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007归来福尔摩斯复活影子写手只能靠前传和续集招摇撞骗,以死去作家为招牌赚钱?今年是007系列电影问世50周年,英国乃至全世界都向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特工致敬,由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山姆·门德斯执导的第23部007系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的最后一部是《复活》,《复活》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顶峰的作品。 《复活》从1889至1899年,断断续续共写了十年。这正是作者文学活动的末期。当时作者已经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这部作品是作者思想创作发展的总结,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这部作品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问题     
《少儿科技》2013,(11):8-8
复活已经灭绝的生物,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可以复活已经灭绝的生物,你想复活哪一种?你觉得复活了这种生物,会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吗?欢迎来信分享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苏耀丽  朱丽艳 《科技信息》2010,(33):287-287
《百年孤独》中布恩地亚家族成员的总体精神特征是孤独。本文通过对孤独的浅析,探讨它与爱情的内在关联,试图解释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历史.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走向团结、复活真爱、建立沟通,才能打破这种孤独。这是作家对拉丁美洲的呼唤,也是《百年孤独》对世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造成数据库死库的6个主要原因,提出了“死库复活”的可行性算法.  相似文献   

6.
微小生命个体的冷冻复活研究,可以为今后实现极具挑战性的动物个体乃至人体的冷冻复活提供实验依据。对黑背蚂蚁进行了冷冻(-15℃左右)复活研究,试验探讨了蚂蚁复活率与冷冻速率、时间、温度水平的关系,以及喂饲葡萄糖对蚂蚁复活率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蚂蚁冷冻后的复活率可能与降温速度呈正比,至少快速降温不会降低蚂蚁的复活率;冷冻时间越长,温度越低,蚂蚁复活率越低;喂饲葡萄糖则可以增加蚂蚁的抗冷冻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7.
《苔丝》和《复活》中的两位女主人公苔丝和玛丝洛娃,她们有着相似的遭遇,但由于她们的所处的社会环境、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作家的思想体系的不同,导致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结局。  相似文献   

8.
《复活》不仅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而且还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著作,在这篇短文中不打算对它作全面的评述,仅谈几点自己的肤浅体会。一在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学名著里,作者往往把它的思想内容和自己的创作意图凝结在作品的名字上。托尔斯泰把这部花费了他十年心血而写成的长篇小说命名为“复活”,这决不是偶然的。小说命名为“复活”,这就是说:《复活》中的两个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都各自得到了复活。他们的复活,照作者的解释,是他们两人各自从罪恶的泥坑里爬了出来;他们的道德和人性都得到了复活。聂赫留朵夫对他曾经迫害过的人赎了罪,进行了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并在上帝那儿找到生活的意义,他复活了。玛丝洛娃由恨到爱,饶恕了迫害自己的人,革除了过去习染的坏习气,她也复活了。这就是作者在小说中企图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很显然,托尔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等巨著,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经典形象;张贤亮的《绿化树》系列小说则曾轰动了文坛。时隔一个世纪,我们比较中西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会发现,在困厄的历史环境中,知识分子从未停止精神领域的探索,他们笔下的人物都凝结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外化了自我心灵欢乐与痛苦的体验。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实现了精神的复活与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3月3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去世。他是一位极富人文精神的作家,也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一生奉行和平主义,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与右翼势力针锋相对,被称为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旗手。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视鲁迅先生为精神导师,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访华,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许金龙先生是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要中译者之一,也与大江先生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切割作用下牵引式古滑坡复活机理,通过现场调研及地质勘测获得了国道S206某古滑坡的地层结构特征、变形特征等,得到了古滑坡存在的有力证据,并对滑坡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质背景、勘察结果表明该古滑坡属牵引式古滑坡;区域结构破碎的岩体、软弱夹层为古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前缘深切沟槽提供了空间条件;降雨促使了古滑坡的复活,前缘切割作用是古滑坡复活的直接诱因;不平衡推力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降雨情况下属不稳定状态,监测结果显示古滑坡复活后处于蠕滑状态,雨季时进入变形滑动阶段。可见地质背景是牵引式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前缘切割是牵引式古滑坡复活的外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浊度、紫外线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紫外线消毒效果及消毒后水体中细菌暗复活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西江水为原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后进入紫外消毒器,在不同浊度值、紫外线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下,分析紫外线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细菌暗复活.结果浊度为0~1.0 NTU、紫外线强度3 126μW/cm~2、水力停留时间1 200 s时消毒效果达到100%;当浊度在0~1.0 NTU时,浊度越大,细菌暗复活速率越快;当浊度1.0 NTU时,浊度对细菌暗复活影响不明显.结论浊度、紫外线强度、水力停留时间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紫外线强度,浊度,水力停留时间;增加紫外强度或水力停留时间能抑制细菌暗复活,而增加浊度会增强细菌暗复活.  相似文献   

13.
古滑坡复活是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形式之一,昌都市芒康县帕学岗村一处古滑坡堆积体局部发生复活,通过InSAR形变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复核,进行滑坡堆积体局部复活特征的研究,评价其现今的变形特征和可能的失稳模式.结果显示:帕学岗滑坡堆积体上局部复活滑坡的主要形变特征为坡体中下部的蠕滑变形,InSAR的LOS方向平均形变速率达到21 mm/a,最大形变速率40 mm/a.滑坡堆积体存在沿新滑面滑动失稳的可能.相关结果可为复活滑坡的现状评价以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浅埋煤层采动对古滑坡复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地表变形迹象,对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以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及复活成因.结果表明:古滑坡在煤层开采后,坡体前缘发生局部溜滑,后缘形成了拉张裂缝,且在侧翼形成剪切裂缝,但目前尚未形成贯通的滑带;古滑坡变形阶段分为初始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减速变形阶段,目前坡体处于减速变形阶段;古滑坡坡体整体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采空区的顶板塌陷和变形使得坡体前缘受到较大的水平推力并产生水平位移,极大降低了古滑坡坡体的稳定性.可见,尖山营古滑坡目前处于减速蠕变阶段,破坏范围较小;古滑坡复活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煤层开采共同作用影响,但煤层开采是促进古滑坡复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子星的“复活”据英刊《新科学家》1995年3月4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认为,曾一度沉寂而目前正发射X射线的“老年期”中子星可能是由于一股星际气体而复活的。如果证实,这将是天文观察者首次看见中子星以这种方式复活。中子星是一个结构非常紧密的物体,是由...  相似文献   

16.
看过不久前在国内上映的美国大片《木乃伊复活》的人们,一定还对影片之中木乃伊复活的场面赞叹不已。现在,一出产业版的电视机顶盒复活国产片正在悄悄地上演,已经被人淡忘得几乎就要记不起来的电视机顶盒又爬上了各种媒体的版面上,用一句熟悉的话讲,“我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7.
《录鬼簿》是一部记述金元散曲和戏曲作家的专著,所收作家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它以作家为中心并为他们树碑立传,记录了元代我国古典戏曲的兴起与繁荣,以及这个时代名家辈出、剧作如林的盛况,并且从理论上对元代杂剧作了初步地总结与概括,所以极具戏曲史料价值,甚至于被一些学者认作是我国古代戏曲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8.
这篇论文是对桑伯格的全面总结,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而且在散文创作方面。作者的结论是:桑伯格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紫外线辐射灭菌后水中大肠杆菌的光复活作用,综述了其受复活光强的影响情况。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大肠杆菌在不同复活光强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光复活,并因消毒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而产生不同的影响规律。对于低紫外线剂量,大肠杆菌在各种复活光强度下的光复活水平相差不大。对于高紫外线剂量,复活光强存在阈值,低于此值时大肠杆菌光复活作用不明显,高于此值时大肠杆菌将发生显著的光复活。另外,复活光强为零时,即避光处理时大肠杆菌光复活作用受到抑制,并且暴露在高强度的太阳光下也会对光复活产生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永善县城所处单斜斜坡整个为一古滑坡堆积体,位于金沙江南部。自1979年开始至今,古滑坡东部H1、H2滑坡分别发生复活变形,严重威胁复活滑坡上部永善县城3.5万余人生命财产安全。本次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地表与地下位移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永善县城东部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与不同工况下复活滑坡稳定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善县城古滑坡深层特大型滑坡,现阶段复活的H1滑坡变形迹象明显,其中以北东侧变形最为剧烈,平均水平位移速率达0.63mm/d,H1整体处于加速变形阶段;H2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后缘局部发育小型拉张裂缝。复活滑坡存在三个滑动面:H1滑坡第一剪出口、H1滑坡第二剪出口、H2滑坡,通过极限平衡法中的M-P法与Spencer法对不同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数值模拟的稳定性特征与监测变形特征基本一致,暴雨对滑坡复活变形的影响最大、地震次之,因此后期治理需要充分考虑分区域治理与截排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