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2,(19):10-13
正1商业林肯出国第一站——中国2020年,中国将成为豪华汽车品牌最大的市场。林肯不只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还是美国标志性的汽车品牌,被视为已经衰落的汽车城底特律最后的荣光。2012年9月,其所属的福特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宣布,将于2014年下半年起在中国市场销售林肯汽车。而此前,林肯一直"足不出户",只在美国本土生产和销售。《底特律自由报》专栏作家普里德评价说,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3,(5):I0009-I0011
随着中国富豪对超豪华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近期,科尔尼企业咨询公司开展了一项有关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的研究,主要针对零售价格在人民币200万元及以上的豪华汽车。2012年,受国内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富豪信心低迷,超豪华汽车市场表现疲软,销量下降约14%。但科尔尼公司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3.
2月初,《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福特汽车亚太区及非洲区总部将迂至中国,但是目前尚未确定是上海还是北京。2008年福特全球的销量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全球巨亏超过147亿美元,亚太市场也出现罕见的赢利大幅度缩水。福特此前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出现罕见的下滑,这表明推进中国市场的进展迫在眉睫。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目前仍然在全球汽车市场一片哀鸿中保持难得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12,(19):10-10
林肯不只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还是美国标志性的汽车品牌,被视为已经衰落的汽车城底特律最后的荣光。2012年9月,其所属的福特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宣布,将于2014年下半年起在中国市场销售林肯汽车。而此前,林肯一直“足不出户”,只在美国本土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道路显得有些跌跌撞撞。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读者对产品最为敏感,37%的读者认为福特在中国发展不顺利的首要原因是产品选择失误,嘉年华车型得不到消费者青睐;同时21%的读者认为产品推出的机遇不好,嘉年华一上市就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和竞争对手的攻击;另外有26%的读者赞同初期的福特中国市场战略出现方向性失误的看法;合作伙伴选择失误和偏于保守也分别得到10%和13%的读者的认同。未来5年,福特将朝何种方向努力?27%的读者认为福特(中国)将整合集团旗下全球品牌资源,引进更多的车型…  相似文献   

6.
刘帅 《世界博览》2013,(3):52-53
丰田章男认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但他似乎无法说服整个管理层。时隔一年,丰田重夺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2012年,丰田在全球卖出了970万辆车,销量增加22%,其中北美市场增速最快。目前,全球有三个不相上下汽车消费市场,分别是中国、北美和欧洲,销量都在每年1500万辆左右,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同时占领三块市场。  相似文献   

7.
韩瑞麒 《世界博览》2011,(24):36-37
W环保奖及其他福特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对福特的品牌价值提升和销售情况有哪些影响?H我觉得这是相辅相成的。光拿出一些好产品,有强劲的业务是不够的,在福特,我们深信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福特汽车环保奖在中国举办近12年了,我们还有一个叫安全驾驶训练营的项目,一直在培训中国的驾驶者如何安全驾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社区活动,每年在福特我们有一个星期会鼓励员工走出办公室,到我们所在的社区里面提供社区服务。这是我们福特在全球都在做的,叫做"全球关爱周"。  相似文献   

8.
米奇 《世界博览》2014,(1):56-57
正诱惑与瓶颈的角逐赛在2012年增长罕见放缓之后,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增速再次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市场研究咨询机构LMC Automotive估计,今年1至9月中国乘用车的销售量增长了15%,达到约1200万辆。而2013年美国市场的增幅预计不足8%,巴西、俄罗斯、印度、德国、日本市场预计将出现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9.
中国消费者是最难以捉摸又最好搞定的族群,他们喜欢接地气的产品,然而地气是什么却令人困惑。波士顿咨询公司曾经预测,2015年中国市场的总消费额将增加到占全球的1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据统计2014年仅汽车一项,中国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4.34%,甚至超过世界汽车保有量第一的美国,而奢侈品市场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与福特汽车签署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这次收购事件的成功,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引进来"为主到"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引资背景下的市场、技术、品牌的困境,并就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探讨了中国汽车产业在获取技术、提升品牌形象、整合全球资源的上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消费者效用极大化原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可靠性、动力性、形象、安全性和便利性因素的权重;通过对欧、美、日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份额与消费者效用的Logit回归分析,构建基本、一般和激进三种政府规制场景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政府规制有密切的关系.到2015年,在基本、一般和激进三种场景下,新能源汽车分别占14%,23%,36%左右;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种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份额最小,为0.25%~0.85%.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北京汽车展火爆的程度,把全世界都吓了一跳!中国蕴藏着火山爆发一般的购车热情,可这种热情一直在被压抑着。 轿车市场上,生产者与消费者在进行着一场历时数年的“冷战”:消费者渴望汽车商将车价降下来;厂商则色厉而内荏,并结成万人唾骂的“价格同盟”。 久旱的中国汽车市场,滴了一点零星小雨。  相似文献   

13.
已经成为中国轿车市场上重要参与者的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久已被消费者期待的中华轿车2.0自动档正式投放市场.华晨汽车为中华轿车2.0自动档命名为"中华.晨风"2.0自动档,市场售价为18.66万元,自即日起在全国经销商处开始接受预订.与此同时,以"中华.晨风"2.0自动档上市为标志,华晨汽车宣布"晨风计划"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4.
<正>来自英国"未来起源"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市场,智能家居产品2018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9%,预计到202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美元。在中国,刚刚发布的《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也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高达35.9%。下一步,智能家居产品要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打破壁垒,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  相似文献   

15.
正相比于世界前两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和美国,欧洲是一个既统一又分裂,既酝酿着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又以止不住的颓势不断下滑的市场。眼下,欧盟对进口汽车以10%的关税,阻止了日本和美国强力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对内部的各国品牌给予统一的政策,另一方面,欧洲人对本国品牌的挚爱无可取代,只要他们的国家依然有自己的汽车品牌,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本国消费者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同时,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乏力的复苏同样让欧洲车市陷入分裂:以德国奔驰、宝马、奥迪三家为代表的豪华车品牌销量依然在增长,但汽车总销量已经连续六年下滑,根据欧洲汽车  相似文献   

16.
在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之后,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早在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就首超进口.据悉,到2020年,吉利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200万,其中120万辆出口海外,并以轿车为主.  相似文献   

17.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2,(3):10-13
正1汽车中国给外国汽车厂商踩刹车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去年年底,发改委批准了新的工业计划: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会把汽车制造业从鼓励外国投资的行业目录中删掉。这项计划将在1月下旬生效,届时将对德国汽车厂商大众、宝马和奔驰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AC尼尔森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私家车车主对于汽车品牌还没有建立起很高的忠诚度。虽然个别品牌已经占有了市场主导地位,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尚未树立起强有力的品牌形象。调查显示,中国上述三个主要城市的居民中私家车拥有者占7%。北京私家车普及率为三地之首,私家车拥有者的比例达到11%。这与北京的汽车价格较低不无关系,而且,北京可选择的汽车型号的范围也较大,对于推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和广州私家车拥有者的比例分别为4%和5%。目前,私家车拥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位。北京…  相似文献   

19.
观察     
《世界博览》2010,(9):10-15
美国汽车亚洲市场是场消耗战在中印汽车市场中,只有资金最雄厚的公司才能站稳脚跟。1924年,福特公司创始人老福特拒绝了孙中山先生投资建厂的邀请。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蜂拥而至,福特依然在观望,直到2003年才投资建厂。福特在印度也是如此,直到1996年,第一辆印度产福特汽车才下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全面低迷,外资品牌仍在高歌猛进。2011年以来的这一轮民族品牌同国际大品牌"结亲",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市场上造就了这样一些异类:同时披着民族品牌和国外名牌两张皮,却在口碑上落得个"不洋不土"的下场,还连带着将原本高高在上的海外名优品牌拉下"神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