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倾转旋翼飞机短舱倾转过程中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动态逆方法,以实现直升机模态下短舱小角度倾转时的姿态和速度控制。建立了倾转旋翼飞机简化的纵向非线性模型,以短舱角、旋翼纵向周期变距和总距作为控制输入,使用基于线性规划控制分配的动态逆方法设计了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飞机在执行姿态或速度指令时,在无输入饱和和输入速率饱和的情况下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倾转。该方法能完成要求的控制任务,闭环系统稳定,稳态性能好,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唐亮  徐庆九 《科技资讯》2012,(28):73-74,76
倾转旋翼无人机是一种介于无人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的新型无人机。它一方面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作高速巡航飞行,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趋势之一。简要地介绍了"鹰眼"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综合分析了倾转旋翼无人机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海军倾转旋翼无人机的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倾转过渡状态下气动力的急剧变化是导致倾转旋翼飞行器姿不稳定重要原因。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前飞状态和倾转过渡状态倾转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首先,分别计算了悬停状态标模和前飞状态8038旋翼的拉力,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然后,针对倾转旋翼-机翼气动干扰建立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模型和搭建了风洞试验平台。结果表明:前飞状态随着前进比的增大机翼气动力系数降低且趋于与单机翼气动特性一致。倾转过渡状态,当旋翼倾角小于75°,随着前进比的增大机翼升力系数由负值逐渐增大。倾转角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随前进比的增大而降低。分析了倾转旋翼-机翼在升力方向和前飞方向上的气动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倾转旋翼飞机设计及试飞试验成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飞机起飞性能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两点起飞和三点起飞不同的飞行原理和运动特点,分别建立两种不同起飞方式下的数学仿真模型。重点结合飞机的气动特性和起落架系统特性,依据全机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不同起飞方式下的性能数据。以某型飞机为例,编写起飞性能程序,计算两种不同起飞方式下飞机的起飞性能。最后分析了2种不同的起飞方式对飞机各起飞阶段下的距离和速度等性能数据的影响,结合飞机实际飞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给出较优的起飞方式,用于指导部队飞行。  相似文献   

5.
罗泰  贾大伟 《科技信息》2013,(16):489-491,492
本文建立了倾转旋翼飞机直升机模式的非线性气弹分析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纽马克法和牛顿—拉斐逊迭代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倾转旋翼飞机直升机状态前飞时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通过考察系统从初始时刻到任意时刻之间的响应过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多旋翼存在力和力矩的耦合,难以实现线运动和角运动解耦控制的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六自由度独立控制的倾转六旋翼飞行器(HTR)。为提高控制性能和抑制系统所受内外扰动影响,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的飞行控制器。首先对HTR构型进行设计,使用牛顿欧拉法建立HTR动力学模型;接着针对HTR过驱动的特性,通过变量代换对控制分配矩阵进行线性化处理;最后将HTR解耦为6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组合,分别设计位姿自抗扰控制器,来克服系统内部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通道耦合和外部扰动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线运动和角运动独立控制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7.
黄声寅  刘冠冕 《广东科技》2014,(14):174-174
和着陆过程一样,起飞过程虽然只占飞行任务很小部分,然而,却是飞行任务中最危险的一个阶段,其危险性仅次于着陆阶段,所以,对飞机起飞阶段的飞行特性研究,对于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飞机起飞性能研究介绍了一种可靠的计算方法,对飞机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其重量始终保持不变,使得对其进行起飞总重估算的过程中,在参数的确定方法上与传统的燃油飞机有所不同。首先提出了适用于电动轻型飞机的按任务剖面、按商载和航程估算起飞总重的方法,并对任务剖面法解的存在性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某型双座电动轻型飞机为例,应用这两种方法对起飞总重分别进行了估算,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起飞总重的估算值,并对该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后续电动飞机的研制提供直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网络的飞机起飞滑跑距离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计算飞机起飞滑跑距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BP网络的飞机起飞滑跑距离计算模型。对飞机实际滑跑距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某型电动飞机起飞爬升性能分析及飞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某电动飞机起飞爬升性能,基于不同于油动飞机的电动力方程和输出功率、总体参数、气动参数、螺旋桨的效率以及锂电池能量密度等特点,采用辛卜生积分和龙格-库塔求微分方程的计算方法,更为了满足适航ASTM F2245—11轻型运动飞机设计和性能标准,结合飞行试验的结果与之对比,对某型电动飞机起飞爬升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达到提高飞机训练和投送经济性的目的,参考民航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了一型飞机的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的设计原则,提出了 一种采用灵活温度方式的减推力起飞技术在该飞机上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方案,该方案能够从飞行员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的掌控、起飞性能余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起飞安全性.根据该机的典型使用场景,对该飞机在日常运输任务的起飞重量下实施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时的实际起飞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该飞机在日常运输剖面的起飞重量下,在某海平面高度机场、温度T0下起飞时,允许设定的最大灵活温度值为(T0+20)℃,此时实际起飞性能较最低安全要求仍有一定的余量,能够保证起飞安全,此时对应的起飞推力减小至最大值的85%,用于日常运输时可以使发动机寿命延长约13%.研究结果对灵活温度起飞技术在国内飞机上的设计和应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力台实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对象在1°、2°、3°、4°坡的短程下坡跑起跳和全程平跑起跳的实验指标(最大冲击力值、起跳时间、蹬伸指数、波谷力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4个坡度的短程下坡助跑起跳在针对跳远起跳腿支撑能力的练习中,2°、3°、4°坡的短程下坡助跑起跳训练手段均能达到和全程平跑助跑起跳相当档次的负荷强度,其变化形式是以3°坡为拐点,在3°坡之前逐步加大,在3°坡之后逐步减小;3°坡的实效性相对于其它坡度最为适合,其与全程平跑助跑起跳的素质要求和负荷强度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排球普修课扣球技术采用不同起跳方法的教学基础上,对实验组、对照组助跑摸高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对初学者扣球起跳技术的教学中,应以并步起跳为宜.掌握了并步起跳技术以后,再向学生介绍跨步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建筑行业为了用电安全常使用漏电保护器,本文着重阐述了漏电保护器的重要作用,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同时也指出了今后建筑电气安全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减少飞机起飞质量和空载质量估算误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减少飞机概念设计时空载质量和起飞质量估算误差。方法 通过对一些新型运输飞机的基型和衍生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拟合出空载质量估算相对误差与航程之间的二阶多项式关系曲线,导出飞机起飞质量、空载质量和航程之间的关系式,改进了Roskam的空载质量估算公式,通过对利用Roskam估算公式和改进后Roskam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分析对比,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结果 空载质量和起飞质量的估算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make sport-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s of chinese elite male long jumpers. By us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the film motion analyzer, authors found that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of the chinese athle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oreign athletes. But the vertical velocity, on the contrary, of the chinese athlet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oreign athletes. This is perhaps the reason why the results of the chinese long jumpers have not been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影响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几个因素,得出助跑与起跳合理结合,是决定跳远成绩最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作为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而起跑反映时速最快且占有及重要环节,在整个技术环节中往往成为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在起跑时的力学结构和特点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以期给业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跳高的有效高度,根据人体重心位置可分为三个高度的总和,即H=H1+H2-H3。为进一步明确决定跳高高度诸因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H1的重要性,如何加大H2的数值,减小H3的数值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大能量刹车风险评估的需求,详细对比分析了最大能量刹车试飞过程和最大起飞质量加速-停止距离试验过程的异同,并以飞机滑跑过程中动力学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以最大起飞质量加速-停止距离试验结果估算最大能量刹车滑行距离和刹车吸收的能量的工程估算方法。该工程估算方法在ARJ21—700飞机最大能量刹车试验中得到初步验证,表明该工程估算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用于民用运输类飞机最大能量刹车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