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态沸腾中汽化核心处温度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典型核态沸腾传热实验中不同热流密度下汽化核心处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非线性研究.重建了这些温度时间序列对应的三维吸引子,从三维吸引子中求出了关联维数,并从不同热流密度下的温度时间序列中计算了其相应的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汽化核心处的温度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横向效应引起的He-Ne激光器的失稳过程及混沌运转进行了研究,由单变量时间序列而重构相空间,得到动力学系统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  相似文献   

3.
对横向效应引起的He-Ne激光器的失稳过程及混沌运转进行了研究。由单变量时间序列而重构相空间,得到动力学系统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沌理论对风电场风速数据进行了相空间重构,首先由C-C方法计算出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然后采用G-P算法计算出吸引子关联维数,最后用小数据量改进算法得出风速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由计算结果发现风电场风速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为利用混沌预测方法进一步提高风速预测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PV4A型颗粒测速仪测定了Φ90×1000mm有机玻璃流化床中不同操作条件的空隙率时间序列,通过Fourier分析和以相空间重构理论为基础的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来分别揭示气固流化床中空隙率时间序列的频域特性和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6.
混沌的可分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混沌可分拆性的概念,首先利用限幅(随机)采样方法获得离散混沌系统的子时间序列集,然后通过重构其子序列集的吸引子、计算吸引子的维数等方法研究子时间序列集的动力学行为.以Logistic满映射为例给出了计算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性系统的混沌时间序列的子序列集也是混沌时间序列,即混沌具有可分拆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的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的选取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析式来表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根据混沌理论重构相空间,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判定时间序列是否存在混沌现象,存在则通过G-P算法计算出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进而获得相空间的嵌入维数作为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个数.通过上述方法对铝现有价格进行建模,验证该方法对时间序列的短期预测有较好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铝价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运用嵌入理论与相空间重构思想,根据Grassberger和Procaccia提出的算法,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分析了近年沪深两市的股指动态系统的混沌特征,计算了其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所编写的程序模块对计算同类的时间序列的关联积分及关联维数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微细通道相变传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微细通道相变传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汽液固三相分子间产生的不连续压力及Lie对称性分析获得了描述汽液接触界面的微分动力系统,并对0.6mm2mm的矩形微槽进行了实验,获得了压力时间序列,对该序列的功率谱分析表明,在7.39Hz以上的频段,系统出现了混沌,从而表明微通道的高效传热性能与系统的混沌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利用所得微分动力系统对本实验的混沌特征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奇异吸引子相图,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细通道相变传热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引入气-液-固三相分子间产生的不连续压力及Lie对称性,获得了描述气-液接触界面的微分动力系统,并对0.6 mm×2.0 mm的矩形微槽进行了实验,获得了压力时间序列.对该序列的功率谱分析表明,在7.39 Hz以上的频段,系统出现了混沌,表明微通道的高效传热性能与系统的混沌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利用所得微分动力系统对实验中的混沌特征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奇异吸引子相图,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反应器过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4种不同系列不同级数的旋风预热器系统的预热过程质量平衡、气体平衡与热量平衡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应实际情况,为设计和优化预热器系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得出了冲天炉过热区内对铁水的四种传热方式的传热系数。四种传热方式中,焦炭对铁水的接触传热与辐射传热共占85%左右,焦炭表面燃烧温度的高低对热交换有决定性的影响。焦炭表面温度与炉气温度有较大差别,它主要受焦炭性能影响,是衡量铸造用焦炭质量的一项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离心机单机转子侧壁的温度分布 ,对双层材料离心机的传热物理模型进行假设处理 ,将转子功耗、对流项、辐射项转化成热源项 ,并将热源项表示成 Fourier级数的形式。对双层材料离心机转子温度分布的求解简化成两个一维二阶微分方程的耦合求解问题。得到离心机转子侧壁轴向温度曲线的理论分析解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9种不同结构参数的错齿翅片进行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试验,分析比较翅片的间距、高度和节距等结构参数对其传热因子和阻力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场协同原理揭示错齿翅片强化传热的机理,并采用单位面积泵功率的评价方法,比较9种翅片的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错齿翅片的节距和长度对其热工性能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非平衡系统理论认识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非平衡系统理论中的有关基本概念,讨论了水资源系统是耗散系统、水资源系统存在分形分维现象以及径流时间序列的吸引子等问题。这些将为水资源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功耗的最优控制,提高船舶运行的经济性,建立了基于正则化的电力负荷混沌局域预测模型.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力负荷进行单变量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计算吸引子的Lyapunov指数,验证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力负荷具有混沌特性,进而构建更为精准的由船舶电力负荷及其影响因素构成的多变量时间序列相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分离式热管小倾角蒸发段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分离式热管蒸发段水平及小倾角布置的重要工程应用意义,在试验台上进行了1∶1的模型试验,对分离式热管蒸发段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确定了工作温度、热流密度、充液率、倾角等因素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用核态沸腾理论对蒸发管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无因次分析,回归试验数据得到了无因次对流换热准则关系式,它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在15%以内.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换热系数增加;工作温度增大,换热系数也增大;倾角增加时,换热系数增大;合理充液率为65%~90%,在此范围内,充液率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小.此研究结果为大型小倾角布置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Entransy is a physical quantity describing heat transfer ability, and heat transfer is accompanied by entransy transfer. Thermal energy is conserved in its transfer process, while entransy is dissipated because of the irreversibility of its transfer process. As a result, entransy transfer must have its rul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rmal energy transfer.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entransy, an entransy transfer equation is derived, which describes the entransy transfer processes of a multi-component viscous fluid subject to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mass 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s. The expressions of entransy flux and entransy dissipation a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 is clarified. And further,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optimizing heat transfer applying the entransy transfer equation to the steady-stat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are expounded. The minimum thermal resistance principle and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um principle a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steady-state entransy transfer equation to the steady-stat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The cases of the single-component steady-stat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and the steady-state heat conduction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从循环流化床换热机理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描述换热特性并求解床壁间局部换热系数的模型.基于简化的颗粒团更新概念,沿床高分段求出各个位置颗粒团的平均滞留时间,对应于各处局部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