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最小超引力模型中计算新物理对Bu,d和B,介子衰变过程的贡献.结果发现:①新物理对-B0d→D(*)+D(*)-,B-u→D(*)0D(*)-和-B0s→D(*)s+D(*)-衰变过程分支比的贡献最大为30%;②这些过程的直接CP破坏很小,而混合CP破坏很大,超对称对其CP破坏贡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③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CP破坏的理论预言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形状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J/→中、之间的角关联以及该过程中的衰变不对称参数的精确测量来研究CP破坏,实验上尚未实现。计算表明,利用此过程来研究CP破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B介子非轻无璨衰变中,湮灭贡献都带有不同于树图、企鹅图振幅中的强位相和弱位相,这对研究CP破坏很重要.同时,对于湮灭图自身来讲,计算它的贡献也很有意义:如果知道了湮灭图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低能QCD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BS^-→π^ π^-过程有较大的CP破坏,其CP破坏不仅来源于树图算符也来源于企鹅图算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弱流的K—M矩阵进行推广。推广的矩阵包含五个转角和四个CP破坏相角以及新弱作用耦合常数等十个独立参数,并指出经过类似的推广后二代模型中就可以描述CP破坏现象。在中性K介子的非轻子和半轻子衰变中存在CP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5.
朱永生 《科学观察》2006,1(6):41-41
由美、英、中、法、德、意、俄、加拿大、挪威等9个国家、7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近千名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巴巴(BaBar)国际合作组在2001年发表了B介子衰变中CP(电荷共轭-宇称)对称性破坏的实验观察结果,并在当年2月和7月两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文章在Phys.Rev.Lett.上发表后已被引用数百次,引起物理学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B介子非轻无璨衰变中,湮灭贡献都带有不同于树图、企鹅图振幅中的强位相和弱位相,这对研究CP破坏很重要.同时,对于湮灭图自身来讲,计算它的贡献也很有意义:如果知道了湮灭图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低能QCD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Bs→π π-过程有较大的CP破坏,其CP破坏不仅来源于树图算符也来源于企鹅图算符;末态两介子π 和π-都是带电粒子,它们的实验信号比较清晰,在实验上很容易被观测;π 和π-衰变到μ μ-的几率接近于100%,如果末态中有少量的π 和π-介子被误认为μ 和μ-介子,会为将来在LHCb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非对称正负电子对撞机KEKB的Belle实验上关于粲物理研究的最新发表或初步实验结果.主要包括:1D~0-D~0混合和CP破坏,一些衰变道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新的实验测量结果;2寻找D~0介子的稀有衰变,给出了目前实验上最严格的分支比上限;3关于含粲强子研究的一些新结果,比如含双粲强子、含粲奇异强子等.  相似文献   

8.
张长春 《科学观察》2006,1(6):42-42
Belle实验是由来自于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300余名物理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组共同参与的一项研究。该实验已获得一系列重要物理结果,包括B介子衰变中CP破坏的发现与测量,在B介子衰变末态中新粒子X(3872)的发现等。这一实验还在粲物理和τ轻子物理领域开展了研究。该研究已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讨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问题,介绍若干个宇称违背的例子,进而讨论在K~o介于衰变中CP违背和时间反演不变性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盖尔曼——派斯中性K介子理论的困难,并在带电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性K介子的衰变,建议了中性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对两种理论和两种K介子进行分析和比较,重新解释了θ—τ疑难,并在区分两种破坏宇称的因素的基础上,证明了CP和T的反演不变。  相似文献   

11.
1996-2005年CP对称性破坏研究领域论文分布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4年,论文数量表现为稳步增长状态;从2000年起开始保持稳定(见图1)。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已经经过了快速发展期而进入了相对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更好的理解和检验标准模型是当今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也是寻找新物理的窗口。其中 B介子弱衰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B介子弱衰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探索 CP破坏并发现新物理。随着 KEK和SLAC的 B介子工厂的投入运行 ,精确算这些过程的分枝比对实验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用有效哈密顿和推广的因子化方案计算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 ( TC2 )框架下新的荷电赝标介子企鹅图对 b→ ( s,d) V( V =γ,Z0 ,gluon)衰变的修正 ,对 B介子两体非粲衰变 B→ PP,PV的 5 7个衰变道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中 ,我们忽略了电磁企鹅算符 O7γ的贡…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粒子物理中轻子和强子对称性,强和弱相互作用及相应的质量和寿命对称性,量子方程对称性,衰变和碰撞等各种对称性及其应用和统一及对称性破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几个0自旋c介子衰变过程中OZI规则的破坏效应, 在含有中间虚介子的两次作用过程中, 通过中间态计算其衰变分支比, 结果表明, 在相关衰变过程中对OZI规则的破坏不同, 其中ηc介子对OZI规则的破坏最大.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对称性、超对称性与大质量标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CP破坏、超对称性粒子与宇宙早期的关系,提出自然界的反粒子有2类:三代夸克,轻子及W±1,Z0,γ的反粒子;与上述粒子具有超对称性的信使伴子.每个费米子有一个玻色子超对称性“信使伴子”,每个玻色子也有一个费米子超对称性“信使伴子”,且这些超对称性“信使伴子”都有很大的质标,并向1015 GeV延伸,填补了大爆炸后mT=1.75×102~1014 GeV(或1015 GeV)的空缺,对暗物质的研究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能使底介子三体衰变产生很大的局域CP破缺的机制.该机制通过不同自旋中间共振态振幅之间的干涉效应使底介子三体衰变相空间的局部区域产生很大的CP破缺.将此机制用于B^±→K^±π^+π^-可以用于解释实验上观测到的CP破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几个0自旋cc介子衰变过程中OZI规则的破坏效应, 在含有中间虚介子的两次作用过程中, 通过中间态计算其衰变分支比, 结果表明, 在相关衰变过程中对OZI规则的破坏不同, 其中ηc介子对OZI规则的破坏最大.   相似文献   

18.
希格斯场是标准模型中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核心,通过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直接赋予质量,构建了粒子质量来源的机制.与希格斯相互作用的夸克质量本征态和参与弱相互作用的夸克味道本征态不重合使得不同代的夸克发生混合,即CKM机制,是目前唯一确定的CP破坏来源,但所提供的CP破坏远不足以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因此,在实验上对希格斯粒子和CKM矩阵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寻找新的CP破坏来源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值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本文将介绍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以及味物理中CKM矩阵参数特别是相角测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上的最新进展,回顾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团队在希格斯粒子及味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献礼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百十周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几个重要的CP破坏模型,讨论了它们的成功之处和所存在的问题,结合CP破坏研究的现状,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的研究工作。南部由于发现了粒子物理中的自发对称破缺,这个低调而深刻的物理学家获得2008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一半。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关于CP不对称的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CP是英文电荷(Charge)以及宇称(Parity)的缩写,这里的电荷不完全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荷,电荷反演其实是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的互换,宇称是空间的反演。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发现宇称不对称时,人们还没有发现CP对称性也被破坏了。最后,虽然CP破坏对宇宙中重子不对称起源具重要意义,但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的CKM矩阵所导致的CP破坏还是太弱,不足以解释宇宙早期的重子数生成。毫无疑问,我们要超出粒子标准模型才能够解释重子数的起源,粒子物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