膜固定化和2d的直流驯化筛选后,系统便能正常运行,启动效率大大提高.此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在空卧12h后再通入H2s,经6hH2S去除率便能从恢复初期的30%增至96.5%,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容积负荷为114gH2S/(m^3carrier·h).未固定微生物的FPU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析性能,其吸附量为32mgH2S/m^3.FPU固定化微生物滴滤系统对H2S的去除是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经过分离纯化之后的优势菌群是革兰氏阴性硫杆菌.  相似文献   

6.
生物法去除H2S恶臭设备的现场工业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有效地控制一些市政污水设施(如提升泵站)的恶臭污染问题,一种生物法恶臭控制系统被开发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化试验.该系统主要由集气系统、连接管道系统、净化设备、风机排气等构成.净化设备包括气体洗涤、生物滴滤区、生物过滤区和自控系统等单元.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原设定气力负荷140m3·m-2·h-1的条件下,H2S的净化效率可大于99%,在气力负荷增大到240m3·m-2·h-1时,H2S的净化效率也能达到95%.与传统的生物过滤不同,生物滴滤区压降在实际运行4个月后无显著变化,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在10℃左右时,系统的H2S净化效率仍能达到90%.  相似文献   

7.
杨红兰  薛俊义 《科技信息》2009,(36):261-261
本文介绍了生物滴滤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效果,总结了国内近年对生物滴滤塔结构的改进措施,讨论了生物滴滤塔几个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探讨影响脱硫生物膜滴滤塔挂膜启动的工艺参数.采用塔内接种和塔内挂膜实验,研究多面空心球填料生物膜滴滤塔的启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滴滤塔在挂膜启动期间,生物膜增量、填料床压力损失、SO2去除率可以作为衡量滴滤塔挂膜启动完成的综合评价指标.挂膜初期,进口气体流量和培养液温度对挂膜影响较大,当流量为0.1m3/h,温度为25℃时,有利于提高挂膜效果,降低经济费用.生物膜滴滤塔连续运行19d后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9.
生物滴滤工艺常被用来净化可被生物降解的污染气体分别在两个生物滴滤塔内进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和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TD)的挂膜及驯化,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SO2气体的脱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平稳后,当停留时间为30s、喷淋密度为26m^3/(m^2.h)、SO2进气浓度为500-1500mg/m^3时,SO2气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生成的H2S气体平均去除率达到90.5%.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滴滤塔反应系统中,利用大孔聚氨酯载体固定渗滤液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自养菌,进行为期1年的脱除H?2S臭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经过预曝气、选择驯化、挂膜固定化和直流驯化4个阶段共18 d的培养后,系统成功启动;最佳运行条件pH为2.16,营养液喷淋速率为70 mL/min,空塔停留时间为25 s;当H2S去除率为100%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污染物容积负荷为114 gH2S/(m3载体?h),是鲍尔环滴滤系统的5倍。试验还发现:H2S脱除反应的最终产物以SO42-为主,且SO42-4浓度与pH、氧化还原电位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型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的挂膜启动,及对餐饮废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挂膜初期首先由于反应器中填料吸附作用,对餐饮废水中的CODCr和NH3-N的去除率都相对较高;中期在填料吸附饱和后,生物膜较少,对污染物利用不高而导致去除率急速下降;最后反应器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又重新升高,分别可以达到80%以上。表明挂膜启动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反应器对餐饮废水中的TN、TP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无需动力就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占地面积小,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优化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以提高其对SO2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气体流量、SO2浓度、温度及pH值作为考察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脱硫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探讨不同入口浓度、不同填料层高度及喷淋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O2去除率影响大小次序为SO2浓度>温度>气体流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流量0.9m3/h,SO2浓度1 000mg/m3,pH值2.3~2.4,温度28℃.脱硫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大, 30L/h喷淋量的脱硫效果较优于24L/h,并且生物滴滤法比较适合于低浓度脱硫.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家具制造企业涂装过程产生的低浓度、大风量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提出了基于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本方法通过在生物滴滤反应器中接种已培育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重点解决现有涂装废气中主要成分——二甲苯3种同分异构体的降解效率问题,同时降低当前涂装废气治理技术存在的运行费用高等弊端.试验研发出1套设计气量为120 m~3/h的生物滴滤塔净化装置,并对本装置降解二甲苯的效果及其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质量浓度为600 mg/m~3时,该装置处理二甲苯3种同分异构体的降解效率可分别达到92.54%,94.18%和90.53%. 3种同分异构体的降解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因此,该装置可作为解决家具制造行业涂装废气污染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市政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经过培养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X1A-2.经形态学与16SrDNA鉴定,X1A-2菌株属于戈登氏菌属.菌株X1A-2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在发酵培养14h后达到稳定状态,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至33.0mN/m;在较大的培养条件范围内,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均可显著降低;石油烃类碳源的存在对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甚微.在模拟石油污染的最优培养条件下,菌株能够长期保持活性,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以石油为碳源的发酵液表面张力保持在35mN/m以下.研究结果表明,X1A-2是一株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实际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立微分方程和阻力方程组合模型,模拟了以MDEA(N-甲基二乙醇胺)为吸收剂,聚丙烯疏水性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吸收H2S的传质过程。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制成膜接触器,以MDEA溶液为吸收剂,进行天然气脱除H2S实验。对实验值与模拟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膜组件出口气H2S浓度作为衡量标准,在低气速和低液速的情况下,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在高气速和低液速的情况下,实验值高于模型值,但相差不大。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膜基吸收法脱除H2S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反应构成的双反应工艺 ,对炼油厂含硫化氢的酸性气进行处理 ,回收氢气和硫磺。考察了液相流量、液相中Fe3 + 的浓度及气相流量对硫化氢吸收传质速率的影响 ,并对双反应工艺的稳定运转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过程可行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硫化氢的吸收率可达 9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用稳态极化法,阳极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给定酸度而不同H2S浓度和给定H2S浓度而不同酸度的溶液中H2S对N80号油管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溶液中H2S会吸附在油管钢表面从而促进腐蚀反应阳极过程的进行,且随着溶液中H2S浓度的增大油管钢耐蚀能力降低,腐蚀率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