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为引发剂 ,在 1 ,2 -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丙烯酸接枝 ABS树脂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丙烯酸接枝 ABS产物在 1 71 7cm- 1处出现了明显的 C=O基吸收峰 ,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了 ABS树脂上 .研究表明 ,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 ,开始时迅速升高 ,以后只略有增大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接枝率增加较快 .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 .给出了接枝反应的初始反应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10*十一烯酸接枝ABS树脂反应,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十一烯酸接枝ABS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717cm^-1和1273cm^-1处出现了明显的C=O和C-O基团吸收值,证实10-十一烯酸接枝到了ABS树脂上;接枝率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初始时增加较快,至0.30mol/L后降低,接枝很可能是通过10-十一烯酸均聚合自由基对ABS中丁二烯部分的双键加成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聚氯乙烯接枝膜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NH4)2S2O8引发聚氯乙烯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的接枝率的接枝膜,并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聚合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对接枝膜的红外光谱的研究发现,合成的膜为丙烯酸/聚氯乙烯接枝膜,对该接枝膜的拉伸实验表明,接枝丙烯酸起到了很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与尼龙-6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乙酰丙酮锰(Mn(acac)3)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单体、对尼龙-6短纤维进行化学接枝共聚反应.结果表明、纤维的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不同而异、接枝后的纤维、其吸湿性、抗静电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纤维素/AM/AA接枝高吸水树脂的接枝共聚机理,其机理为自由基接枝共聚机理,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键终止和氧化过程。通过IR谱实验特征谱的出现表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已接枝到纤维素上。采用溴化法对接枝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高吸水树脂的接枝效率为76%。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体系.对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比较了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不同引发体系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实验表明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对聚丙烯进行官能化,主要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停留时间对接枝率和熔融指数的影响,再将不同接枝率的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研究接枝率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及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引发剂含量的增加达到峰值后下降;PA6/PP-g-GMA的机械性能较PA6/PP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锰酸钾作引发剂,引发芋艿淀粉与丙烯酸胺接枝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硫酸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接枝物的絮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9.
引发剂用量对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以K2S2O8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并与SAN树脂进行共混,制得了ABS树脂。考察了引发剂K2S2O8用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制得的ABS树脂的冲击 强度的影响。研究了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间的关系。讨论了乳液聚合过程中K2S2O8的引发、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丙烯酸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改性淀粉三元接枝共聚物;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能得到具有高吸水率的淀粉接枝共聚物;且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和单体配比、中和度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产物吸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浓度1.2×10-3kg.L-1;引发剂浓度6×10-3kg.L-1;丙烯酰胺/丙烯酸=0.11;中和度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