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盐植物分子育种是一项意义重大、有相当难度和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海南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盐生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DNA作为基因供体,以番茄、茄子、辣椒、豇豆等作为模型植物(受体).导入外源DNA的后代在海滩上试种,用高于蔬菜作物生长极限盐度20~40倍的海水直接灌溉.  相似文献   

2.
水稻耐盐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我国盐碱耕地面积约有1亿亩,盐害已引起了作物大量减产,培育耐盐新品种迫在眉睫。然而作物耐盐性是由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的复杂性状,遗传机理十分复杂。因此克隆耐盐QTL对于阐明作物耐盐机理和育种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定位了一批水稻耐盐QTL,成功克隆出一个水稻耐盐QTLSKCl,并对其开展了功能研究,为揭示作物耐盐遗传机理和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1 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 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药用蛋白基因或表面抗原基因通过表达载体导入到受体菌或受体细胞中,并对工程菌或工程细胞进行培养、分离及纯化后获得的药物或疫苗.  相似文献   

4.
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目基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了棉花纤维品质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辐射诱变、杂交、回交、系谱选择等技术培育、挖掘出优异纤维资源384份;利用徐州142棉纤维无长绒、无短绒突变体筛选出纤维伸长相关基因;用体外培养方法验证了乙烯、油菜素(BR)的生物合成途径及部分次生物质在纤维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海岛棉品种Pi-ma90-53和陆地棉7235的BAC文库;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了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蛋白质的变化,构建了棉纤维细胞蛋白质表达谱;利用抑制扣除杂交方法、基因芯片技术或从纤维cDNA文库中筛选等共获得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199个,并用模式系统和棉花对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建立了高效农杆菌介导、花粉管通道、基因枪轰击3种规模化的快速基因功能验证技术体系;开发了新标记,构建了陆海、陆陆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选择有用分子标记和生化辅助育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棉花纤维品质分子改良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5.
1.我国小麦改良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国家"863"计划项目"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鉴定.其中,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创建耐盐、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种质及新品种,是一项重要突破,总体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物种质资源是控制作物性状的基因载体,是作物育种及其相关学科的生命物质基础.如何从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快速、准确地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新的优异基因,是我国作物育种的急需与作物种质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我国农业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应以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品种为突破口.因此本项目以发掘抗旱、抗病(虫)、肥料高效利用及优质基因为研究重点.我们将植物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基因资源研究,提出了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基因克隆的技术路线.项目近两年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建立核心种质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起了水稻、小麦、大豆初级核心种质.(2)明确了新基因发掘的方法,构建了一批基因作图群体.(3)已克隆到水稻抗白叶枯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7)基因工程 对疫苗学家来说,如果分离到保护性蛋白抗原的编码基因,就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基因插入细菌、酵母或动物细胞中,从而产生大量蛋白.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F0002-F0002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将基因或QTL导入水稻品种已屡见报道,但得以应用的品种极少,且直接利用高产QTL(高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以下简称“高产基因”)进行超高产育种还未见前人报道。究其因,一是野生稻中存在大量对产量不利的性状干扰;二是连锁累赘,即目的基因与不利基因的紧密连锁是育种中难以克服的难题。该项目经过10年攻关,突破野生稻高产基因利用的技术瓶颈,在国内外率先成功构建了一个野生稻高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获得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技术内容 "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是一种能够预防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新生幼畜腹泻和由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引起的幼畜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羔羊痢疾、犊牛肠毒血症等)的基因工程重组细菌毒素疫苗.该疫苗的研究工作历时10年,经过了"ST基因工程苗的研究"、"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和"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的中试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的前体蛋白基因融合,成功构建了携带能表达β-毒素和(ST)肠毒素融合蛋白的CPB-ST融合基因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通过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和应用示范试验,表明基因工程重组菌株BL21(DE3)(PECB-ST1)可以作为预防由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和大肠杆菌ST肠毒素引起的幼畜腹泻的双价基因工程苗的生产菌株.该研究成果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将基因或QTL导入水稻品种已屡见报道,但得以应用的品种极少,且直接利用高产QTL(高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以下简称”高产基因”)进行超高产育种还未见前人报道.究其因,一是野生稻中存在大量对产量不利的性状干扰;二是连锁累赘,即目的基因与不利基因的紧密连锁是育种中难以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要消费国,近年来的年消费量超过7000万吨。但是,我国消费大豆约80%依赖于进口,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及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保持。所以,大豆是我国最需发展的作物,也是发展潜力极大的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品种是基础,而品种的培育则取决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开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研究,把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改良,建立大豆品质快速改良的新途径;分离和克隆大豆品质、抗性相关功能基因,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创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棉花组织培养性状纯化及外源基因功能验证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64-65
1立项背景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棉花转基因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组织培养体系不稳定、重复性差,遗传转化效率低、周期长”等技术瓶颈,满足不了国内“海量涌现”的候选基因在棉花上快速功能验证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棉花基因工程育种的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侏罗纪公园里的科学家们用恐龙基因制造了一大堆混乱,而如今看来,他们仍然没有从中学到教训.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侏罗纪世界》中,基因工程制造的恐龙已经不再是主角,一头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杂交恐龙——暴虐霸王龙开始大行其道.混乱接踵而至,克里斯·帕拉特和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扮演的主角则努力试图解决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开展了花粉管通道法外源DNA导入燕麦研究,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成果,于2004年9月24日通过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整体上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选育出的15份早熟、大粒、高蛋白、低脂肪等突出性状的燕麦新种质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应用,取得了可喜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纤维素三者紧密结合产生的抗降解屏障作用是纤维素能源利用的主要障碍。通过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来降低杨树木质素含量或改变木质素成分,是提高杨木纤维素转化效率并降低转化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选定木质素合成基因作为调控目标,运用RNAi抑制技术调控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建立并开发更合理的木质素提取方法,得到纯度得率更高的木质素,结合多维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转基因杨树组分的成分结构变化进行深入地解析,追踪基因工程对杨木材性的改良效果,进一步为木质纤维素高效利用以及生物质能源型杨树的遗传育种研究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其从寄生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这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细胞》3月25日在线发表的这一惊人发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历经20年追踪研究所得.  相似文献   

17.
自DNA重组技术于1972年诞生以来,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核心的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1982年美国Lilly公司首次将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迄今为止,已有5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近千种处于研究开发状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科技部门的大力资助下,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技术研究近期取得了重大成果.两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相继研制成功,并先后获得了农业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新兽药注册证书.  相似文献   

19.
2006午,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TYCVD)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南方省市大面积爆发,课题组随即调整研究方向,以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重点,开展抗病育种。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和欧洲、美国等地引进抗源,并从引进的或生产中正在应用的国外品种中分离抗病基因,开始从事TYCVD的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1983年转基因烟草的问世,到1996年转基因作物全球的商业化种植,基因工程为多个领域尤其是食品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技术革命。转基因生物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技术可用来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