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2,(16):14-15
若干年来,关于钓鱼岛事态的消息可谓不绝于耳,而今年7月4日"全家福"号抵岛宣示主权,是保钓运动又一次高潮。此后事件余波不断:日本依然挑衅连连,激化纷争,日本政府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国有化",首相野田佳彦明确表示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4月正式"购岛",又表示如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领海"出现周边国家非法行为,政府将"毅然以对",包括根据需要动用自卫队。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2.
叶清 《厦门科技》2012,(5):41-44
2012年4月16日,日本极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将在年内"购买"我钓鱼岛的荒唐言论。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便提出,政府开始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并于9月11日正式签署"购买钓鱼岛"合同,演出一场朝野"购岛"双簧的闹剧。日本一意孤行,从而单方面挑起了这场  相似文献   

3.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5):26-27
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近期接连围绕我钓鱼岛制造事端,并极力推进"东京购岛"图谋。日本政府近日也相应明确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在7月7日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应是两国关系发展承前  相似文献   

4.
康狄 《世界知识》2012,(15):58-59
近期钓鱼岛海域又起风浪。日本右翼政客公然鼓吹"购买"钓鱼岛,日本政府也由态度暧昧转为参与其中。这种举动激怒了全球华人。7月4日,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秘书长黄锡麟等保钓人士搭乘渔船"全家福号"进入钓鱼岛海域,虽遭日本公务船纠缠乃至擦撞,仍成功在距钓鱼岛十公尺处亮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台湾"海巡署"出动舰艇护航,使保钓船只顺利返台。7月中旬,中国政府渔政船连续巡航钓鱼岛,  相似文献   

5.
龚迎春 《世界知识》2012,(20):24-26
日本外务省1972年3月发表"关于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立场",试图从法理角度论证其对我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拥有主权. 日本政府主张,钓鱼岛在1895年1月通过阁僚决议将其编入本国领土时是无主地,日本是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理论取得了对钓鱼岛的主权.1895年5月中国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条第2款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中不包括钓鱼岛,日本根据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二条放弃的"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权利根据与请求权"中也不包括钓鱼岛.  相似文献   

6.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17):8-9
钓鱼岛问题继续升温中华保钓协会8月12日会议计划,由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保钓人士在钓鱼岛外海会合,再一同去钓鱼岛宣示主权。随后,大陆保钓人士遇到天气阻碍,台湾保钓人士因所租渔船拒绝出海而取消行动,但香港保钓人士声称依旧"士气高昂",决心独自奔赴钓鱼岛。2012年8月15日下午4时20分左右,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成功抵达钓鱼岛,搁浅在岸边,船上保钓人士陆续下水,涉海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艇一度与保钓船碰撞,又向驾驶室射水炮,船员则掷硬物反击。"启丰二号"于钓鱼岛搁浅后,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带盾牌及警棍登船,监视船上人员活动。日方船只先后多次撞向保钓船头,"启丰二号"船身受损,围栏被撞至歪曲。日方派出数十人在岛上戒备,  相似文献   

7.
陈家昀  宋杰鲲 《科技信息》2013,(13):491-493
冲突分析是近年来在经典对策论和偏对策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于许多重大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都十分有效。近段时间中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引起中方强烈抗议。本文将采用冲突分析的方法评价中日钓鱼岛争端并得出结论,提出均衡决策。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2,(19):58
一段时间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针对日方"购买"、"国有化"钓鱼岛的行径,2012年9月14日,以"团结奋斗、捍卫主权"为主题的钓鱼岛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新华网联合主办,来自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人、农民、学生、工商业者和媒体代表等约1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9.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0):26-27
2012年4月16日,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东京都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石原表示,此计划已经获得钓鱼岛"土地拥有者"的同意.他说,如果钓鱼岛成为东京都政府的土地的话,东京都不仅可以开发它,还可以派驻警察.近年来,石原一直有从个人手中"购入"钓鱼岛的想法.他在2010年10月的电视节目中就曾经透露,自己已经与"岛屿所有者"进行了"购买"交涉,目的是防止这些岛屿"落入外国人之手".  相似文献   

10.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6):20-22
就在今年7月保钓运动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候,7月19日,台湾媒体报道了有关台湾民众是否支持两岸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携手合作的民调结果:受访台湾民众"半数支持两岸合作保钓"。对此,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言人重申,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在此前一周,这位发言人已向媒体说明,台湾当局的立场很清楚,"中华民国"坚持主张拥有钓鱼岛列屿及南海主权,"不可能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岛争问题在东北亚凸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纵观这几组岛争,可以发现:中日间的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韩日间的独岛(日称"竹岛")和俄日间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三大岛争均因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作孽所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1月14日日本伊藤内阁指使冲绳县知事在钓鱼岛树立"国标",4月17日中日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割走了中国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钓鱼岛之争由此产  相似文献   

12.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13.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17):12
"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在钓鱼岛问题上寻衅滋事挑衅中国,不仅损害中日关系大局,更是在伤害中国民众感情。近年,日本大力促进中国公民的对日旅游,促进日中青少年交流,希望以此加深中国国民对日本的理解,增进日中两国国民的感情。但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刺激中国,势必前功尽弃,激起中国民愤,引起行动反弹。这种感情伤害的修复,不像更换首相那样快就能愈合。"——针对中日间钓鱼岛问题升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署名文章,希望"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  相似文献   

14.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日双方各有主张。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就钓鱼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达成共识。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双方就钓鱼岛问题"搁置争议,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默契。邓小平先生当时说得很清楚:"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个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我们双方也不涉及。我们认为,谈不拢,避开  相似文献   

15.
吕存诚 《世界知识》2012,(19):44-45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已经引发两岸同胞的强烈愤慨,台湾岛内也掀起一股"保钓"热潮。一向主张"与日友好"的马英九当局,也提升了反制力度,连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抗议日本窃据钓鱼岛的行径。马当局渐趋强硬的举措获得了岛内主流民意的肯定,进一步压缩了民进党在"保钓"问题上大做文章的空间,客观上发挥了与大陆共同向日施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萨苏 《世界博览》2013,(16):84-84
在钓鱼岛上遗留下来的山羊子孙纷纷近亲繁殖,在该岛上繁衍生息起来,还破坏了环境。日前,与几个老朋友谈钓鱼岛,其中有一位开玩笑地说,目前推动钓鱼岛局势进一步合理化的做法,应该是让我国的农业部和北京动物园进行合作,通过与世界环境保护人士合作,来进一步地改善钓鱼岛上的生态环境。这个论点引发了酒桌上很多人诧异的目光。大家都在想,钓鱼岛问题和动物园有关系吗?钓鱼岛还真的和动物颇有关系,实际上钓鱼岛问题如果和动物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国家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日益激烈。克鲁格曼借中日钓鱼岛主权纷争指责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称中国为"流氓经济"。"流氓经济"一词的含义是指使用抢劫、掠夺、偷窃、欺骗等等非法或不公正手段侵害他国或他人利益的行为、政策或制度。中国在钓鱼岛主权、领土与人权受到侵犯这个所有主权国家最大的政治面前,一直保持克制态度;中国即使在钓鱼岛主权纷争中中断对日稀土出口,也是符合国际社会处理此类事件的制度与惯例的,不知流氓何在?至于他对中国"逃避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罔顾国际法律规则"、"操控汇率"等等指责都经不起历史与现实的剖析,"流氓经济"的指责只能得出他"流氓经济学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两年来,日本对华政策再次出现重要变化.2010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我渔民渔船实施非法抓扣、2012年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典型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对抗性,中日关系持续低位徘徊.2017年,日本对华政策出现调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尝试接触与合...  相似文献   

19.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15-19
第一次高潮:迫使美国承认"移交的仅是行政权而非主权"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钓鱼岛等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严正立场。1950年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决心"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实际上明确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都是属于中国的岛屿。1971年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定",将钓鱼岛诸岛也划入归还冲绳的区域之内,日本政府也据此  相似文献   

20.
胡本良 《世界知识》2014,(15):58-59
<正>7月7日,马英九在台北市举办的"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上发表讲话,称日本还没有把钓鱼岛归还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能让",言语间显露出对日的强硬立场。然而,马当局又多次宣示"不会与中国大陆联手保钓",让其所谓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不啻一句空话。实际上,马英九实施的对日政策是:在向日本展现强硬姿态的同时,避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