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认为:当今的中国人口政策,其核心政策实质只是生育政策,这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求,应予以进一步丰富充实。以人为本,以素质为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对新世纪人口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若干新思考:1、我国人口政策应尽快从城乡分体制走向一体化;2、在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有前提条件地、逐步有控制地放开二胎生育;3、调整后的胎次生育政策中应增加经济、文化指标,以保证新出生人口有较好的先天素质,并能获得后天良好的教、养;4、要从广义的“大人口政策体系”角度去改善、完善我国人口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生育政策的变化有什么意义?我们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郑真真研究员。人口变化有自身的规律科学世界:我国的生育政策多年没有大的变化,这次"单独两孩"放开,社会反响很大。郑真真: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很多关注。在研究人口的学者们看来,这个政策的放开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很支持放开"单独两孩"。科学世界: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是什么样的?郑真真:根据预测,如果全国的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所生育的子女数)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1.6个孩子左右,那么到2035年之后,我国的人口就会开始减少;到2100年左右,我国的人口可能只有5亿~6亿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明代云南的人口数量究竟有多少,有的学认为直到明末崇祯时云南的人口仅240万.最高的估计也只有300多万。为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明代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献记载的基础上,通过详尽的考证,分别得出了万历时期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由此推断出万历时期云南的人口数量应在500万人以上。这为从事云南移民、民族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口、资源、环境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巨大系统,呈良性、中性和恶性循环。人口环境系统性质:一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二是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三是基本矛盾为其发展动力。人口环境系统动因包括人口环境运动的推动、关系的调整和规律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被人口压力突破后表现出:矛盾的滞后性、影响的多重性和经济陷于衰退。人口过多、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快三症并发,成为中国人口与环境发展的独特现象。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范式,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理想蓝图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袁圆 《科技智囊》2009,(6):32-36
随着世界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出生率的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趋于老龄化。20世纪50年代,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有2亿;70年代,60岁以上的人口有307亿;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58亿。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群体的增长速度比人口增长的速度还要高出许多。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史以来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最高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用统计学原理研究分析了性别对人口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且用模型测得人口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男性人口寿命一般情况下最高达105岁,女性人口寿命最高达109岁偶而可高于这个数值.这与某些研究人口寿命的学者的观点相一致,与细胞老年学研究的结果相吻合[1].男女性别对人口寿命的影响结果可用“男女人口基期死亡率的对数之差与男女年龄组间死亡的递增对数的平均值的比值的5倍”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包头市1997-2010年人口可持续发展规划,论证了落实这个规划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是封建农奴制社会,这个制度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化落后,人口数量逐年减少。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在政治、经济、化、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通过有关数据,特别是对西藏自治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分析,阐述了西藏人口的变迁,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西藏人口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化素质是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总和;人口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特别是21世纪随着高科技和劳动技能的提高,知识经济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而言,高素质劳动力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充分重视和提高人口科学化素质,对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化的繁荣,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作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普查资料,分析人口化素质对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一个差分方程人口模型xn-xn-1=xn(a bxn-k-cx2n-k),其中a∈(0,1),b∈(-∞,0),c∈(0,∞)的推广形式,本文通过一些定性分析,证明了该离散人口模型的推广形式在单一种群的条件下,种群人口数量最终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包括了一些已知的关于这个人口模型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信息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GIS平台的人口信息管理模型和实用系统。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结构;重点介绍了其空间关联查询、空间分析技术和实现方法;就GIS在中国政府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对人口信息管理技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展望。系统的使用丰富了人口信息的查询手段,拓展了使用范围,提高了查询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民族人口现代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要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章提出民族人口现代化,是基于: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10%;②少数民族人口具有分布广但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化相对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③实现民族人口现代化,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章讨论了民族人口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实现民族人口现代化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09,(10):16-16
2009年4月2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联合启动了一个将小额信贷纳入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项目。这个名为“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项目为期四年,总投资1440万美元,旨在为农村人口提供价格低廉且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新墨西哥州由于它那粗犷朴实的美和丰富多彩的历史,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现在它的高科技工业正为人们所瞩目。这个州现有两个全国性的实验所——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所和桑迪亚国家实验所,还有75家高科技公司。这个州有世界上一些最尖端的研究场所,在这里,各个科技领域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着,激动人心的新发现简直是日新月异。虽然按人口计算,新墨西哥州排在全美第37位,而且美国有30个城市的人口多于新墨西哥州全州人口,但其科技职工所占人口比例却居全美国各州之首。  相似文献   

15.
以呼和浩特为例,蒙古族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572-1954年共380余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蒙古族(土默特部)作为呼和浩特的原住民和初创者,入住城市的人口较少,长期排在汉,回,满三族之后。1954-1990年为第二阶段,先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迁至呼和浩特为契机,蒙古族人口大量迁入,很快超过回,满两族人数;随着通过招干,招工,求学并分配,投亲和就业等途径,农村牧区和其他城镇蒙古族人口不断迁住呼和浩特,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三族。蒙古族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有其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10,(6):12-12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女首富张茵正在积极筹备提案。她说,对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想提点建议,看看三五年后能不能放宽一点点,让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3月1日在京首发。《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开发的模型对未来人口进行了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峰值可能在2020年14亿左右。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粮食、人口、耕地三者的协调发展,应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四川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探讨了四川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区人口发展趋势与容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在分析人口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发展的机理模型,预测出现行生育政策下的人口发展趋势.采用系统工程多目标决策方法探讨了当地最佳适宜人口.  相似文献   

19.
竺亚平 《科技信息》2010,(24):143-143,145
人口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人口性别结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市总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性别比、择偶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他们比例失衡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逆淘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出于对人口素质的关切,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相同的人口政策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城镇平均生育水平一般为1.4,而农村则高达约2.7,二者相差近一倍。此外,在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生育水平一般也相对低于欠发达地区。据此,人们产生了一种忧虑,人口控制将导致人口素质的逆淘汰。这一忧虑甚至在人口学界内部也有反响。笔者认为,尽管上述生育率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口控制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的观点却值得商榷。实际上,它是一个错误的论断与认识。分析这一问题,必须先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没有人口控制,是不是仍然存在人口素质“逆淘汰”?人口控制对人口素质“逆淘汰”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推波助澜,还是起抑制作用?受资料限制,本文侧重对表示人口素质逆淘汰的一个标志——城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