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黄矮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病毒病.它在60年代初期首见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1964年以来,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发生流行.近年来在湖南、江西等地某些杂交水稻上连续危害,严重影响水稻的持续高产稳产和杂交水稻的进一步推广.经证实水稻黄矮病的介体为黑尾叶蝉(Nephotettex cincticeps Uhler)、二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 Ishiwate)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stseh).1976年,我们鉴定水稻黄矮病毒(RYSV)系一种  相似文献   

2.
黑尾叶蝉的天敌种类颇多,其卵、若虫和成虫均有许多天敌,对抑制黑尾叶蝉的发生量有一定的作用。据我们初步调查,属于昆虫和蜘蛛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卵寄生蜂:黑尾叶蝉卵寄生蜂有褐腰赤眼蜂、黑尾叶蝉赤眼蜂、黑尾叶蝉缨小蜂和黑尾叶蝉大角啮小蜂等四种。田间查到以褐腰赤眼蜂寄生率最高,黑尾叶蝉缨小蜂次之,其余两种较少见到。  相似文献   

3.
黑尾叶蝉的天敌种类颇多,卵、若虫和成虫均有许多天敌,据记载响虫天敌共有二百多种,绝大部份均可寄生或捕食黑尾叶蝉,对黑尾叶蝉的发生量有一定控制作用。近年来,黑尾叶蝉数量日益增加,为害逐渐严重?尤其由它所传毒的矮缩病上升更为明显,对生产威胁很大。在目前黑尾叶蝉大发生的情况下,正确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黑尾叶蝉,是完全必要的,可以起到突击治虫的作用,有利于压低虫口,减少损失。但是,一些地区近年来用药水平逐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黑尾叶蝉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防治病虫为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用化学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黑尾叶蝉等许多害虫产生了抗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防治方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头蝇为黑尾叶蝉若虫的寄生天敌之一。为此,我们观察研究了头蝇。此虫一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离开寄主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  相似文献   

5.
褐腰赤眼蜂(Japania andoa Ishii)是水稻主要害虫黑尾叶蝉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蜂在我省稻区均有分布,据调查,早、晚稻后期黑尾叶蝉卵寄生率高时可达80%以上,是田间抑制黑尾叶蝉为害的重要因子。本所自1973年起,对褐腰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动态及其保护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应用膜上斑点免疫吸咐试验(Dot—ELISA)检测黑尾叶蝉体内水稻黄矮病毒的方法,试验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法检测比ELISA法不仅操作简便、使用抗原少,而且快速、灵敏度更高并可长期保存结果。因此,作者认为该法可作为基层单位测报时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夏收夏种期间黑尾叶蝉迁飞高峰期虫量大、劳力紧、药械少、农药成本高等问题,经济有效地控制黑尾叶蝉迁飞入早插本田,消灭老蚰虫,预防矮缩病,绍兴县红旗公社农技站对边行喷药封锁的效果作了试验。试验于1973年8月份进行。选4块早插农虎田,设4个处理:8月3日前治虫1次,打边行3次,治虫2次,治虫5次。于8月15、24、31日和9月11日分别调查黑尾叶蝉卵寄生率,于8月6、9、12、17、23、31日和9月10日分别调查黑尾叶蝉三、四代虫口密度。同时在团结六队  相似文献   

8.
水稻黄萎病的虫媒传染 1.黑尾叶蝉传毒(现已知本病病原为类菌质体——译者注) (1)虫的吸毒用无毒黑尾叶蝉2~3龄若虫,先绝食约1小时,再在病稻上吸汁不同时间,调查有无吸毒。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5分钟全部虫子不传毒,10分钟30头中有1头(3%),30分钟30头中有10头(33%),1小时30头中有23头(77%),3小时以上有91~100%个体传毒。在病稻上吸汁1小时左右,几乎全部虫吸毒。其次,用同样的无毒若虫,在一天的上午和下午两次,在病稻上吸汁5分钟,连续1~5天。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4次(合计5~20分钟)的个体不传毒,吸汁6次(合计30分钟)14头中  相似文献   

9.
褐腰赤眼蜂属纹翅卵蜂科,是黑尾叶蝉卵的主要寄生蜂,在我省分布极为普遍,据调查早晚稻后期黑尾叶蝉卵寄生率高时可达80%以上,对控制叶蝉猖獗为害起到一定的作用。两年来我们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途径初步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0.
植物病毒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媒介昆虫造成影响,它既可以感染媒介昆虫从而改变昆虫的生理生化性质,也可以通过侵染寄主植物并改变植物营养成分来影响媒介昆虫.被影响的媒介昆虫表现出某些生物学特性(包括发育、寿命、繁殖力、表现型等)的变化.该文综述了同翅目蚜虫、飞虱和粉虱等媒介昆虫所传播的植物病毒、昆虫对病毒的获取、传播和保留等特性以及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究研了水稻叶片衰老细胞激动素及其与黑尾叶蝉抗性的关系.从秧苗叶鞘基部割除准备要割去的叶片.割叶秧苗的抗性水平比完整秧苗的抗性水平要相当地低些,甚至随着衰老的进行会变得更低.然而,当割叶的秧苗培育在含有防止叶片衰老的细胞激动素溶液中时,其抗性强度与完整秧苗一样.因此,可以断言,衰老对割叶抗性的破坏是有关的,防止叶片衰老的细胞激动素包含在抗性抗理之中.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9,(5)
正病毒病是植物病害中的"癌症",至今为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是由昆虫传播的,这些昆虫称为介体昆虫。植物病毒的传播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介体昆虫传毒的特点和传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来防治植物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6711”是江苏省研制成功的新农药。我省临海县农科所今年作了药效试验,表明对二化螟和黑尾叶蝉有良好效果。他们于5月29日用50%6711乳剂3两/亩加水5担泼浇早稻广陆矮四号,于31日考查,二化螟虫死亡率为71.6%,于6月10日检查,枯心率在0.1%以下,而不施药的为2.1%。花园大队用500倍液防治晚稻秧田黑尾叶蝉成虫,12小时后虫口降低率为100%;东鲁屈家大队用1500倍液,24小时后成虫降低率为95—100%;农科所分别用500、  相似文献   

14.
记述中国海南铲头叶蝉属1新纪录种莫氏铲头叶蝉Hecalus morrisoni Rama SubbaRao Ramakrishnan,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5.
李子忠  张斌 《贵州科学》2009,27(4):91-92
记述片角叶蝉亚科1中国新纪录属和新纪录种,即缺缝叶蝉属Busonia Distant,1908和黑缘缺缝叶蝉Busonia amentata Distant,1908。研究用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明了品种对条纹叶枯病耐病性的要点为目的,探讨田间耐病性的鉴定方法,分日本水稻、陆稻和其他外国稻的田间耐病性,解释其耐病性和媒介昆虫灰稻虱的关系,另外,进行品种对病原病毒反应的生理、生态实验,进而进行了解耐病性品种育成可能性的试验。 1、鉴定品种的田间耐病性,因排列方式不同而有变化。在鉴定品种间加入抗病性弱的品  相似文献   

17.
以转crylAb/cryl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Bt水稻)为材料,亲本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CK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汕优63/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bler为汕优63/Bt水稻上优势种.在整个调查期间,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都高于汕优63/CK,而群落优势集中性低于汕优63/CK,但差异都不显著.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消长动态变化均较汕优63/CK水稻平缓.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汕优63/Bt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高于常规稻田,利于发挥自然天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记述中国圆痕叶蝉亚科纤细叶蝉属1新种:中性纤细叶蝉(Igerna mesialis sp.nov.);2新纪录种:西隆纤细叶蝉(Igerna shillongensis Meshram rec.nov.)、威尔逊纤细叶蝉(Igerna wilsoni Viraktamath rec.nov.).新种与美丽纤细叶蝉(Igerna channa Viraktamath,Dai&Zhang)相似,但前者阳茎干两边缘平行,至端部1/4处变窄;阳茎干上的短突起指向基腹侧;阳茎干上的长突起在基部侧缘,指向背侧;性孔位于阳茎干近中部.新种模式标本及新纪录种的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9.
贵州宽阔水林区叶蝉类昆虫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宽阔水林区叶蝉类昆虫46种,记述1新种,即斑翅草叶蝉Sorhoanus maculipennis Li et Wang sp.nov.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